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與內地經濟融合的模式轉型

台資公司富士康給逐出了恒生指數成份股,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公仔箱論壇' }- C8 L8 P, I) K

1 A# T5 {9 M  l% w* q% J* [& e公仔箱論壇香港新報社評指出,本來一間個別公司的出入恒指成份股,尤其是富士康所佔恒指的比重微不足道,並不值得個別去評論,但是從另一角度看,富士康的給剔出指數,卻是一個重要的啟示和指標,這卻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
6 C. l0 H" q% Z0 ^8 ~tvb now,tvbnow,bttvb
0 k, p( G9 D7 N5 N# \2 s社評指出,成份公司被剔出指數,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寶光實業、華光航業、永安公司、大昌地産這些公司,都曾經是成份股,現在不是煙消雲散,就是乏人問津,和記企業和黃埔船塢也都瀕臨破産,最後落在銀行手中,合併之後,成為了李嘉誠先生手上的一顆明珠「和黃」。而這些剔出成份股的公司有著一個共通點,就是見證著某些行業的走下坡,例如説,石油危機和華光航業,永安公司和傳統百貨業的衰落,日式百貨業的入侵,黃埔和船塢業的衰落,以及李嘉誠先生聰明地把船塢轉化成為了地産項目。同樣地,富士康的給剔出了指數,也對未來的趨勢有著一定的啟示作用。tvb now,tvbnow,bttvb  Y: Z# q. F; I: q9 R( y
公仔箱論壇0 X( s" W3 E! m1 O
台灣是電子工業的重鎮,在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幾乎所有台灣稍具規模的電子廠商,都先後「大膽西進」,設廠內地,以減低製造成本,正如香港的廠商也是如此。富士康是台灣電子製造工業的翹楚,自然不會例外。從上世紀末葉到本世紀初,把工廠移往內地,是發達的不二法門。但是到了近幾年,中國先是推出了「新勞動法」、成本法等,這是香港「最低工資」的擴大化版本,對勞力密集的製造業,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再加上中國開放多年,工人薪金在近年飛升,而新生代的青年的心靈又極度脆弱,富士康的軍訓式管理,本來是最佳的管理方式,但是對著這些「新人類」,卻變成了催命符,在2010年發生的「跳樓門」事件,連續12名員工跳樓自殺,另有一人割腕死亡,對富士康的形象和管理造成了極大的打擊。tvb now,tvbnow,bttvb3 M) k7 E9 ~% z0 L8 R' t

8 t  c/ ~7 n# g  O" F; Q$ ]8 [3 `7 J$ U5.39.217.76另外一宗值得注意的事件是,在2006年,富士康有五百多名研發團隊的菁英,跳槽過檔競爭對手比亞迪的旗下,令到比亞迪得以搶走了大量西方手機大廠的訂單,對富士康的業績造成了極大的損害。5 H  {3 b: a+ ?; `% [. d8 N  {
事實上,富士康的市值已從高峰的一千九百億元,跌至三百二十億,而它的母公司「鴻海集團」的跌幅也不遑多讓,跌去了八成的總市值。要知道,富士康向來是中國境內競爭力最強的工業,它製造的是利潤最高的高科技産品,如大家熟悉的i-phone,在2010年佔了中國出口總值的接近4%,可知它的競爭力超強,現時遭到了這個命運,其他競爭力不夠的工廠的情況,則可想而知了。
9 ~6 z4 A( v9 O1 s& V$ m0 d+ G5 C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 h6 _" A8 }8 g) M- s
台灣和香港一樣,都有一派人主張本地和中國內地的經濟切割,或明或暗地多加阻撓,這當然是不智之舉,因為和中國的經濟切割,是死路一條。我們唯一可行的路就是同中國加快融合,並非因為這條路很好走,而只是因為別無選擇。
# C* y8 @# @/ `; K! F: q- m' d( X
% K, {4 c) t" Z0 m3 n$ xtvb now,tvbnow,bttvb事實上,和中國融合而走得最舒服的一段路,已經在這兩三年完結了,港台的廠商面對著內地經營成本的急劇增加,或多或少都遇上了困難。同時,正如富士康遇上了比亞迪的挖角,所有的港台廠商,也都遇上了內地同行的強烈競爭,正是猛虎不及地頭蟲,這場商場之鬥也是極其難打的。tvb now,tvbnow,bttvb; E1 J' B* w  ]4 x0 |

6 \" X; Z$ S* \- m" Z;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社評指出,在與大陸無法不融合的大前提下,香港人和台灣人如何為自己找一個定位,以應付在內地急變的營商環境,和越加激烈的競爭,這是富士康事件給我們的啟示,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困境。
8 {( F, _3 @- x. Q+ D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