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6 c8 B0 B @: V公仔箱論壇近期特區政府確實是很可憐。去年7月特首「派糖」,被認為是在立法會選舉前紓緩民怨、協助親建制的候選人。最近財爺「派糖」,被認為是為「六四」遊行和集會人數、「七一」遊行人數降溫。兩次在正常施政報告和預算案周期以外合共向市民歸還200多億元的大手筆,只換來「公關騷」幾個字,其政治效果轉瞬即逝。公仔箱論壇8 F& p7 @! o$ F! I$ T& T3 f( d: G4 c
( u! ^6 p- _$ L, P!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n3 ?4 K; R1 q6 B5.39.217.76表面工夫無助解決深層次問題
/ ~: W$ K: T8 ]" V. L
: _; h7 A: p/ z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政府就不少其他問題的決策,亦很多時被視為是應付「七一」、「六四」,或者一般的民意壓力。例如坊間盛傳有政治壓力想在7月1日前盡量解決雷曼迷債事件,以減少「七一」上街人數。塌樹釀成人命意外,成立由政務司長帶領的工作小組,被視為為了應付死因庭裁決所帶來的負面民意反彈。連人類豬流感危機初期的維景酒店隔離行動,也被一些人視為公關表演多於實際抗疫需要。5.39.217.76 g# }! x* V' ~( ^' p; V* ^* f9 @
* z: b0 H! k0 v" j5 u( Atvb now,tvbnow,bttvb特區政府公開當然否認其施政與決策是只以民意導向,但親建制陣營私下也會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和評價政府的施政,親建制陣營亦經常按照這個角度來評估特區政府的得失。特區政府在批評把其施政與民意掛的評論是並不公道之前,也應反思自己是否自覺或不自覺地積極參與了這場民意遊戲。5.39.217.768 T4 o0 O+ u/ X8 m# G) _( k, g
5.39.217.760 V6 X- h( y) I+ y
平情而論,政府緊緊盯民意來施政,並非什麼大逆不道。一個缺乏民望的政府,其施政不可能暢順。爭取民意,是所有政府的基本需要。
4 R& f* M2 W! [4 y( o) X2 H公仔箱論壇
2 S+ ?( w1 m) z3 K# O/ I. E所以,當市民批評政府只懂做「公關騷」時,其批評的眼點當然不是政府討好市民這些皮相動作,批評的潛台詞實際是﹕政府除了做表面工夫外,是否做好了基本工夫,是否兼顧到香港的長遠和策略性利益。公仔箱論壇- P! i0 ?; e3 A/ K5 [3 G3 e
tvb now,tvbnow,bttvb5 U- a3 ^- q5 c+ y7 t& X" J
香港近年民意高漲,政府對上述批評可能有牴觸情緒,因為正正是短期、突發、得勢不饒人的民意,壓迫政府為眼前的事忙碌到不得了,因而無暇兼顧涉及社會長遠利益的策略性問題,但市民及論者又批評政府只有短期行為,這不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嗎?5.39.217.76# q% p% H2 g1 t+ a8 ]1 z* m
, ~; c+ L# \$ {# m/ x J; {
政府要擺脫這個表面上雙重標準的弔詭,就應該正視和處理香港特區管治的深層次問題。
# Z) A) j1 z, H% d* y/ Ytvb now,tvbnow,bttvb
" ]: f: k/ o- z8 y2 @8 O: Z2 {5.39.217.76社會精英變成非建制或反建制中央領導人多次談及香港有深層次問題,但語焉不詳,大多數論者都猜測是指香港的經濟結構、政治制度、特區與中央的關係等等,比較少從社會內部發展作出分析。
7 _4 k% S' N5 w1 x; E$ r' B
- u Z, r* T+ ~ [5.39.217.76我認為香港特區管治的深層次問題與社會內部發展息息相關。社會大勢是難以個人之力或甚至政府之力就可以扭轉,所以除非特區政府能恰當地適應和回應,否則管治的麻煩只會陸續有來。tvb now,tvbnow,bttvb: P6 e3 K( {3 E* p& H
- s2 [4 s& b& \- R9 n特區管治的深層次問題形成的基本社會因素,就是社會精英從過去一般傾向親建制變為非建制或者反建制。
, S: v9 V6 f& G# d: r+ e公仔箱論壇, {( k2 G& p7 b4 Q
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現象認識這個社會大勢。在去年的立法會選舉,表面上反建制的民主派在專業功能組別內輸掉了一些議席。但如果我們細心分析,情是九大專業功能組別中,民主派長期在教育、法律、社工和護理有壓倒性的優勢。去年,民主派候選人在會計、工程和資訊科技只以小量選票落敗。醫療界代表雖然不是民主派,但也是非建制。7 E% A. b8 {9 S- `1 c
; T: v3 E" q z r8 w; q) [ P; |; I7 C這些專業功能組別既是社會精英組成,也是以個人身分投票。專業隊伍在香港不斷擴大,愈來愈平民化,大家就愈不接受政府的權威。而政府一直以來只重「吸納」專業界別內的所謂「有成就」人士,亦愈來愈不足以駕馭來自專業的反對意見。3 n: {& \& v: J- [& I$ E
+ W5 H+ Z4 T, J. Z5 Q# _& f6 s現時立法會內的商界功能組別代表仍是以親建制為主流,但不表示商界內的精英就是親建制,因為商界功能組別投票是以公司為單位。如果這些組別也是開放予個人投票,不要說把投票權全面開放至基層僱員,即使只是開放至高級行政人員,親建制力量能否順利當選也是疑問。% l! C5 J$ E0 Y
tvb now,tvbnow,bttvb3 P/ p% b! }1 Y. l+ J/ Z( o0 n
過往政府施政依靠「非政治化」框架,事事強調基於技術理性考慮,在操作上除了公務員隊伍內一群技術專才外,亦吸納社會精英的上層人士進入建制,為其決策護航。「行政吸納政治」,其本質就是淡化政治考慮角度,以技術理性的面目包裝,並得到專業和商界內的權威人士背書,平息社會就其策的爭議。5.39.217.76" t3 n3 T! k* j1 ]
7 U& O0 v2 e5 V7 p- V3 N) Z( L
其實所有公共政策決策都是政治決定,不同決定選擇可以有不同的技術理據。政府習慣把批評者的立場看成是或者基於民粹利益,或者是情緒反應,往往低估其理性基礎。
% s4 r; ^% l5 Q公仔箱論壇
' P# I- l& ?! R3 g2 L: V" q3 Otvb now,tvbnow,bttvb: z; _* @& e7 S. F9 T+ r% r
/ o b, L( \3 C5 U% ^# k其實近年非建制人士就政府施政的批評,很多時都有專業人士協助研究其理據及立場。當然,由於民間較欠缺資料,理據未必完整,但並不代表政府本身的理據無懈可擊。近年很多爭議亦顯示,即使政府手上數據較多,並不表示他們的分析一定正確。5.39.217.76. Q9 [8 l% k, C9 ^5 M
公仔箱論壇" P6 U) t- R: Q3 W" N# |
親疏有別令政府更難團結精英( {' M- e2 s( d$ K) R$ k
! D) s5 Q5 [0 W) P+ W! X/ V8 W$ a5 X非建制精英既不服從政府的權威,也不再盲目支持他們自己業界內的親建制精英的立場。政府的技術理性再無說服力。
2 C0 b4 b! o$ N6 x: k: F公仔箱論壇5.39.217.76( \% e+ ^3 N$ z
6 R+ c8 a9 Y* m+ B在此大勢下,政府的邏輯性選擇應該是把非建制的精英也吸納到建制中,以擴大政府決策的社會支持基礎。在1970年代,當年港英政府明白到不能再只是依靠社會的高等華人及名門望族後,便大量吸納商界和專業的新晉精英進入建制,換取20多年的政治穩定。
: n+ m+ i4 q'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Z: M1 n) I; s& x$ X公仔箱論壇可是,由於多種原因,特區政府未有這樣做。最基本原因當然是今天的「新進」精英寧願選擇以選舉的民意授權進入建制,對政府的委任「榮譽」並沒有上一代那麼熱中。
( z/ r7 {( a: ]" W2 N/ D
j3 w: e) H/ G9 H. i( A. O3 s$ |不過,他們也並非是抗拒以委任形式服務公職。但由於政府「親疏有別」,只把他們視為諮詢架構的點綴,完全無助於擴大政府決策的社會支持基礎。
2 |( H' B7 R! x7 A* a' b
/ n( S4 r2 g: p$ F+ W& m*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B$ k/ X; t: _! f& |親疏有別的政策,有人可能以為只涉及政治的考慮,制約民主派在建制內的影響力。其實更大的問題是﹕親北京的政治力量要進入香港特區建制,但他們與香港本地的社會精英並不融合,他們在建制內的影響力上升,令政府團結社會精英的難度更大。/ Q+ C0 N+ B. y
5.39.217.76; Y5 s3 }% L) f7 v' i! _
tvb now,tvbnow,bttvb" L+ y. l1 P+ D2 }: N
總的來說,特區管治的深層次問題不是什麼民粹主義抬頭、人心未回歸,而是新一代社會精英挑戰政府和既得利益者的權威,而後者未有有效回應,再加上親北京力量分權的干擾,特區政府唯有目睹自己決策的社會基礎崩潰而無能為力!5.39.217.76% d5 ?2 m' e3 N3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