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上海“11.15大火”一周年紀念日,業主自發在膠州路火災事故現場舉行了紀念活動,一年間,中國政府始終未完全公示事故原因。業主一直堅持維權,要求全面公示資訊和解決善後問題。
: q; R# I% K. K" h# ~+ ~ tvb now,tvbnow,bttvb/ q& w2 u4 z2 F# ?. x# h
11月15日,上海“11.15大火”一周年之際,從下午兩點開始,業主們自發在膠州路火災現場舉行紀念活動,主題為包括獻花、遇難者家屬寄語逝者、燭火祭亡靈和中國傳統的祭奠儀式等。紀念活動將持續到晚間十二點。現場除自發參加的業主之外,還有上海市民絡繹不絕前來。上海市政府對業主的自發紀念活動採取了“不支持、不參與”的態度,但也未對紀念活動強行阻止。上海警方在現場佈署大量警力維持秩序,後又封堵膠州路,阻止人們前來紀念。
( @; I$ I* [ Q
& O. w; P) s( p# U% C) o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一幢28層的教師公寓發生特大火災,政府公佈的數字為:本次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傷;11月16日淩晨2時許,國務院即成立了上海市“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調查組。
, |) k, X$ G) R3 {8 ^: K" f: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G" [) V: c/ R5 b. l2010年11月22日,上海約十萬民眾自發走上街頭對遇難者進行悼念並要求對政府失職問責;11月23日,上海市政府公佈善後賠償方案:每位遇難人員獲得總共約96萬元賠償和救助金。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1 y: e' q* T
' }3 K6 s4 N3 w% R( @) w
2011年8月2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相關6起刑事案件的26名被告人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原靜安區建交委原主任高偉忠因濫用職權罪、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
v9 J0 j! X3 x8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s) o% e5 g( \; q5 m% o# i
2011年8月25日,21位受害者業主委託律師袁裕來向國務院寄出一份《政府資訊公開申請書》,要求國務院公開迄今為止尚未公佈的“11·15”膠州路大火事故調查報告全文,並公開事故調查組收集的有關證據材料。
. w! E* U4 F. ?
/ o( ]2 L, V2 l“一年過去,善後未解決,責任方未露面”
: d! s3 A! r, u5 B* ]; D
' V: o \8 |: ?
% J8 }0 Z4 k3 q ]: B; s德國之聲電話採訪了正在紀念儀式現場的遇難者家屬代表王弘,他告訴德國之聲,紀念活動的主題是:“珍愛生命,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勿忘災難、攜手重建家園。”2 `3 H7 n) H3 _$ D. E' _+ G
' ]& A# W9 k, u5 D% ?4 q王弘說,業主們在紀念儀式上讀出了長長的祭文,飽含了對親人的思念,但他們更為無奈和憤怒的是:“過去一年了,善後還沒有解決,責任單位也不見蹤影,國務院調查報告涉及的12個有明顯責任的單位也一直沒有露面,我們在祭文中也表達了這種憤怒。我的心情只有三個,無奈、憤怒和悲傷。”; h8 m9 ^8 [ g2 _. ?% M( ^' U p
7 k+ W8 \1 b+ X0 c, M$ ttvb now,tvbnow,bttvb另據王弘介紹,在上海大火一周年的前夕,中宣部已經對國內媒體下達指令,不允許報導對這個事件的紀念和反思內容,中國媒體《新世紀週刊》搶在禁令之前,推出紀念專題:上海大火周年祭,記住大火中逝去的58個生命。德國之聲曾在今年8月份採訪遇難者家屬代表,他們認為政府目前對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只是針對該事件採取的“滅火”式善後方式,引起火災的防火外牆材料等的查處並未在建築行業內開展,中國的建築中隱藏著有可能再次引發火災的隱患,另外包括對遇難家屬和受難的財產賠償、社會捐助款項的使用等都存在問題。
- K7 |2 y6 h. n, E2 [( ]% M5.39.217.76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G# A6 n7 C) u1 d" _
“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7 W0 k) t4 J' G. k. E1 ~
5.39.217.76$ W0 n# T! ^9 L# P6 N, o4 ~0 \
) F# F. P; u3 L9 t# u. m* W5 U德國之聲也採訪了在上海大火後,以公民記者身份在網上發佈遇難者名單的中國新媒體人北風。他認為在公共事件中,每位公民都可以參與其中:“這件事情很簡單,事情發生時,我們要披露真相,要問責;事情發生之後,要給予遇難者家屬及受害者以足夠同情、幫助和聲援;最重要的是不要忘記,我們在周年時或其他適合的時機不斷的提及這個事情,要提及這些受難者還處在窘迫的境況中,要提醒大家,責任人還沒有被追究;要提醒大家,政府還沒有做應該做的角色;我們要通過一切機會提醒不要忘記,這和艾未未在5.12四川地震後所做的‘念念不忘’調查是一樣的意義,一方面對死者緬懷,一方面是對生者的聲援。”上海大火後,艾未未曾發起遇難者調查,其後不久,他在上海的藝術工作室遭閃電強拆。
$ S" {6 X) T; f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