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警惕外资垄断民生用品价格

“谣盐”风波刚过,抢购日化品狂潮又至。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双休日,上海一些超市、卖场的洗发水、洗衣粉、肥皂出现了新一轮抢购潮,一天的销量几乎抵上以前的十天。这轮抢购甚至惊动了政府部门,上海市商委有关人士通过媒体发表谈话劝诫市民不要盲目抢购。; w+ S5 v% }* P

. m9 ~- U" t9 l; ~6 }5.39.217.76与抢购食盐是由恐慌引起不同的是,此轮对日化产品的抢购完全是由一些外资企业的涨价所致。几天前,媒体报道称,联合利华、宝洁、纳爱斯、立白等 外资日化用品生产企业的大部分品牌都将提价,多个品牌的洗涤用品价格已经上涨。此条消息刚刚见报便出现市民抢购现象,证明在通货膨胀形成难以扭转趋势的情 况下,消费者对目前生活用品价格已经高度敏感。而作为政府来说,及时发布“安民告示”并且帮助商家准备充足的货源,当然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对这 一股猝然而起的日化用品抢购潮进行认真的分析,亦有助于提醒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资企业在普通民生用品市场上形成价格垄断。
4 T1 l, K) y* g; M3 K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h' @) r( O& Z! i/ X: W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外资进入民用产品市场一向是持敞开大门欢迎的态度。与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需要由国有资本掌握主导权不同的是,洗发 水、肥皂之类的日化产品,让外资占有的份额更多一些,似乎不会影响到国家经济战略的平稳运行。但是,小商品也能形成大市场,中国日化用品市场的规模高达 2000亿元左右,早已成为外资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而民族品牌由于竞争力薄弱,在与外资的较量中逐渐处于下风,外资品牌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以 洗发水市场为例,已经基本形成“两宝一华”(宝洁、丝宝、联合利华)垄断市场的格局,本来,丝宝旗下的舒蕾曾经坐上洗发水市场的第二把交椅,但随着这家企 业在2007年被德国公司收购,洗发水市场已经完全形成由外资主导的局面。
9 _! G6 U4 P$ ^8 p* ~tvb now,tvbnow,bttvb1 M( _) X) I. x+ E8 |
日化用品都是小商品,在国家经济战略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它却紧密地联系着民众的日常生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5 L8 v% l0 g, F5 i2 }4 @

+ u# w; x/ N0 Q' W5.39.217.76当外资在日化产品的生产经营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后,它们就可以方便地进行价格垄断,对中国民生形成不利影响,并对宏观经济调控产生干扰。此次日 化用品的涨价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在酝酿之中,但外资企业的集体涨价之势已经很明显。当然,这背后确实有上游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存在,但对于这 种压力,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挖潜来化解,市场垄断的优势已经使它们在涨价时无所顾忌。虽然由单独的一家外资企业垄断中国日化用品市场的局面还未形成,且 这些外资企业之间也会有竞争,但面对中国的民族品牌,这些外资企业却存有共同利益,它们很容易形成价格同盟,牢牢地控制中国市场。
! D* [2 ?: ?' _9 k* T! m# I# M/ V  Ttvb now,tvbnow,bttvb只要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外资的进入将是大势所趋,我们欢迎外资的立场是不会动摇的。但同时,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外资在中国市场上形成垄断 局面,因为产品的垄断最终一定会带来价格的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实际上,国际市场对资本垄断一向高度警惕,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就发生过著名的微软垄断案, 为了打破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美国司法部以及美国多个州都曾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这种诉讼甚至波及欧洲、日本和韩国,最终有效地保护了消 费者的利益。很显然,中国在欢迎外资进入的进程中,一方面仍应加大开放力度,不断开放行业准入,另一方面应该建立起积极有效的反垄断机制,防范外资在包括 民生用品的任何行业形成垄断局面,不仅要防止单个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也要防止外资在中国市场占有过多的市场份额。同时,还要大力扶持民族品牌,让其有能力 与外资展开市场竞争。说到底,只有竞争才是反垄断的最有力武器,也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让消费者得到利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