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中央日報:勿污名化兩岸經貿

10月22日電/頂新集團以製油起家,卻自越南進口飼料油加工後以食用賣給消費大眾,理應接受法律應有的制裁。如今味全食品公司前董事長魏應充,已被法院收押以利進一步調查案情。從魏家老二魏應州在弟弟被收押後對外表示,沒想到那麼嚴重,可以說明目前台灣的司法機關,確實能夠根據食品安全監督法等相關法律,對於不肖廠商進行懲治。不過,若是將之擴大兩岸經貿的錯,就有點過頭了。  3 f+ w, X9 a+ [! G& W* E, O

! @* H1 r0 {* }! k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經濟民主連合”(前身為反服貿民主陣線),日前舉辦“從頂新餿水油事件看兩岸權貴資本”座談會。會中有學者指出,頂新受到系統性的政商關係保護,此種保護關係,都是檯面下操作,一般人難知道真相;除食安問題,頂新更有政商權貴間政治操作的內幕;要防堵兩岸政商權貴間的資本操作,應廢止或修正“兩岸關係條例”與相關法令,取消“大陸地區”特殊化待遇。  
1 g) R2 P3 o. E7 H5.39.217.761 }; H# D: I9 I2 f2 j) }
  “兩岸關係條例”是基於“中華民國憲法”關於領土範圍的精神所訂定,若是依照學者建議將“大陸地區”視為“境外”,立即所面臨的就是有否違憲的問題。法律與“憲法”抵觸無效,試想若是新的“兩岸關係條例”無法運作,對兩岸關係會產生多麼大的影響?等於是自1992年來根據該條例所有的兩岸互動完全歸零,實在令人難以想像會對多少人造成影響。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a% k* R6 ]0 [, s* {

4 A* P  P' V2 ^5 Y, z3 atvb now,tvbnow,bttvb  此種建議作法,就是典型的“因噎廢食”,問題是“廢食”之後還能存活嗎?不論喜不善歡,台灣現在就是身處全球化的時代當中;也不管個人好惡如何,台灣在此情況下,就是必須與大陸進行經貿交流。若想用另類方法,只是徒增痛苦而已。君不見美國曾經有位作家,發願一年不買中國大陸製造的產品,後來發現不僅不容易做到,還為生活大來極大的不方便。台灣現在也要實驗嗎?  公仔箱論壇5 r; t7 b4 J. C6 a5 G1 k* V#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 p' j; _9 D/ l/ f: U
  同樣是進入大陸從事油脂生意的南僑集團,在兩岸食品市場也有諸多的投資,在從海外進口油脂到台灣,最近經過檢驗,就沒有出現將工業用油充當食用油的情況。由此可見,頂新的犯罪行為是個別廠商為了賺取暴利,違法進口飼料油充當食用油的個案,行徑雖然可惡,但是不能因此“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2 p% C' Z8 k* x7 F  I. @tvb now,tvbnow,bttvb
7 J2 ?9 V1 p' g$ M5 K2 ltvb now,tvbnow,bttvb  若因個案就廢止或大幅修正“兩岸關係條例”,姑且不論此舉極可能造成兩岸政治關係的動盪,僅就台灣民眾生活的便利性而論,就會產生非常大的不方便。更何況若是大陸客因條例廢止或修正而無法來台觀光,試想會對台灣的觀光產業造成多大的衝擊?作為負責任的政府,豈能因為個案就影響整體的利益呢?畢竟多數的台商是規規矩矩在做生意,受到此種對待,對其而言並不公平。  5 Q6 v3 h" w# F! U. K! m( H8 I
5.39.217.76$ h( G* n  U! h" n9 D, e/ g
  此外,亦有學者指出,台灣對大陸貿易度依賴性越高,台灣失業率越高,台灣應爭取新經濟政策路線;並批評頂新集團炒作房產與販賣黑心商品,讓民眾反財團、反服貿,是兩岸紅頂商人咎由自取。此種以偏概全的論述,將販賣食品與反服貿掛勾,對解決問題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更易加速產業加速外移。試問產業外移了,對降低失業率有助益嗎?“錢有四隻腳”,豈會跑不過兩隻腳!  
. ^1 j, y+ @( f' |) T
" W1 x" A1 S  y" c) ]: X! v  處理問題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能因為頂新集團在兩岸都有食品事業,就將販賣黑心油當成是兩岸經貿的問題,甚至想要因此修改兩岸經貿互動基礎的兩岸關係條例。試想若是廢止或修改條例,就能杜絕兩岸權貴資本尋租與特權空間?世界各國豈不就此對貪污腐敗免疫。因此解決黑心油問題得從源頭及生產履歷管起,污名化兩岸經貿非解決食安問題的選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