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217.76* c/ U' W+ A O" r
華爾街投資大行高盛近期再度成為新聞焦點,既有在金融海嘯後迅速恢復元氣,今年第二季純利達34.4億美元(約268億港元),遠超市場預期;但也飽受傳媒批評,認為高盛縱然經歷金融海嘯衝擊,卻沒有汲取教訓,反而增加風險投資。由於這類投資獲利甚豐,高盛上半年派發114億美元薪酬,平均每名員工將獲約38.6萬美元(約300萬港元),按年升三成。
5 c8 S4 S7 Z! v8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i7 F a9 Z" q! Z金融海嘯一周年
1 y% }: f9 k% R% z5 ~5.39.217.765.39.217.76+ x& r$ {8 z1 `+ z/ J- q
高盛似走回頭路
- {1 q6 ]$ x, j8 o$ r; K; `倘若沒有時空背景,高盛這樣的做法是一如以往,並無新意——高風險投資、員工巨額薪酬——可是如今的高盛是美國政府鐵了心不救雷曼兄弟後注資100億美元的高盛,是在有一定限制下運作的高盛,然而在金融海嘯快一周年之際,高盛似乎走上了回頭路。
' o' n0 X. Y- Q3 `9 p公仔箱論壇% c# w9 W9 Q' N
高盛經營走向令人擔心的原因,是它的歷史的確不能讓人就此放心。眾所周知,大量銷售高槓桿金融衍生產品,被認為是去年9月爆發的金融海嘯的最主要原因。華爾街投資銀行在海嘯前出售的金融衍生產品,曾達600萬億美元的高峰,比美國每年14萬億美元的GDP高出近50倍,比起全球各國的GDP總和要高出至少 10倍;個別銀行持有的金融衍生產品,和它們的資產總額相差得不成比例,例如花旗銀行有各種衍生產品多達39萬億美元,但花旗的資產總額才不過2萬億美元。tvb now,tvbnow,bttvb" x; M7 p$ }: D3 f+ g& t3 w
: V; ?: Y, w8 F; h" i# A+ {
專門調查欺詐行為的美國國會參議院常務調查委員會,最近把目標鎖定高盛、德銀,以及摩根大通旗下的華盛頓互惠銀行,懷疑這些銀行在交易中的疑似欺詐行為導致金融海嘯爆發。委員會已向3家銀行發出傳票,要求提供公司的各種通訊紀錄。有報道說,據悉這些機構員工,曾經私底下懷疑公司出售的金融產品名不副實,這正是委員會發出傳票的原因。tvb now,tvbnow,bttvb z# R3 ?( q L7 U" L* M
+ j- Z- K# C# R. C-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參議院常務調查委員會的傳票,是針對去年9月前的銀行操守,但超過10名跨黨派的眾議員,上周一致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信函,反映的是更大和更嚴重的擔憂。這封信針對的是金融海嘯後碩果僅存的兩家大型銀行高盛和摩通,金融海嘯後,聯儲局允許高盛轉為銀行控股公司,又注資100億美元襄助,但不知何故豁免高盛和摩通的巿場風險規則,讓這兩行照舊執行金融海嘯前的高風險運作。
! ^9 P1 y1 }8 U z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Q) l- U$ K* H6 K7 {) L
眾議員的指摘,顯示美國社會對高盛等金融機構免於規限的特權的不滿,過去3個星期,美國兩份主流雜誌《滾石》和《紐約》先後炮轟高盛,從它在金融海嘯前的運作模式,到高盛要員紛紛進入政府各據財金高位,以至美國政府不救雷曼救高盛,到如今的對高盛摩通重投高風險投資老路的睜一眼閉一眼,處處都施以狠批。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約翰遜更把美國政府的救巿行動,和厚待「自己友」的裙帶資本主義相提並論,這種以往針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指摘,如今用在美國身上,反映出來的現實是今非昔比,美國原來與曾經被它批評的國家俱是一丘之貉。
" X" W( a, F; ~2 P j,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B" p) u+ L+ @! ]& N;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美國經濟或見底 9 }: [ S4 @- n4 C; \! y+ h8 I! o%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 g* u ?+ C) H% g. n
大行風險投資增
6 g: X1 g K* K7 n: j0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上星期,美國總統奧巴馬 公開表示,美國經濟衰退可能已經開始進入末期,又說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將繼續下滑,但不用再擔心出現第二次大蕭條,是耶非耶,還需時間驗證,但上周五公布的第二季經濟收縮1%,勝於預期的1.5%,比第一季的收縮5.5%大有改善,美國經濟似乎有走出谷底的徵兆,但是巿况走俏的趨勢更令人擔憂:當經濟出現由衰而盛的根本轉向,美國政府對華爾街大行的管理力度很可能在「小政府,大巿場」的幌子下趨於鬆散,本來就擅於賭博性質極重的風險投資的大行,類似活動可能變本加厲。
+ u- k* R$ Y6 @公仔箱論壇% V2 X/ ^7 V$ J7 ]' O ~! h4 ~& ]
這樣,過去11個月喊得震天價響的限制風險活動的呼聲,可能在經濟反彈的歡呼中淹沒,奧巴馬6月中推出全面重整美國金融監管架構帶來的華爾街新道德價值,近期少見傳媒再提。今年第二季,高盛的風險值(Value at Risk、VaR,即每日交易的最大預期虧損)漸見增加,VaR是量度金融機構投資潛在虧蝕的主要方法,數據客觀上證明高盛的投資有着高風險的傾向,可是卻未見華府官員對此公開表態。
& z' Y' n3 {+ j! G6 s1 o( l. V u4 H4 U ?3 k, c$ b
美國人有一句俗語no pain,no gain,意思是沒有痛苦就沒有得着,在高盛和摩通這兩間大行近期躍躍欲試的風險投資裏,這句話似乎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看來,全球經濟崩潰的痛苦,還未喚醒頭腦發熱的美國銀行家和美國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