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實踐大學國際事務處國際長、應用外語學系助理教授郭壽旺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最近可以看得出來,美國似乎對中國的抗衡相對減少,當然內心上還是在抗衡,兩國未來的競爭白熱化與檯面化,不一定是惡性的,可能是良性的,兩國勢必是走向競爭之路。因此,台灣曾經可以作為美中談判棋子的角色還在不在,是未來美國的兩岸政策、美中台三邊研究非常值得玩味的議題。 公仔箱論壇5 C; H+ ^2 ~# L* ]. A; _$ `
, d2 L# w* e7 Y
郭壽旺說,他個人認為,台灣扮演的中介籌碼角色可能會慢慢消失,現在是有變化的,但這變化並不表示是悲觀的,而是台灣如何以小搏大,讓籌碼能夠重新發揮效益。
: c& g4 z. R% W# X- ttvb now,tvbnow,bttvb# u- d2 m$ c4 L5 ]
我們認為,選舉政治令台灣容易產生短視,對內部權力博弈感興趣,對外部戰略規劃沒有興趣,導致眼光局限很大,看不遠。現在,全台灣對國際新聞都沒有太大的興趣,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 ]! U3 A4 a5 \3 r& R% o) m8 i
9 |5 t! {$ B. O: ?9 b8 P6 X. ]7 F公仔箱論壇 我們中評社過去8年來,一直在喊狼來了,認為台灣在中美關係的互動中作用日趨縮小,觀點與郭壽旺的相似。今天檢討,我們發現沒有喊錯,事實就是這樣在演變。我們準備再喊8年,到時再看一看是誰對誰錯。
( C* P W) I7 R/ M公仔箱論壇
4 g* S7 c5 Q1 \ m5.39.217.76 如果台灣未來還是沒有戰略新思維,不能在中美關係中做到“再平衡”,仍以為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