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香港人、千瘡百孔的人口政策" k3 ]" k& W; j W' X
* K5 q6 Y, i, Q! f$ c5.39.217.76鄒頌華 自由撰稿人
' ~0 m% g: H/ a3 [1 X" O; Y! C
8 b4 p& L: Z; z$ T/ v
9 F/ N2 G. t! ^: A4 ~- j d6 k公仔箱論壇8 ^2 Q; P3 H7 i4 l
3 t) ?+ q- m. m3 e7 N. D
更新時間 2013年10月29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3:49 & }& F! {! g7 D' Z/ G
( ^- H; a* l, W7 i0 m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C! X" S& f+ b7 ?
梁振英說,港府須正視香港老年化問題。
) n# y8 O; s& Z+ atvb now,tvbnow,bttvb
2 h, E( {: v9 N: M" G. ]( L* ~
# r$ `2 z3 A' B0 D5 X香港與世界各地已發展的大城市一樣,面對同樣的問題--人口老化。
4 ?. t: P5 j% |$ ~( c8 ltvb now,tvbnow,bttvb上星期,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經過十個月的討論後,發表題為「集思港益」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並展開為期四個月的公眾諮詢。
5 I; t8 g; x2 d4 ?5 d! y* C5.39.217.76* L1 f1 ~ {( c* Q2 M
: [) G( t1 T2 w* \
+ e4 K. G+ i, f3 ^公仔箱論壇委員會公布了叫人無法不擔憂的發現:香港人口老化比想像中急速和嚴重,而未來人口的增長又比預期中的慢許多。
1 v1 L$ q0 p: F: f, Xtvb now,tvbnow,bttvb若政府的推算數字凖確,香港的人口老化是已接近危險邊緣了。2012年,香港65歲以上長者人口有98萬,至2041年將激增至265萬,即差不多每三個人之中,就有一名是老人。
) h9 p8 W( r5 k, q0 n/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於是,委員會提出了五大綱領--增加勞動人口;改善教育及培訓,引入外地人才;輸入外勞;締造有利的環境讓年輕夫婦生兒育女;以及促進銀髮市場的發展。
% W, d% r5 O0 d. \公仔箱論壇人口政策還是人力政策?諮詢文件一齣,就惹來各方的批評。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周永新認為此政策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也有評論認為政策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本關懷。
- G1 o' ]- J% \: K6 c3 M, q公仔箱論壇洋洋四十九頁的文件中確是集中討論到未來的人力資源問題,比如如何釋放女性勞動力和輸入外勞。我們看到的是經濟掛帥的措施,卻沒有看到政府有什麼長遠規劃,或打算為未來的香港人建構出一個怎樣的城市。
d$ |* y6 o4 u& L: Ftvb now,tvbnow,bttvb缺乏長遠的目標,任何的人口政策,也會變成只是增加人口數量的政策,而人口也只是人力,彷彿我們都是一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的工具,至於未來的香港人要過怎樣的生活,或怎樣進一步提升生活素質,諮詢文件並沒有具體的答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X+ R+ P# F* {2 i
單程證審批權此外,人口政策諮詢文件也沒有提到一個更敏感和同樣重要的問題,就是單程證的審批權。
. b# N( Z" L$ U4 r/ p/ @現時,官方的口徑是,基本法對單程證制度有明確規定,不存在香港取回審批權的說法。
, e# q, |6 Z3 C: X* q! w' \* a' j 盲目增加人口數量和提升勞動人口不是長遠的策略
9 f5 J; A6 `2 E$ Y- t, C# L. U% ?
# n1 s# p5 f& ltvb now,tvbnow,bttvb然而,在香港出生率愈來愈低的情況下,持單程證由中國來港人士便成為影響香港人口增長變化的主要因素。若港方沒有審批權,即內地人口來港定居的數目,由內地部門確定,這也表示香港人口流入結構的控制,香港並沒有主動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P* ^5 G$ B$ j; d/ `. x
不過,前《基本法》草委、資深大律師李柱銘並不同意香港不能參與單程證審批。他指出,《基本法》第22條第4項只說「中國其他地區的人進入香港特別行政區須辦理批准手續」,並沒寫明香港不能參與審批。他認為,香港可在毋須修改《基本法》或釋法的情況下,容許香港政府審視單程證申請文件,確定其所宣稱的「家人」是否真確存在,並查核申請者有否在港觸犯嚴重罪行,並可向內地表達不同意該人士來港。
, p r: d6 W" ]2 [( q「新香港人」(人民日報對來港新移民的稱呼)的數量日漸增加,對未來的人口和社會甚至是政治也有影響,新的人口政策文件中對他們在未來人口中的比例和單程證事宜隻字不提。香港一天在審批權上沒有主動權,也就根本談不上有人口政策制定權。5 F# M2 X- W. ~% g* N
愛情才是解決人口問題之道?既然盲目增加人口數量和提升勞動人口不是長遠的策略,那我們可以怎樣響應香港人口老化和低出生率的問題?以及怎樣才可以改善整體人口的生活質素?4 I9 B/ H7 P% Q+ @! B: }
的確,近年香港有兩個現象,同樣直接影響未來的人口結構,一是許多人擔憂香港前景,因而再掀移民潮;二是適齡男女不願結婚生小孩。這兩個現象又互為因果。
6 ^. w; z. V, {& m+ R: K: rtvb now,tvbnow,bttvb早在八月時,香港保安局透露今年首半年有3900名港人移民海外,較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八。一些移民顧問稱,欲移民的香港人愈來愈多,原因是對經濟和政治前景擔憂。
+ }( q8 I6 N; v( j0 S對政府管治班子失去信心,普選之路遙遙無期,樓價高企導致置業困難和居住環境狹窄,甚至是電視牌照風波,學額短缺,牀位不足,缺乏托兒服務和奶粉,無論是政治、經濟和民生問題,也真的要叫人停一停,想一想,香港是組織家庭生兒育女的理想地方嗎? 筆者身邊確有不少朋友,因不想下一代受苦而沒有生育的打算,即使有孩子的也有萌生去意移民海外的念頭。" y4 L! P6 H- q' _
不過,香港性教育會副會長,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吳敏倫則指出一個更徹底的問題:現代人對愛情婚姻和家庭失去信心,才是生育率下降的一大原因。
" B4 `1 N0 u4 `/ K; `, f他指出,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2011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香港18至27歲的男女愈來愈不想結婚(平均已超過一半),最多提出的原因是找不到適當對象(四成)和更享受獨身生活(三成)。如果連適齡人口也不結婚或過了最佳生育年齡才結,各種鼓勵生育措施也是枉然的。( h5 J1 C! G- f! F; X; [8 Q+ F8 k
吳敏倫認為,只有感情穩定的情侶才敢結婚,也只有關係穩固的夫婦才敢生孩子。因此,人口老化和出生率下降所反映的不單止是經濟或人力資源分配問題,而是更大的、對愛情婚姻和家庭信心的問題。
2 ~9 ?: }3 F0 Z2 r( B" Vtvb now,tvbnow,bttvb只可惜,愛的教育在香港和其他的政策一樣的糟糕,許多人在愛情婚姻道路上碰個焦頭爛額,還要面對社會上的各種矛盾衝突,在這樣充滿負能量的環境下,實在很難怪香港人為什麼不熱衷製造新生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