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日本大使北京遇襲 民族主義的果實(圖)


9 _+ s% Y$ L* y3 i0 r4 x4 m        反日遊行示威中的標語


% ~0 e% {3 y4 [4 gtvb now,tvbnow,bttvb
) H9 i) ~( ^/ S4 y1 a( i5.39.217.76中國政府用民族主義維繫合法性,但很可能造成“迴旋鏢效應”,當對外關係出現問題時,在高亢的民族主義調門和現實的政策應對之間,將會進退失據。而民眾在仇外情緒支配下的義和團式激進行為,尤其是“臨時起意”的事件,則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
5 x$ o8 _4 {. S/ p% J# u$ X& W+ N: u; b! h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道,北京時間8月27日下午,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在乘車返回官邸途中,遭遇不明身份人士“襲擊”,插在座駕上的日本國旗被奪走。- o! v, n7 t- p

9 A1 F! I; u/ c9 T+ Y#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據NHK報道,當天下午四點左右,丹羽宇一郎大使在行車途中,遭遇兩輛汽車夾擊,被迫停車。對方車上下來一名男子,將插在使館汽車上的日本國旗拔下帶走,但沒有對大使本人及隨員進行攻擊。NHK並沒有明確指出事件發生的具體地點,只說發生在北京的“環路”上,而據《每日新聞》報道,事件發生在北京四環路的東北某處,並稱奪旗者是一名30多歲的男性。但也有消息稱,事情發生在交通堵塞過程中,並非逼停。
5 E6 w3 D- a% K) }# e/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J( \& y1 s4 Z) \+ m- n5.39.217.76日本駐華使館當天晚間已經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要求後者對這一事件進行徹底調查。中國外交部也反應迅速,亞洲司司長羅照輝對此表態稱,對發生這樣的事情深感遺憾。將全力查明事實真相,對相關當事人實施嚴懲,防止此類事情再次發生。tvb now,tvbnow,bttvb  B( v1 u; s: m6 j, P) X! a
2010年上任的丹羽宇一郎,此前是業績卓著的企業家,是首位以民間人士身份被任命的駐華大使,也被認為是“親華派”代表。但在中日釣魚島矛盾激化后,他明確反對東京都的購島計劃,因而遭致日本國內部分輿論的不滿。在遭遇“奪旗事件”之前,丹羽宇一郎已被確定今年秋天離任。與他同期離任的,還有日本駐韓國及美國的大使。
! W- l8 D: [- [- O* L! Utvb now,tvbnow,bttvb% f5 D- Z# H+ V  g) \2 x! Z
“奪旗事件”一經披露,立刻在中日兩國引起軒然大波。NHK通過網站和電視實時追蹤事件進展,並稱圍堵大使汽車的是兩輛德國品牌車,牌號已經被記錄,襲擊者也被拍了照。而中國方面尤其是民間輿論的反應,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 u5 F2 h4 K8 A; ?: }: j
) ^( O7 d( U1 p! l) y7 K, P3 t. r$ s* y
同一天剛剛發表“中日開戰將洗刷世紀恥辱”論調的《環球時報》對此卻反應謹慎,其主編胡錫進明確譴責這種“不文明的行為”,並稱這不是愛國之舉,只會讓中國人蒙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9 Z' y  t# m3 r4 y) f3 [' f, U

0 A& _: Z, I- h0 y; {4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很多評論者看來,這一事件正是《環球時報》長期鼓吹的“商業民族主義”的產物。媒體人安替反問“這種人不是貴報的忠實讀者嗎?”著名律師斯偉江也質疑“這不是你《環球時報》播下的種子嗎?”tvb now,tvbnow,bttvb0 f' V9 }! i; B9 G( U2 Q  B
tvb now,tvbnow,bttvb2 u1 r! B( d0 o; I0 o( O" a
中國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楊銳此前因發表排外言論引起爭議,但他也認為日本大使遇襲事件“是火上澆油,警惕有人挑撥”。他甚至援引費迪南大公遇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例,呼籲“中國所有愛國者更要冷靜”。這種論點具有相當代表性。在批評聲音中,也有一部分不談對錯,只是出於純粹的策略考慮,認為眼下局勢中發生針對日本大使的襲擊行為,可能“小不忍則亂大謀”,或者“授人以柄”。
$ Y3 Q/ Z; S1 S. |' Z
5 \8 r; H+ w" G5 o3 \' b公仔箱論壇總體來看,各界公眾人物極少有第一時間為襲擊者辯護的情況,但另一方面,依然有為數不少的網民為這一舉動叫好,在發言門檻較低的新浪微博上,有眾多草根網民稱日本大使“活該”,此舉是“長中國人志氣”,甚至要為襲擊者“記功”、“送錦旗”,更有人援引當年李鴻章赴日談判遇刺的事例,認為是“一報還一報”。tvb now,tvbnow,bttvb. w1 v, \' L5 V6 \2 W: {: c

( a9 u; }( D# A7 e4 N0 a( C7 a針對27日下午的事件,有聲音質疑拔掉國旗不算“襲擊”。但也有觀點認為,如果襲擊者在行駛過程中強行逼停丹羽大使坐車屬實,本身已經對人身安全構成威脅。而“奪旗”行為甚至更加惡劣,含有對大使本人及日本政府的羞辱意味。為減輕心理衝擊,《參考消息》等媒體將這一事件稱之為“襲擾”。, d" [* N  |# a
5.39.217.765 p8 \) O: w1 C; h: R! j
截至北京時間27日夜間,還沒有人出面為此事承擔責任,也沒有跡象顯示這是一起蓄意針對日本大使的行為。不過按照中國大陸的通例,交通工具的外交牌照為黑色,並不難加以區別。即使襲擊者不知道車內是大使本人,仍然應該可以預見到對方為外交車輛。
$ F7 s8 S3 x' x8 Vtvb now,tvbnow,bttvb+ E' k4 Y. u; S- F- d
長期以來,中國大陸政府訴諸民族主義作為意識形態基礎,尤其是在反日情緒鼓動下,民眾動輒聲稱“抵制日貨”、砸日本車、衝擊日資店鋪的行為,被指責為與一世紀前的義和團如出一轍。而這次針對外交官的襲擊事件極具象徵意義,使人們回想起1900年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當街被殺,並由此成為八國聯軍侵華的直接導火索。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趙士林在微博上怒斥這一襲擊事件是“義和團式的蒙昧粗野”。公仔箱論壇  Y( E7 u* w  g/ G! D

) {$ E- S' Y: k6 J, S7 s公仔箱論壇但是觀察家擔憂,儘管大眾媒體對類似事件尚能保持理性和剋制態度,但用民族主義“狼奶”餵養大的部分民眾已形成既定的思維模式。中國政府用民族主義維繫合法性,但很可能造成“迴旋鏢效應”,投出的武器反過來傷到自己,當對外關係出現問題時,在高亢的民族主義調門和現實的政策應對之間,將會進退失據,反而損害執政合法性。而民眾在仇外情緒支配下的義和團式激進行為,尤其是類似“臨時起意”的事件,則可能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