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港區人大代表表示,會提出建議,要求內地推動《新聞法》立法。如果在明年3月份的時候,這樣的一個話題不要被遺忘的話,那麼這次所有關於香港記者在內地被打的紛紛擾擾,才有了討論或者爭論的價值。* J3 J5 e, D6 _+ W; l
4 p: s& K3 r0 v |- D3 d5.39.217.76回想一下,因為記者在採訪過程當中遭到內地官員或者執法人員阻撓而成為新聞的事件,可以追溯到當年的「蘇旭事件」,當時香港媒體也產生過對內地限制新聞採訪自由的聲討,之後要由領導人出面打圓場才算有了一個了結。或許在一些人的眼中會認為勝利了,但是之後發生的一次次的衝突,不管是內地記者還是香港記者在內地採訪的遭遇,不過是在告訴大家,情况並沒有改變過。
( |2 y: ]0 v6 l# X1 @7 P6 F.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9 o" d$ C7 z' a% m7 `( `8 b7 x
當然表面上看,對於香港媒體來說,確實爭取到了不少的權益:採訪方便了,官員也客氣了,可以去很多內地記者不能去的地方,可以報很多內地記者不能報的新聞。或許這些確實是因為在每一次事件發生之後,對於香港輿論的一種回應,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所謂的優待,其實是一種刻意的疏離?2 |2 w7 |! j, N% n* y, H3 I, b' A
tvb now,tvbnow,bttvb9 Q/ v: p9 T5 E9 I! F1 R
所以我一直認為,每當這樣的事件發生之後,如果能夠利用這個機會推動一些改變,那才不會停留在表面的「爭回了一口氣」的層面,因為這樣的話,只會是一次又一次的循環。這次既然有港區人大代表願意提出提案,雖然《新聞法》只是內地的法律,看上去只能讓內地的新聞從業人員受惠,但是實質的改變,是能夠讓所有在內地採訪的媒體人得到保障。公仔箱論壇% V, p8 S t6 g# M
公仔箱論壇8 S2 z+ e2 I/ _& g) {2 a+ Q
' [& {- y+ u8 g公仔箱論壇用朋友寫的一段話作回應5.39.217.76: N+ X7 P- X; `. Z
而當大家在說,要捍衛新聞自由的時候,我更關心的是在香港這個地方。回歸前,如果說媒體沒有受到官方或者資本的干預,那是自我欺騙。當大家在捍衛香港媒體在內地採訪的自由權利的時候,其實有沒有想過,為何現在,當自己在香港本地已經有限的新聞自由空間,繼續遭到來自資本,或者各種政治壓力侵蝕的時候,站出來吶喊的聲音卻不夠大呢?是因為意識不到,還是因為所要面對的壓力過於直接?還是因為對方做的過於巧妙,不像內地有些官員那樣直接而愚笨?如果你捍衛不了身邊的自由,別人又怎麼在乎你的訴求?公仔箱論壇# L0 s9 x9 r; ]( m7 d1 Y
6 K! A- b) v- F8 q" q2 ~1 }) X5.39.217.76在上一篇文章刊登之後,聽到不少批評的聲音,也看了回應的文章,包括一些香港同行的網誌文章,我想用一個朋友寫給我的一段話作為一個回應:
9 z. i9 Q c* d9 G% x7 j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u- N8 V3 \. t$ A
「人們總是以為不同的意見就一定對立,你提出當記者是不是該反思自身過多成為新聞主角的問題,大家就認為你的觀點就是香港記者被打就該沉默,就認為長期受政府洗腦以致忽略人作為個體的權利,本來這是兩個層面的問題。我後來還和很多朋友說過,你那天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有價值,也是很有探討空間的問題,只是很可惜,當人們聽到不同觀點時第一反應是怎樣反駁對方,固化自我的觀點,而很少有人去想對方觀點的合理性。」
7 C* @4 J( u1 N1 O$ k$ F1 B$ b5 [8 a$ z4 N @5 d# \
我覺得,香港人關心的是自己的利益,批評我的人認為,只有維護了個人的權利,才有社會的自由,也有的批評我要求的太多。我覺得他們都沒有錯,任何一個問題都不會只有一兩個角度,但是問題在於,香港自己的利益,最終是擺脫不了內地的影響,問題在於,香港能否做的多一些,影響內地?
. L1 B1 m/ a# W9 ^* D: o2 S
7 c+ J$ V1 R7 _6 p; b: U
# x/ c9 i9 O6 y8 O# t把機會變現實 光靠輿論不足夠tvb now,tvbnow,bttvb, N$ o1 D& J- d* H
香港現在最能夠給內地以借鑑的是香港的法治以及言論的空間為個人生活帶來的好處。但是要從機會變成現實,如果光靠輿論是不足夠的。
. A; ^7 A k6 o' }1 s' v, } S5.39.217.76
% X5 r7 m8 H' v: {1 |& h' l# n& G5.39.217.76回歸前後,香港的媒體確實對內地有着很大的影響力,正如香港在中國經濟上扮演的角色一樣,是內地接觸世界的窗口。但是現在不同了,渠道多了,也直接了,加上內地經濟的發展,使得內地官員還有民眾,看待香港的心態也大大不同。不久前,一名主管新聞的官員談起香港媒體在廣東的影響,用了「可以忽略不計」幾個字,而電視台的收視率調查也證明了這樣一個現實。tvb now,tvbnow,bttvb2 L& J: G' ~' W; f5 n! c* A0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W* \$ h! A4 o
所以,如果沒有把機會變成現實的行動,最終一個可能是變成自說自話,對方連看的耐心都沒有了。但是說總是比做要容易,特別是要放棄自己的利益的時候。另外,當大家提出批評、建議、方案的時候,又有沒有想過,做到了知己知彼?在思考的時候,有沒有嘗試過站在對方的立場?在行動的時候,是不是做到了有理有節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