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熱議985存廢是對教育公平期盼

公仔箱論壇2 w* X6 C9 Y, i* |% q

) @% M3 W1 U6 x$ {3 ^( s' m公仔箱論壇11月16日電/廢除“985工程”“211工程”的傳聞一出,盡管真相依然撲朔迷離,但還是引起不少人的討論與熱議。有網友坦言,以後走出去不用為自己不是“985”“211”院校而低頭了,因為大家都不是。調侃歸調侃,現實歸現實。即便沒有了“985工程”“211工程”,也可能會有其他替代工程,也依然可能會排座論序,現實中的各種歧視也未必會消失。更何況,廢除“985工程”“211工程”仍然是八字沒一撇的事,目前只是公衆一廂情願地討論罷了,這的確不宜過於欣喜。 : {( C, [4 T! o. T: b/ U; u3 A

/ |' R* P+ a1 F' y5 k. n5.39.217.76  從根本上來說,所謂的“985工程”“211工程”,所謂的重點大學,更大程度上,只是教育資源失衡的一種寫照。一方面,城市和農村的教育資源從來都不在同一水平綫上。據報道,現在大學農村學生約占30%,他們大多進了地方普通大學或是大專學院,而重點大學的比例不到兩成,北京的大學僅有一成。另一方面,即便都在城市,不同地區的教育資源投入,也是有較大差別的。河南大學校長婁源功曾表示,過億人口的大省河南每年只有300個博士招生指標,而有的高校一年招收博士生上千人。 tvb now,tvbnow,bttvb. B/ _9 N2 F3 y/ w6 i
公仔箱論壇1 O/ c- j, ?" p3 x: j# \  C. b" M5 P
  數據從來都不會騙人,通過真實的數據,足以佐證教育失衡的尷尬現實。就如今來說,無論“985工程”“211工程”廢或者不廢,教育資源失衡都擺在那里。而這樣的現實,也滋生了一些不好的觀點言論,如讓反智主義有所抬頭。因為農村學生上大學的比例越來越少,“寒門難出貴子”“知識無法改變命運”的討論盡顯悲情;因為畢業即失業的狀況出現,“讀書無用論”的言論也甚囂塵上。這些負面的言論,對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戕害。
6 l& q1 `/ Q5 q( Y' O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z& L: b- ^5 a$ n$ q& v2 v
  以此來論,是否廢除“985工程”“211工程”的討論,應為教育公平開道,應成為教育公平的起點。早在2010年7月,我國就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其中把教育公平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均衡各地的高考招生指標,要扭轉全國重點大學過分本地化的傾向以及增加在欠發達地區的招生名額。遺憾的是,因為少數既得利益者的阻擾,均衡教育的推進,可謂步履維艱。 公仔箱論壇/ U8 X$ W. D: G0 ~5 X$ N  x
0 r* ]4 E8 T. J4 f3 L0 d
  就如今來說,廢除“985工程”“211工程”的討論,再次讓教育資源失衡的尷尬現實成為一個公共議題。這應該成為一次契機,讓教育主管部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推進教育改革,讓均衡教育資源成為一種現實。這就需要各地以辦好每一所學校為己任,而不能將優勢資源全部集結於一所或幾所高校。可以說,熱議廢除“985工程”“211工程”就是對教育公平的期盼。畢竟,均衡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公平之後,所謂的學歷歧視、就業歧視等等,也都統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