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電/6月20日,“上午九時,三聲金鑼禮號齊鳴,漢代威風八面鼓隆隆擂響,編鐘箜篌恢弘漢樂奏起,男生身著朱子深衣漢服,女生身著曲裾深衣漢服,全體校領導、校學位委員會成員、導師代表均著漢服肅然而立。現場莊嚴肅穆、氣勢磅礴”。 5.39.217.768 S6 y! j: s& T" @" l0 U& z O5 u
5.39.217.76( r4 ~' t! Q, D- C# g% E
另據江蘇師範大學網站消息,6月20日上午,我校在泉山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2014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徐州市副市長李燕、省教育廳研究生教育處(省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處長蔡華,我校領導任平、岑紅、周汝光、錢進、鄭元林、方忠、劉廣登、黃軍偉、蔡國春、王峰出席。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代表以及2014屆全體碩士畢業生參加典禮。
! F" m5 H* I, l' s, j( L! o5 wtvb now,tvbnow,bttvb% k; E( z! x; l- g- Q
上午九時,三聲金鑼禮號齊鳴,漢代威風八面鼓隆隆擂響,編鐘箜篌恢弘漢樂奏起,男生身著朱子深衣漢服,女生身著曲裾深衣漢服,全體校領導、校學位委員會成員、導師代表均著漢服肅然而立。典禮儀式採取穿漢服、行漢禮、奏漢樂的形式,古風漢韵貫穿全程,現場莊嚴肅穆、氣勢磅礴。 tvb now,tvbnow,bttvb9 E7 a7 @/ v, M6 g, V4 M- R# M; ]
- v/ S# Z F0 k1 H8 |' E7 v5.39.217.76 校長、校學位委員會主席任平宣布江蘇師範大學2014屆碩士研究生畢業典禮開始。全場起立奏唱國歌。 ) d C* k1 G1 W
( Q- B$ K2 [4 W* }0 e6 Z& J1 p 副校長劉廣登宣讀優秀畢業研究生表彰決定,校領導、嘉賓為優秀畢業研究生頒獎。
! P/ I9 u+ t h) s2 Vtvb now,tvbnow,bttvb
4 X( R2 h' M8 O. i, \+ P) z' O" ktvb now,tvbnow,bttvb 校長任平教授致辭。任校長說:同學們在校三年中,學校“更校名,慶甲子,申學位,攻科研,承故庠之傳統,書新序之華章”,此次典禮“奏漢樂、著漢服、遵漢儀、沐漢風,以賀諸君畢業。冀以此儀式,發思古之幽情,開文明之新境” 。任校長“一願傳中華千古之德,成志向品行之美;二願傳著述立說之志,成為學為業之真;三願傳修身立世之道,成人格心性之善”。任校長表示同學們畢業後:“母校既銘諸君拳拳之意,亦深望以吾獨有之底蘊,勖勵諸君德配今古、學究天人、貫通中西、智達四海。國家將興,必以青年之奮發;學術將盛,必待後學之勉力。諸君攜母校殷殷之望,方才雲程發軔,萬里可期;當於錦綉天地,大展鴻圖!”
2 \& v+ d- v" G$ t* U2 f
" _' [) d3 ~0 ? 研究生導師代表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唐定遠教授,畢業研究生代表文學院葉禹彤同學分別作了發言。公仔箱論壇7 \- Z- M2 K- \; J( S( b
2 R6 k0 b) _2 C# `; p; X& b% s 在贊禮的主持下,全體畢業生莊重而深情地向家長、導師及母校行三拜之禮:一拜家長,劬勞育我,孝敬事親;二拜導師,傳道授業,永銘師恩;三拜母校,感恩母校,報效國家。禮畢,在學生司儀的帶領下,同學們莊嚴盟誓:“巍巍中華,浩浩其行。華夏文明,遺我雄風。負笈聆教,為學持恒。鴻儒傳道,精益求精。壯我體魄,拓我心胸。博學弘毅,修齊治平。任重道遠,海闊天空。星移鬥轉,校以我榮!”" Q7 `$ c) u& p6 Z( l% _
8 k, V0 G' f- ^9 W5.39.217.76 副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蔡國春宣讀授予2014屆畢業生學位的決定,校領導、嘉賓為畢業研究生授予碩士學位。全體畢業生依次登台受禮並通過學位門。典禮在歡快悠揚的漢樂聲中圓滿結束。
, [" Q0 F( K* Z( [6 l公仔箱論壇
$ u ]8 J" u8 P5 t公仔箱論壇漢服小貼士 公仔箱論壇. v- z4 h. E0 {( u2 U
( v* t( y: O8 }( o$ Y2 I$ V5 Z5.39.217.765.39.217.76) Y( u. V$ N7 F( c5 @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並非是指漢朝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裝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的體現。
/ K& p L ]$ Z. @+ h8 C9 R.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i& V6 F* m% O; p
“漢服”一詞的記載最早見於《馬王堆三號墓遣册》: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 。又見《漢書》:“後數來朝賀,樂漢衣服制度。”這裡的“漢”是指漢朝的服裝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裡的冠服體系。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儒家神道設教的一部分。“乗殷之輅,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國思想的要義。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 7 w) g) a1 _# J1 }6 \
7 V1 i# E+ _9 H: G: U8 q5.39.217.76 漢服自身內部體系非常完備,歷經千年的發展,服制成熟,不僅本身種類豐富而且配飾是也非常繁多豐富。漢服的款式、形制、用料、剪裁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著明顯的不同,但主體部分相同。在中國傳統社會,衣冠服飾被視為“治天下”之道。“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 ,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漢服還通過儒家和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