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西安交大6名老教授举报学术造假曾遭校方阻拦


) `" e1 ]5 Q) T6 Z$ e0 @4 x6 S公仔箱論壇

六人举报组成员之一陈永江,现为西安交大退休教授。 赵彬/CFP供图


# D8 O) ?1 i+ {+ `: E% g2 B公仔箱論壇


  G8 i$ q4 W* U9 Y6 t公仔箱論壇

被撤销科技进步奖的李连生,不愿接受采访。华商报雷佳/CFP供图

5.39.217.765 y+ b! j4 P/ \. P" r

西安交大对撤销李连生奖项的申请函。

  6名老教授,岁数加在一起超过400岁,最大的今年已83岁。他们硬是凭着自己的一股“牛劲”,把一名在校内叱咤风云的“长江学者”拉下了马——不为别的,就因为跟学术造假“过不去”。5.39.217.76; H/ D& j( j" i/ S* f7 e
  科技部网站近日发布消息称,因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撤销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连生“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所获的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这是我国首次因为学术造假撤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公仔箱論壇: Y: _3 g* s9 f/ `: v$ b0 \
  实际上,早在3年前,李连生的这一获奖项目已遭到该校6名教授实名举报。“这是一场迟到的胜利。今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夹着尾巴做人了。”得知该消息后,“举报六人组”成员、今年已经83岁的西安交通大学退休副教授陈永江激动得泪流满面。
" d6 [" o% M8 J! j3 D) [) D0 C# x$ i5.39.217.76  造假者被查处固然可喜,但其折射的中国学术界痼疾却让人忧虑。一个靠着连年亏损企业得出“经济效益”的项目缘何能够层层过关,最终得到国家级奖项?核实一个奖项的真假为何需要长达3年时间?究竟靠什么才能捍卫学术净土?
' l4 Z( t# Z" W2 T8 w  文/本报记者肖欢欢 7 r$ P% b. A8 R+ d$ Q: G4 E' C
  陈永江年逾八旬,但性如姜桂,老而弥辣。回忆举报之路,老人记忆犹新。
5 g! o7 Z0 Z$ N; S* _  艰难举报1 r6 @' R( w  O, \9 K. e: N
  校方有领导劝告退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Q- c2 m! A8 e1 H! S8 y
  2007年12月2日,退休在家的他收听广播,听到西安交大能动学院教授李连生申报的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正在进行公示,项目是“往复式压缩机理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李连生根本没学过这个啊”,他的第一感觉是“其中有鬼”。公仔箱論壇* X- M* _9 x6 r& d
  随后,陈永江和郁永章、杨绍侃、冯全科、屈宗长等6人碰头,他们都是我国压缩机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当时其中4人已退休,冯全科和屈宗长在职。
0 n# X2 J  m- Y: s0 G  6人从此踏上漫漫的举报路。谁也没想到,这一走就是3年。
+ g3 t$ E+ v1 ?( k5.39.217.76  他们从学校科研处获得了该奖项的申报材料后,发现问题不少。“如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他开发的;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研究者申报的‘4M50型压缩机研制’项目在1998年就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却被说成其研究成果。”
) S- s% u5 q0 V; Btvb now,tvbnow,bttvb  2008年1月2日,几位教授向校方递交了书面举报材料,却石沉大海。2008年2月底,苦盼回复的6人接到通知,校方将与他们交换意见。2月26日,分管科研的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科研处副处长前来商谈。
3 a+ W% j: W, w! |. [# z; N5.39.217.76  会谈最终却不欢而散。陈永江回忆说,校方有领导当时传达了几个意思:一是当前高校弄虚作假成风,这件事要是被捅出去,不仅西安交大丢脸,整个中国学术界都会丢脸;二是西安交大地处西部,科技排名在全国能排到16名,很不容易,不要因为内讧坏了招牌;三是学术之争,校方希望能从中调停。
& w; c) k% D2 ?/ M0 C, Ttvb now,tvbnow,bttvb  “当时说,如果你们愿意退出,马上举手,回头说明也行,还为时未晚。如果是为了钱,我们可以转达李连生,让他把教育部一等奖匀给你们一些。”
8 h8 R9 i! l, \0 C1 ?4 V, N' t#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我觉得这对我们是一种羞辱。”陈永江说。
1 \/ @9 k; K# V7 a& y7 |  2008年3月17日,6位教授联名递交第一封公开举报信。几天后,他们接到通知,由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投票决定是否取消李连生的奖项。3月27日,会议在学校行政楼举行。陈永江说:“我后来了解到,20个委员,9票弃权,6票支持举报者,5票支持李连生。” 随后,校方致函教育部,申请撤销授奖,但理由并非该项目造假,而是“因部分教师对申报人提出了异议”。公仔箱論壇, W- Y$ v6 L; Y1 h. a& I- n1 }
  对此,陈永江和郁永章等人很不满。“校方与其说是撤奖,不如说是在保奖。将剽窃别人学术成果的学术不端行为,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人提出异议。”
- R1 Z$ v0 E# o  2008年3月底,6人的举报信却突然出现在“打假斗士”方舟子主办的“新语丝”网站上。
; u. r, p* f3 l! `6 Q% v5.39.217.76  惊人内幕
. Y2 M4 I5 M/ f1 K: f8 R) j,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一经使用企业连年亏损
9 h/ T' n& N- }% t5.39.217.76  事情远没有结束。这个造假奖项让6人不免猜疑李连生之前的奖项。他们顺藤摸瓜调查发现,早在2003年和2005年,李连生所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存在造假嫌疑。2008年7月13日,“六人小组”向学校呈递第二封举报信,将矛头指向李连生所获的这两个重量级奖项。5.39.217.76$ y, [- C3 L' j9 k  U
  2003年,李连生凭借《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推荐书中,应用证明一栏注明:“2001年度新增产值(产量)599万元,2002年度新增产值(产量)1250万元,2003年度新增产值(产量)4092万元。” 李连生获得该奖的经济效益证明来自泰德公司。+ M! p2 M( b7 O, {# n8 n- Z
  据陈永江介绍,泰德公司是1998年由陕西省计委立项成立的企业,2001年正式投产。其中,时任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副主任的束鹏程和李连生两人的技术成果作价400万元入股,该公司股东还包括陕西省高科技产业开发投资公司、陕西华山化工集团、陕西三金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四家股东共出资2800万元。
9 N& ^, F$ q' ?  陈永江表示,李连生的涡轮压缩机技术在投入使用后并未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相反给企业带来巨额亏损。2001年,泰德公司亏损148万元;2002年亏损307.28万元;2003年亏损384万元;2004年由于经营不善,被迫停产。是年,相关部门又注资1700万元。这样,泰德公司累计投入的资金达到4500万元。然而,追注资金并未能改变颓势,陷入困境的泰德公司2005年被转让给一家私营企业。
& [+ E& B6 G; |- t; Otvb now,tvbnow,bttvb  陈永江分析说,李连生当时急需找一家企业来作为自己技术的用武之地,因此吹得天花乱坠,而相关部门也看中了李连生和束鹏程头顶的光环,才牵头成立了一家企业作为“试验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 e; p% u" `8 V7 r
5.39.217.764 f- h3 R: v* O
“过关”玄机tvb now,tvbnow,bttvb/ p, Z+ w# m( u1 y' U7 c5 R' k
  鉴定走过场,效益没人查
( T2 E3 ]( [5 F$ \  “我真是气晕了。李连生的技术明明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反令企业严重亏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但就是这一年却以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真是个天大的笑话。”
, F2 h, S- o3 l4 \# p' ^5 q  能得知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则有几分“运气”成分。陈永江说,在6名老教授中,73岁的杨绍侃曾任陕西省科委(现为科技厅)副主任,因此跟相关部门比较熟。在其帮助下,3人的委托律师在工商部门取得了一份资产评估报告书,李连生的谎言因此被揭穿。& ], e) g" {6 {
  李连生的硕士、博士生导师郁永章对其技术在实践中屡屡“碰壁”一点也不奇怪。“我当教授时就尝试过了,证明是有缺陷的。曾有三家企业与我们合作,但都没有成功。因为它需要较多润滑油,这样会影响冷却和传热,电耗就会大,经济效益自然受影响。”
3 M9 m. z% c' F* O3 E  一项仓促上马的技术,缘何能一路畅通,顺利斩获两个奖项?郁永章表示,当时李连生请来的两名院士跟他比较熟,“专家鉴定基本上是走过场,再加上当时公司效益情况并未对外披露,也没有人去调查。所以就一路绿灯了。”
8 a9 h# p1 J9 \* O8 d) T/ J  看到相关部门对李连生的处理“不痛不痒”,2009年3月9日,陈永江在科学网开博客,陆续将举报材料在网上发布。短短1个月内,点击率便超过7万次。双方矛盾公开化。该年5月,李连生和束鹏程将陈永江、郁永章和杨绍侃诉至西安碑林区法院,称他们污蔑原告“剽窃”和侵犯原告名誉权。
2 e; v5 O! ~* o! z+ F5.39.217.76  7月21日开庭,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了被告席上。耐人寻味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李连生是西安交大教授、博导,是3位被告的后辈。用陈永江的话说,李连生是他的“孙子辈”——他是李连生的老师郁永章的老师。
% I$ e+ Y# C, j* N& g7 G1 Y$ I  3个多月后,李、束二人主动撤诉。陈永江说,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李连生谎报泰德公司经济效益的证据。
  T( s0 }- ]  r+ t: F公仔箱論壇  阶段性胜利
8 J& P0 `9 T) d, J6 u5 e  举报人嫌处罚太轻
& W- e( L- |: \公仔箱論壇  2010年3月2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6位教授实名举报李连生造假一事,激起强烈反响。次日,校方认定李连生存在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并决定取消其教授职务,解除教师聘用合同,教育部亦作出撤销李连生“长江学者”称号、追回奖金的决定。$ _9 ]$ d" |8 t. c8 V: t
  2011年2月10日,有媒体披露科技部发文撤销李连生、束鹏程等人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首次因学术造假撤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至此,6人长达3年的漫漫举报路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郁永章认为,这显示了国家对打击学术造假的决心。
6 X4 f' S1 y4 {3 v  但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老教授们不是很满意,只能算“阶段性胜利”。陈永江说:“李连生利用奖项获得很多利益,一大串头衔都与此有关。只是收回证书和奖金就完了吗?这相当于小偷偷了别人的东西,光让他把东西还回来就行了吗?”5.39.217.76. p& J8 P& I" \
  他们表示,相对于这些年所遭受的威胁和压力,处理明显畸轻。郁永章和杨绍侃均表示,李连生和束鹏程曾多次威胁他们,而最大的压力则来自校方,有领导曾多次警告他们“不要在外面乱说,把学校搞臭了对你们谁都不好。”公仔箱論壇  j+ ]$ `1 A0 P) V& C6 a+ g6 W
  “其实举报他能得到什么好处?什么也没有,还搭上律师费1万元。所以有人可能觉得我们很傻。”郁永章说。0 D$ Z1 L$ r+ r# c& j6 @7 L
  “李连生是否涉嫌诈骗?不仅要撤销行政职务,而且要没收违法所得,追究其刑事责任。”陈永江说。
! N1 G6 i1 S- P- f4 E) u  利益共同体tvb now,tvbnow,bttvb9 G- E  F) C' h0 ^4 n* ^' W
  是谁在纵容学术造假?公仔箱論壇6 @9 j1 N9 d) V) n" \3 V
  “同时,只处理李连生一个人明显不公正,从这个角度上说,事情的处理不是很完满。”郁永章说:“一个刚毕业博士的能量能有多大,我们都很清楚。如果没有束鹏程支持,李连生从哪里找到课题,从哪里能找到合作的单子?”
- G3 v2 e* Y* h  G) Z. O' L  据郁永章介绍,李连生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直接从讲师被提升为教授,跨越了副教授环节,如无束鹏程的举荐,不会这么顺利。”他认为,举报长达3年才解决,根本原因是校方有领导袒护李连生的造假行为。! e7 Z" g( d/ M- \2 Z6 t
  “只要拿到国家级奖项,就能申请国家课题,获得相应经费晋升职称,这种体制也纵容了学术造假。”陈永江说。
4 B* a' i4 l( i! X5 s1 R3 L5.39.217.76  而西安交大党委宣传部在回复本报记者时,否认存在纵容李连生造假的问题。该校新闻中心主任申丹表示,此次李连生造假事件被举报,正是因为该校实施“各类报奖项目必须经过校内公示”制度的结果。而且2007年接举报后,学校经过认真调查即向教育部申请撤销该项目的评奖,并着手开始深入调查。在经过了双方一段时间的诉讼程序后,学校本着客观认真负责的态度于2009年做出了处理决定。
3 b( G; ~) E8 _" ~0 ptvb now,tvbnow,bttvb  对于李连生被撤销奖项,校方近日发布公告称,这是全体师生和广大教育科技工作者所期待的一项重要决定。2010年3月,学校举一反三,在全校开展了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活动。
; n; N3 p/ M1 ?& M  ~- ^9 I% O2 A  记者随后致电李连生,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D. w( h) m7 _0 j+ I
  事后反思
$ F9 `! _1 t( |& t3 H  学术腐败是怎么滋生的?
& l2 q2 M& b& H% S/ [; ]$ Z, Z7 ~" i  回顾长达3年多的举报经历,几名年已古稀的老教授都慨叹“不轻松”。郁永章说,李连生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取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学者,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但他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如果高校的学术体制问题不改革,肯定还会诞生下一个李连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G% a2 {$ v: V
  “我们现在高校,学术和行政不分家。学术带头人肯定有行政职务,某个教授发了两篇论文,就给他弄个副处长或科长当当,但最终是害了这个人。又要当官,又要搞业务,两者不可能都搞好。有了行政权力,监督又不充分,肯定胡来。你可以去调查调查,现在高校里的这些奖,那些不是‘双肩挑’的人得的,他既掌握资源的分配,又在业务领域充当了‘带头大哥’,他不得奖谁得奖?所以现在国内不少高校在改革,把学术和行政分开,就是为了避免学术霸权和行政权力的媾和。”: T  z9 J3 Z) _5 V4 Y
  郁永章还指出,当前一些学校的学术调查委员会并没有发挥到监督、调查学者学术腐败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学术腐败的保护伞。“大家都是这个圈子里的人,不少成员就是由学校的学术带头人和教授、专家组成的,一旦出了问题,就成了自己监督自己。”
5 B" ^4 Y8 @# `2 t$ Stvb now,tvbnow,bttvb  “打假斗士”方舟子则表示,尽管总体上看来此次对李连生的处理较轻,但相对于之前对于学术造假的处理,已经是一个很大进步了。国外因为学术造假而受到刑事处罚早就不是先例了。如果学术造假涉及金额较大,应该受到刑事处罚。只有加大造假成本,才能对学术造假形成震慑。
+ j1 g9 P, p: H3 N& R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