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青年向上流動的困境

聯合早報報道,四年一度的倫敦奧運盛事已經踏入尾聲。連日來,香港社會最大的關注點,都集中在一名叫李慧詩的本地女運動員身上。 公仔箱論壇3 P1 y' v5 V1 k" k# I

; ], Q8 p; L# D8 y; o) O  這位25歲的年輕選手,在本屆奧運室內腳踏車凱琳賽中連過數關,艱苦贏得了一面寶貴的銅牌,也為香港打破了本屆奧運零的突破。對在國際體育比賽中成績一向不突出的香港來說,今年能夠出現歷來第4位贏得奧運獎牌的香港選手,意義不可謂不重大。 " J' N6 s: h- q

7 j; C$ Y& u;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李慧詩出身貧寒
* [6 b: i: P0 C* p-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1 q$ X7 K$ e; f" utvb now,tvbnow,bttvb  事實上,李慧詩的運動生涯故事也頗為感人。李慧詩出生於香港一個入住公屋的典型低下階層家庭,小時候常和兄姐在家門外狹窄的走廊踏小童腳踏車。李慧詩平凡的人生之所以出現突然的轉變,關鍵是她就讀中學三年級時,參加了一個由特區政府資助的腳踏車選手培訓計劃。雖然李慧詩患有貧血,但她仍憑著勤下苦功成為港隊選手,並在本次奧運成功完成了一個來自屋村少女的奮鬥故事。
& A7 f2 O) R3 Q5 I9 ktvb now,tvbnow,bttvb- b. |+ k% l2 f4 I  z  p  t/ N7 L1 P% J
  但仔細想深一層,李慧詩這位“80後”少女的成功,除了是她個人奮鬥的成果,某程度上也帶有幸運的成分。香港特區政府一向對體育運動的資源投入不多。如果腳踏車不是香港一項較為普及的運動,我們很難想象特區政府會在腳踏車項目的資源調配、人才培訓及場地設施上有所側重。李慧詩能否發揮所能,是一大疑問。 5.39.217.763 J; i! ^! z( a  T
+ d' Y4 R& f) c/ x5 }
  李慧詩的情況,其實也反映了近年香港青年向上流動的困境。香港一直被稱為“機會社會”,一個人只要肯努力就有公平機會,可以從基層擢升至中高層職位,改善自己的生活。但時至今日,許多與李慧詩同一年齡層的香港“80後”,卻發現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越來越少,“香港夢”正逐漸式微。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去年的研究便發現,52%的香港受訪者認為目前社會向上流動的機會並不足夠,另外有65%人認為流動機會比14年前變差了。 1 w2 r# w2 b) h. [& G+ h

, G' f5 ^. X* m7 P5.39.217.76努力未必有出頭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l9 ]9 N+ h# }
公仔箱論壇9 T2 v. \, Y' j/ I7 j
  香港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減少,一個原因與當地人口老化有關。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這樣便造成一些在職場多年的人把持了一些職位,缺乏經驗的青年往往難有更好的向上發展機會。另一個原因則與香港經濟結構失衡,缺乏動力有關。香港大部分工廠已北移,在過去十多年,港府產業政策的失誤令經濟結構日益狹隘單薄。如今除了金融、地產一枝獨秀,其他行業的向上流動機會已減弱。 " o* T% u. ]+ v, D

* D5 E+ F  N( }. @8 }9 ]/ e5.39.217.76  對許多香港年輕人來說,過去港人常說的“只要肯努力,必有出頭天”今日已成為過去式的神話。而許多年輕人也往往是消極應對。一位正在讀大學的年輕朋友說,他去年一滿18歲,便遞交了公屋申請表,希望三年後到社會工作,便可以入住公屋。他感慨說,一個大學畢業生薪酬,若非專業職系,竟和20年前差不多,但樓價卻跳升兩三倍,根本看不見自己有置業機會,唯有在公屋尋找出路。
, r" r" N7 ~0 I, ?1 A8 W公仔箱論壇# u! ^6 f0 U: y" ^1 ^
  另一名“80後”的朋友正在找工作,但找了半年都沒有一份薪酬合理的工作。他生氣地說,再找不到的話,考慮申請綜援(香港政府為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提供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去了。應該說,這些看法都反映了不少香港年輕人的消極心態。香港社會流動機會問題若得不到妥善處理,長遠而言將會為社會帶來極大隱憂,甚至影響社會穩定。 公仔箱論壇4 s6 s+ U. O1 f7 G$ m

3 G. H/ R( r" o/ g" C0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李慧詩今次在奧運會奪獎,無疑鼓勵了不少香港年輕人。回顧近年,香港也不時有類似的人物報道:新移民子女在公開考試中獲取優異成績獲大學錄取、單親家庭長大的年輕人得到傑出青年殊榮……但這些只屬鳳毛麟角,無法否定背後社會流動停滯不前的事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