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電/教育部最近在其官網公開新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人們發現,“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見義勇為”等內容被取消。不少人認為新修改後的《中小學生守則》更接地氣,沒有了空話。它用直白的語言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做,體現了更加自信的態度。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8 ^9 H% w& _
公仔箱論壇1 t* z& S# P' s5 M+ ]
比這些變化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新版守則增加的一條規定:勇於發表見解。如果說删掉之前“不接地氣”的內容,是考慮到中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守則更具有可操作性,那麼新增加的“勇於發表見解”涉及的問題是:我們修訂的守則要體現什麼樣的培養目標?它給出了一個明確答案——提高孩子們的思辨能力。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d3 o% C+ |0 r: ]' z. }
, p9 T4 c& ]! n7 \公仔箱論壇 讓我們想象一下這樣一群學生:他們會在奏唱國歌時肅立,會在升降國旗時行禮,會主動清潔校園,尊敬父母師長,不吸煙不喝酒,甚至會自護、懂求救。這真是傳統的老師和家長眼中最理想的乖學生,但他們可能少了非常重要的一種品質:獨立意識。
% i+ x4 X- q' b1 K/ H8 g* _0 u4 B/ f* c1 A3 J( `
獨立意識首先體現為權利意識,即作為獨立個體,有權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做出自己的選擇。對學生來說,獨立意識意味著當老師上課講到一個觀點,如果自己不同意,就敢於提出質疑,並表達自己的觀點。舉一個生活上的例子:過去一些學校可能以統一儀容儀表為由,要求女同學剪短髮,如今“勇於發表見解”的她們,可以指出這一規定的不合理性,並依舊梳著飄逸的馬尾辮去上課。 5.39.217.763 G4 ] F& n* w4 e- c% t a
. Z7 _ H8 s. v, `7 r$ U {0 P
“勇於發表見解”確實太有必要了。不要說中小學生,即使是現在的大學生也常常保持著一種“乖學生”思維。我在國內一所名牌大學就讀時,感覺許多課堂的氛圍並不活躍。一堂課基本都是老師教授知識,很少有同學提出問題,更不要說提出質疑。課堂上常見的畫面是:老師在上面自顧自講,學生在下面低頭記筆記,完全沒能感受到大學生活躍的思維。 7 n( N% E, H0 v0 }4 u$ m" ]
5 { V' e7 p5 F1 G8 l3 _) l% Btvb now,tvbnow,bttvb 後來我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交換學習,卻體會到了完全不同的教學氛圍。那裡的學生可以隨時對老師提出質疑,不用舉手,更不用擔心老師不高興。甚至,向校長“叫板”也不新鮮。一次加州大學系統的總校長來到華盛頓的教學中心演講,主要邀請校友和教師參加。能夠獲得演講入場券的學生很少,而且提問內容還是事先安排的。於是,在華盛頓的同學組織了一場抗議,在演講場所門口表達自己的見解。
7 v1 q4 m( i; u, \* l$ Y$ \. ]
4 j! H8 A* [4 R- O5 z0 M教育對學生的培養目標不能僅是好人,而是好公民。哪怕有時後者做的事情看起來並不那麼“和諧”,甚至惹出事端,可是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對公民社會建設更有裨益。當慈善機構出現捐款醜聞時,一個好人可能會流淚親自將善款送給需要幫助的人。可是一個好公民的常見做法是:要求該慈善機構公開收支明細,並呼籲立法部門改善對慈善機構的監管。很明顯,後者能更好地促進法治社會的建設。
. F& F9 R5 H$ h$ j
' C5 A. H9 Z: z- u4 ltvb now,tvbnow,bttvb 好公民群體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培養過程,這要求老師和家長從小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新版守則裡增加的“勇於發表見解”,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告訴學生“你有權做什麼”,與告訴學生“你不能做什麼”、“你應該做什麼”,對學生的成長同等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