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港整容外科及醫學美容醫學會,要求聲稱進行醫學美容的機構推出實驗性或非標準治療的療程時,應向政府成立的特定諮詢機構申請,獲審核後方可進行。圖右二為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 |
7 T s( A- V9 e5 y, Y3 ^8 L/ x' r公仔箱論壇 r4 y) R1 {/ e6 Z
3 f8 k: V' }- }- D: i% b' G8 a _
DR美容集團推銷的靜脈輸液釀成一死命案,警方正循刑事方向調查,了解是否有人嚴重疏忽致誤殺;食衛局亦成立督導委員會檢討監管私營醫療機構,並研究界定高風險醫療程序及醫療美容,再考慮立法。該會將花一年檢討,再經諮詢才立法,未交代落實規管日期,醫學界批評拖得太久及方向錯誤,不能集中對付美容醫療問題,質問政府“尚要多死幾個才加速”。 " p. z1 U. s3 i
7 |. Q( G+ I3 ^. r- Y'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曾偉雄:改刑事調查有否涉誤殺 tvb now,tvbnow,bttvb3 \0 Y1 O$ ]# C1 q
公仔箱論壇8 P+ D$ ~5 @& B1 d, X
警方連日調查DR美容集團,警務處長曾偉雄昨表示,由於有人死亡,警方由協助衛生署調查醫療事故轉為刑事調查,調查是否有人嚴重疏忽干犯誤殺,對象包括美容公司、治療的醫務人員及處理血液的化驗所,整合資料後會交予死因庭。
5 Y& [' b9 ?2 m; G+ ~1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i# O4 Z D0 n+ A( F 醫學美容風險早在2006年的PAAG風波已暴露,但政府至今次釀成命案才處理。食衛局長高永文昨宣布,成立由他主持的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將界定高風險醫療程序及醫學美容,研究是否將高風險的醫學治療、程序的場所納入規管,包括支援的化驗所,“我們會研究加強監管聲稱提供或轉介高風險醫療的人或機構,不論其目的是否治療”。
; f% A& s- n8 B' j K5.39.217.76( t% Y5 I6 ~0 A! p2 o! n( q
需時一年 未談管美容 5.39.217.76$ e8 D( [; I& B( p0 H% F F
公仔箱論壇: f: o, u+ K# k/ P c
高永文預期檢討需時一年,然後再諮詢,最後才立法,現時衛生署會與海關及消委會加強監察及跟進懷疑有問題的廣告及投訴個案。
2 ^) [% Q4 ?- C* n2 f5 A
; H7 J7 T+ [& z- s( x; ^5.39.217.76 今次檢討是醫療改革的跟進工作,多名督導委員會成員均要求加快有關醫學美容規管的進度,其中醫學會會長謝鴻興表示,上周五接獲邀請,以為檢討醫學美容監管,豈料要檢討診療所條例,“對政府很失望,走錯方向,應檢討擴大《不良醫藥廣告條例》,及定義醫療行為,我會開首次會,如不集中管美容,不會跟他‘玩下去’”。 tvb now,tvbnow,bttvb& Y4 J2 ~( H& x) H
# _6 H" y8 z1 `9 D7 O$ m' c, c 醫學會前會長蔡堅則說﹕“每日都有人被美容假科學誤導,不知死多幾多人政府至加快?”他促政府盡快把個案轉介醫委會,以從專業角度跟進本身是醫生的DR集團主腦周向榮的責任。
* R4 d4 e4 R+ C; V. i! q' C公仔箱論壇
3 j/ r/ w* a. Y2 S5 A+ ^- g3 e 上述督導委員會有20名成員,包括醫護、學術及病人組織,但欠美容業界。香港美容業總會主席葉世雄批評,無美容業界,最終會把所有程序撥給醫生做,實際現時都是醫生“搞出事”。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表示,是次檢討範圍廣泛,政府一年內難以完成,或未能及時監管美容中心。政府應採取較簡單做法,如立法強制所有聲稱從事醫療業務的美容中心,董事局一半以上成員須由註冊醫生擔任。 * P5 D7 b* l% `$ L- Z
$ W" B( z; A# w0 C% Z2 {. }tvb now,tvbnow,bttvb
5 @, {- d( H% B整容醫生身分 遭美容集團盜用 5.39.217.769 R) R& ]/ {- b: j
% x0 _9 m& I. F7 l2 |6 d
現時本港的合資格的整形外科專科醫生只有52人,當中約一半任職公立醫院,換言之,現時於私人市場執業的整形外科專科醫生只有20多人。有整形外科醫生曾在不知情下,被美容集團訛稱為旗下醫生,可為客人安排約見,他批評現時監管不足,難以杜絕美容中心誇大失實的銷售手法。
+ b' k0 [8 ?8 r2 k& U: B, v, U6 }6 R- E$ D. _0 H
訛稱醫生預約滿 安排另一人 ; a: {* k8 E! }# S
& V) |3 a3 f5 X4 K+ P2 f8 O" ~
整形外科專科醫生應純原表示,約兩年前,一名曾惠顧一間美容中心的女病人向他表示,其職員曾向她聲稱“應純原醫生”為集團指定醫生之一,但事實上他與該美容集團全無關係。該名病人更稱,其後該集團向她聲稱應醫生的預約已滿,可安排另一醫生進行療程。由於該病人沒有投訴,事件最後不了了之。
2 `& t, @: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z5 t1 }) `' E' J' j, g, i& Itvb now,tvbnow,bttvb 應醫生說,現時在私人市場執業的整形外科醫生人數少,醫生經常收到美容院邀請加盟,但通常遭拒絕。但有部分美容中心希望藉整型外科醫生的聲譽增加客人信心,令醫生無故“被屈”的事件不時發生。
' T( C0 L9 |: w$ @9 y% i) b2 H6 t
9 w1 m) O0 Y5 W7 O M$ ?5.39.217.76
: y/ Z% v; h" v; b2 @6 @+ d- H$ {; Wtvb now,tvbnow,bttvb 監管美容倡效星洲 要求非標準療程先審核
: h! j1 S$ o0 v,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7 ]: u7 n$ ^
新加坡對醫學美容有較具體監管,為各項醫學美容程序,列出可進行療程的合資格者,亦有列出缺乏臨牀驗證的療程必須獲批准才可進行(見表);其他國家如英國、澳洲、歐盟在相關規管上仍在諮詢階段,討論方向亦着重監管藥物、設備及療程執行者。 ) j5 s) \+ a) c; t8 `
5.39.217.76! Z3 s# l- S9 H
香港整容外科及醫學美容醫學會則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做法,劃分有醫學根據的療程。學會又要求美容中心及診所做實驗性或非標準治療的療程時,應向政府成立的特定諮詢機構申請,獲審核後方可進行。! _9 h3 H/ x" P' D# H3 p3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m7 }* h% T# w
美容界憂督導會偏頗醫界
/ e. O/ f5 o3 H, H9 j, f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V; Y4 G# e$ A/ o
不過,香港美容業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表示,政府成立的督導委員會內以醫學界人士為主,並無美容業界代表,擔心委員會聲音一面倒偏頗醫學界,“所有嘢都話由醫生做就算”。他指出以操作激光、彩光、脈衝光等光學療程為例,現時美容師須考取相關技術證書,累積一定經驗,才可操控相關儀器,但一般醫生可能從未對該方面有接觸,但已可為客人做療程。他希望委員會在劃分各療程是否屬高風險時,應讓不同持份者表達意見。 tvb now,tvbnow,bttvb5 R9 A- a$ g1 W0 J7 i8 E' m
- V5 q& c! r# S8 i# m
外國亦曾出現類似爭議,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去年提出規範醫學美容,為各種療程劃分為不同的危險程度,以及指定適合接受療程人士的年紀及身體狀况。但建議遭歐洲面部整形外科學院(EAFPS)反對,指面部整形包含各專科技術,難以將其簡單歸納,指定給個別專科醫生進行。代表160萬歐盟專科醫生的歐洲醫學專家聯合會亦強烈反對相關制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