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發表於 2012-2-25 11:53 AM
|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tyktyk22000 於 2012-2-25 12:16 P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 ~; K, `' t8 r( v
" i2 R0 N% r3 W# u! K+ O
根據金管局提交給立法會的文件顯示,本港銀行業整體經營環境不俗,各項風險指標比之前為佳,資本充足率非常充裕,零售銀行流動資金比率回升,貸存比率則回落,淨息差進一步擴闊。金管局肯定會拿來炫耀一番,證明早前推出的宏觀審慎監管措施有先見之明。其實銀行業風險是否真的如財金官員說得那麼嚴重,大有商榷餘地,反而金管局積極做政策打手則明顯不過。5.39.217.76% h* e7 ]! J! j( p, o! O) y
2 @- i" t% j9 i& @, b s4 p$ T2 Q
一個理想的監管環境向來要平衡兩方面的矛盾,要求太低當然有危險,太高則有浪費資源的可能。香港的情況肯定有得拗,例如整體銀行資本充足率較最低要求多一倍,零售銀行的流動資金比率則高於法定水平十三個百分點,迴旋空間其實很大。至於令金管局「憂心」的港元貸存比率雖然超過百分之八十,但過去十多年並非未見過,為何今次要特別指指點點呢?
' k% ?, l* o8 N, p) q# A原因很簡單,主要是配合政府政策出招,盡快做出「成績」。政府大張旗鼓要為樓市降溫,樓價卻絲毫不受影響,惟有另闢蹊徑,只要令成交急跌便勉強可以說是降溫見效。在銀行貸款中,按揭貸款佔最大比重,自然成為被重點針對的對象,譬如息率不應低於某水平,借貸成數揸得緊一些,按揭貸款便應聲急降,正好證明樓市已降溫。可是實際需求減少了嗎?銀行真的不想搶按揭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f- W, O; L/ M0 ~; o/ B
另一項被重點關注的是對內地的貸款,過去一段時間,為內地企業提供「內保外貸」是銀行一條財路,可是這等於拖中央後腿,削弱緊縮銀根的效力,結果在金管局「關心」貸存比率過高之下,要接受風險指導。其實,港元貸存比率回落,相信與人民幣升值預期降溫,存戶不再熱衷兌換關係更密切,說是審慎監管有效未免以偏概全。
4 C2 R( H" a) x2 H8 n! W) W# j銀行業在放貸時是否真的不理會風險,需要金管局積極指點?看來未必。本港中小企業經常抱怨借錢難,銀行界坦承這類貸款的風險較高,需要有充足抵押品,利息亦較貴,除非有政府擔保,否則不會經易開水喉。相對而言,之前增長得較快的貸款類別,屬於較低風險才對,只是過不了金管局配合做政策打手的一關。
3 p U' V& M; {$ u: U! V1 [當貸款出路減少,各項風險指標自然變好。不過,觸發金融危機的往往並非顯而易見的存貸業務,而是那些不易被察覺的影子銀行複雜交易。市場經常傳出,一些金融機構因為存款苦無出路,不時會配合投資銀行提供一條龍的套息貸款,部分資金更在中港兩邊走。金管局卻少有對這些風險公開說三道四,顯然是沒有特別的政策要求作針對性打壓,可見宏觀審慎監管不過如此! |
-
1
評分次數
-
加入【無】寵物家族
開開心心過每一天
有族長奬勵,同族友幫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