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看來黨真的需要一批新的筆杆子”(圖)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近日發表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文章,稱中國的“集體領導”制度明顯優於美國“個人總統制”。評論人士指一些學者已成為執政者的理論工具。
* e% p% [; ^+ h; v* ctvb now,tvbnow,bttvb0 U3 ~  E# F4 \/ x. S: A

6 m7 g/ C% c/ Y% x5 C公仔箱論壇8月16日,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表了學者胡鞍鋼的文章《“集體領導制”是“創新者”》,文章稱中國的“集體領導制”明顯優於美國的“個人總統制”,指“美國總統個人權力過於集中,特別是對外決策幾乎是由個人作出的。他的決策失誤,就要由整個國家和全體國民來承擔,而他個人的損失只是不再擔任總統而已”;“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現代國家,其權力機構既是分立的,又是多元的。它可能會互相制衡、制約,但它也可能會互相掣肘。”& |+ a$ Z$ r; b  X
5.39.217.76! W0 r1 n3 i& Q
文章在曆數美國“兩黨制”、“共和制”弊端后,高度讚揚中國政治制度:“中國創新並實踐了民主集中制,這種民主集中制又形成中國特色的集體領導制,非常適合於中國的基本國情和文化背景,極其適宜於中國的發展階段和社會條件,十分適應於來自國內外各方面的考驗和挑戰,也特別有利於中國創造發展奇迹、治理奇迹”;“中國特色的集體領導制,以其優異的實踐證明了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巨大優越性。這一機制的比較政治優勢可概括為:決策行為不翻燒餅、決策效果可預期、決策影響可預見、決策思路可延續”。文章還表示:“中國共產黨人承受着世界上最龐大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壓力,面臨著世界上最複雜的國情,卻在最短的時間內為世界作出了最突出的減貧貢獻、增長貢獻和發展貢獻。”
* @3 R: f. L* @# o公仔箱論壇
( L1 `8 k0 R# P1 S3 p2 ^% v6 |5.39.217.76胡鞍鋼現為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近年常發表被視為支持北京政府立場的觀點:2012年胡鞍鋼圍繞着中共十八大主題,撰寫了17篇國情報告;2013年發表《中國集體領導體制》等。胡鞍鋼本文所持觀點早已見諸媒體,2012年7月3日,胡鞍鋼曾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題為《輝煌十年,中國成功之道在哪》文章,稱由中共九常委組成的“集體總統制”,在實現充分信息分享的信息結構與充分民主決策的決策結構相互作用方面,遠比“個人總統制”具有明顯的信息優勢和決策優勢,更具民主性、協調性和高效性。今年7月19日,胡鞍鋼還曾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發表文章《人民社會優於公民社會》。文章稱:“人民社會是中國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與西方公民社會相比,人民社會更具優越性。”
6 U+ {! ^& b$ Q- y$ b+ v6 W1 z, r9 V/ {&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s+ m7 l6 J
中國集體領導制——七常委


* i# U7 b8 j( B3 v. K5 A8 |
! Z4 b$ v/ ~. S8 [! y4 S“說這些違反常識的話是很醜陋的事情”公仔箱論壇* q$ v9 ~" y) e: M3 u
tvb now,tvbnow,bttvb- l0 d) [2 K+ W  ?: E" B2 P4 c7 H
胡鞍鋼最新文章發表后,與前次一樣再招來網友“拍磚”無數,一時竟出現網友列隊打出“Down手勢”的網絡一景。新浪名博“作家崔浩成”調侃:“朝鮮主體思想明顯優於美國總統制”;網友“阿仙奴”接續道:“天朝7人制優於美帝的總統制,金三的世襲制,又優於天朝的7人制”;社會學者於建嶸則簡單評述“胡鞍鋼教授的學說,簡稱為胡說”;出版人洪晃在其微博上表示:“看來黨真的需要一批新的筆杆子”;網友“ 貓眼大帝”也發出評論:“自己的特權集團集體壟斷的政治經濟制度造成了無以復加的生態災難、道德災難,造成貪官污吏創造人類歷史奇迹的現實,這些它都視而不見,還好意思標榜自己的特色。他們究竟要把中國帶向何處,中國的結局會怎樣,他們難道沒有預感嗎?”- T  }7 h2 T; {$ M
公仔箱論壇+ |' @: m, B% _. C  j  E0 Q  A( Y: s
中國學者、前中國國務院辦公廳秘書俞梅蓀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回顧,上個世紀90年代初,胡鞍鋼聲名鵲起,其經濟學方面的學術觀點也為公眾所推崇。二十年過去,胡鞍鋼和很多體制內學者一樣,劃下一道優美的人生弧線后,半主動半被動的墜入“御用學者”圈子:“我一看到文章的標題就不用看內容了,這兩天我還在和別人討論,像胡鞍鋼這樣的曾經很有學問、見地的學者怎麼會講出違反常識的內容,有的朋友認為無非是他在體制之下,有所企圖,希望在體制內多獲得利益、升個一官半職、多得些名利,無非是利益驅動。 但說這些違反常識的話是很醜陋的事情。糟糕的是在大是大非、大變革的時期,我們所謂的知識分子、專家學者不應該違反常識來誤導社會。”
' {4 a2 V$ \3 Z1 c7 l  t0 S: b公仔箱論壇5.39.217.765 L, Z3 W# _4 r
荷蘭時政評論人立里早前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認為縱觀胡鞍鋼及其他“御用學者”文章,無非是在表達官方意識形態,且官方已經不再遮掩、“充滿自信”地反智和愚民。
3 b& P  s' d.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7 Y/ }. x5 m+ ]5 I4 k9 i
從今年5月份以來,中國官媒連續發出多篇“反憲”文章,作者名單包括中共黨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齊彪、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曉青、《解放軍報》副總編孫臨平、鄭志學、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王小石、馬鍾成、周小平等多個學者。tvb now,tvbnow,bttvb% m5 M3 D! f2 {2 A. d1 Q' F9 }
! F" e5 M* B+ O) C* I, \
對此俞梅蓀也認為這些學者所寫的文章,可能並不是來自官方直接指令或授意,但他們揣度了官方意圖,官方也樂得這樣的文章出台為其執政進行理論上的輔助:“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通過這幾個月來反對‘憲政’等一系列違反常識的文章,我想官方無非不願意順着歷史潮流往前走,要維持現狀,所以他們需要理論工具,需要學者們說說維持現狀的好處,把一些‘歪理邪說’變成正統和主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