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 u: x. z( j8 L9 x/ P3 N5.39.217.76
: m8 [% ~! e; }+ O5.39.217.76
3 L# ?9 r4 ^. o1 a% U( J2 f5.39.217.76
$ Z0 U: h8 B: t公仔箱論壇無論是泛民統計的7.6萬,還是學者計算的3.3萬,七一遊行人數,都比預期的少。遊行第2天,不少報紙的吹風專欄,都用同一種語調、同一個口徑:「遊行人數遜預期,特區官員鬆口氣」。主事官員那種沾沾自喜的神態,那個自以為是的嘴臉,在字裏行間跳了出來。派糖降溫的小恩小惠,拆彈撲火的計策謀略,都產生了預期的效果,民眾的怨憤減少了,可以向阿爺有所交代了,更重要的,是釣魚船可以穩坐了,再不會因為什麼痛突然中途下台了。tvb now,tvbnow,bttvb5 R r( q* ~: Q2 U/ N- I, i
5 S/ M0 v; Z7 c3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精密計算,只為眼前,都是曾蔭權政府典型的管治方式,一切都是為了降低遊行人數的短期行為。把所有長遠的、重要的,但有爭議的政策統統往後推:政改方案推到年底,公營廣播無影無蹤,醫療融資的爭議可能要由下一屆政府承擔。總之,民怨不在七一前爆發,亂子不在我任內出現,管治就算成功。活像一個毫無承擔的中級小官僚最擅長的絕活:把麻煩從自己的in-tray放到out-tray,再傳到人家的in-tray裏,彷彿一切就萬事大吉,可以安安樂樂等夠鐘趕收工了。
+ l$ {6 a0 v% {# H5 E: atvb now,tvbnow,bttvb
6 ?/ s4 m) H$ n7 g: D公仔箱論壇政府解讀七一遊行另一個中心思想:遊行訴求多元化,不是衝着雙普選而來,官員再鬆口氣。這更是狗屁不通的邏輯。沒錯,遊行的訴求什麼都有:抗議漁護署濫殺動物,要求輕鐵增開路線,抗議輕判危駕司機,要求村落不拆不遷,也有高呼曾蔭權下台,向庸官問責,花樣百出,應有盡有。6 o$ T6 v9 i! U6 u+ v
; D, P4 ^0 j& P d8 i- @9 h: c* w: l5 t: Q- R
特區政府「瓣瓣唔掂」" a& k0 N1 J6 k
一個思維稍為正常的官員,都不會為這個現象而自我感覺良好吧。遊行訴求多元,但全部都衝着政府的施政而來,全部都跟各部門的政策有關,全部都是官僚表現不濟引起怨憤。說得明白一點,就是特區政府「瓣瓣唔掂」,在各大小政策上,都生了紕漏出了亂子,頂着30多度的高溫,民眾還是要上街表達不滿,雙普選還是遊行的中心,「曾蔭權下台」還是叫得震天價響。桅杆倒了,船身漏水,甲板塌陷,船員醞釀嘩變,對這個「瓣瓣唔掂,七國咁亂」的局面,船長還洋洋自得,除了精神錯亂,很難找到別的令人信服的解釋了。+ k( l" P9 P, f f& G2 b Z- L# C5 x2 }
公仔箱論壇& F9 J$ R6 E1 Q+ i% l, T
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全球143個國家和地區,排名84,比排20名的中國大陸要低得多。不少人對這個調查的科學性有所懷疑,但不能否認的是,香港人對目前的生活,對周遭的環境,對自己的前途,都產生了一種無從把握的不確定感,心搖搖如懸旌,命運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當然容易出現憤懣,無法高興起來。七一遊行,就像民眾把各式各樣的不高興,用最和平的方式攤在官僚面前,敲響了警鐘,如果長官還視而不見,繼續自我感覺良好,當不高興變成憤怒,出現集體爆發,對不起,誰也幫不上忙。
, I7 H" W/ I: y0 I! i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