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潘文涵追蹤研究1600多人近10年,發現飲食缺乏纖維、鎂,糖尿病罹病機率會增加約2倍。
! {# o3 }1 ~3 h [. {+ o& w2 \3 |tvb now,tvbnow,bttvb潘文涵指出,先前美國「糖尿病預防計畫」對3000個瀕臨糖尿病的前期個案提供少吃多動的衛教,建議每週至少5次、每次30分鐘快走,並且減少脂肪與熱量,以減輕7%體重,結果個案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平均降低5成,改變生活習慣勝於預防性用藥。
# B5 }1 t! r M0 P/ ptvb now,tvbnow,bttvb為了解何種飲食可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潘文涵在新竹竹東及嘉義朴子社區追蹤1600多位30歲以上成年人,發現鎂攝取量達每天350毫克、膳食纖維達每天達33公克,攝取量充裕的人,比較不容易得糖尿病。
, G8 b% O3 N" `9 K9 Y4 h4 {公仔箱論壇相反地,鎂攝取量不足到每天小於240毫克者,發生糖尿病風險是350毫克的2.73倍,膳食纖維取量低到每天小於24公克者,糖尿病風險是33公克者的2.48倍。
6 o8 p7 L! K* C- L5.39.217.76潘文涵表示,膳食纖維可減緩血糖上升速度,減緩食物被人體吸收,而且幫助血糖穩定,減少饑餓感;鎂是葉綠素主要成分,幫助身體代謝醣分,增加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公仔箱論壇4 U( U) J( {. |/ c" i5 ~
她建議,要控制血糖及體重的人,從改變飲食做起,可以多吃深綠色蔬菜、全穀類、豆類、核果等,增加膳食纖維與鎂攝取量,再搭配同樣不容易刺激血糖飆升的低升糖指數水果,例如芭樂、番茄、櫻桃、草莓,有飽足感且熱量較低,減重就不會太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