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三港女生膺全球十佳畫家

左起榮膺全球十大最佳青年畫家的本港女生吳佩穎、何思穎和廖韻怡。

5.39.217.762 Q2 }' y# q% ^" c+ j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擅於糅合中西文化的本港學生,在國際畫壇大放異彩。被譽為「畫壇奧林匹克」的歐洲青少年蒙馬特現場繪畫賽,三名十七歲本港女生奪得全球十大最佳青少年畫家榮譽,為港創歷屆最佳成績。獲獎之一的何思穎把傳統水墨畫與西方水彩畫迥異的風格「Crossover」,為馬其頓古城內肅穆的教堂,賦予閒逸的東方味道,獲評審團一致好評。" _/ j% w# u) ~. Y! ^4 y
由馬其頓政府舉辦的歐洲青少年蒙馬特現場繪畫賽今年是第三十屆,吸引全球六百四十多個畫廊提交近一萬八千份作品參賽。經初步評選後,本港畫室博藝堂學生何思穎、吳佩穎與廖穎怡,與三十支來自全球各地的勁旅,入圍參加在馬其頓古城舉行,為期一周的決賽。大會安排參賽者遊覽古城區、山區及湖區取材,即場繪畫,每天下午七時評審,作品題材、顏料與數目不限。
1 P  h6 m, M- u/ Z( y5.39.217.76在拔萃女書院就讀舊制中六的何思穎稱,賽事競爭激烈,不少參賽者來自東歐等地的美術學院,屬半專業畫家,故她想到糅合東西畫風出奇制勝,把中國書畫常用的宣紙帶到當地使用,「宣紙吸水性強,一下筆就沒辦法修正,畫法也要刻意從二、三月起不斷練習與嘗試。」
  j# ?" o1 {4 p5.39.217.76何思穎以擅長的水彩畫筆法,糅合傳統水墨畫風格,刻畫出教堂塔樓肅穆的印象,而構圖裏幾名路人則以矇矓效果表現,洋溢中國畫的閒逸感覺。博藝堂創辦人劉浩昌讚揚作品創新,令評判另眼相看,「對手的教堂作品風格都過於嚴謹,而何思穎的用色較為豐富,人物表現也較為輕鬆,處處融入傳統東方畫風,演繹方法相當突破」。何思穎曾參加國際繪畫賽,不時遇到環保題目,她打算中學畢業後攻讀有關環保的課程。
  V$ x2 R. ]1 h3 g5.39.217.76同獲全球十大最佳青少年畫家殊榮的本港女生,是啟新書院就讀國際預科文憑(IB)的廖韻怡,與瑪利諾修院學校(中學部)就讀新制中五的吳佩穎。首次參賽的廖韻怡稱,馬其頓天氣反覆無常,有時畫作未完成便要趕快避雨,「我們為防萬一都會先把景物拍照,有次畫沒多久就下大雨,結果我們三人就圍坐在酒店的小花園裏,對着照片完成寫生」。公仔箱論壇- L3 v7 @7 M' X1 ]# _
本身有修讀新高中視藝科的吳佩穎,賽事正逢繳交校本評核的期限,「要為比賽練習不同畫風與媒介,也要應付公開試的校本評核,的確有點吃力,幸好老師可通融我在六月中呈分前完成作品集」。5.39.217.76% O6 {# I. q/ _9 p! ~( M, H3 q
本港畫室博藝堂在「歐洲青少年蒙馬特現場繪畫賽」繼○八及○九年後,重奪失落一年的「年度教育大獎」,奠定其星級畫室的地位。創辦人劉浩昌稱,畫室取得國際認同,反映本港東西文化匯聚的獨特優勢,「我們鼓勵學生融合中西的繪畫風格,例如以水墨畫繪畫踏單車、彈鋼琴等生活細節,讓他們研究發揮,加上他們個人風格,令作品更顯獨特」。5.39.217.76" V' R& t8 f, c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