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兩岸三地情:逃港血淚史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許多台灣觀光客來港一定會帶着好奇的眼光到落馬洲一帶,遙望一片荒涼田園的鐵幕深圳,那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對中國大陸的認知由此而來。公仔箱論壇$ ^9 g8 P9 m* j
5.39.217.76, c2 r* ?+ g) `: ^3 }7 @4 o
拜開放特區的政策之賜,今之深圳繁華幾乎趕上香港,誰可想像這數十年來的滄海桑田變化竟是如此之大。深圳在歷史上曾是一個悲愴的記憶點,當年多少人從深圳偷渡躲過警戒線的追捕逃到香港,這是無可抹殺的記憶。
6 u. I" r& B7 o' S( p" F, U5 rtvb now,tvbnow,bttvb深圳是鄧小平堅持改革開放成立最早的經濟特區,在絢麗光彩的背後,隱藏着歷經三十年、人數最多的群體逃亡血淚史。當時台灣民眾僅從媒體的報道得知這可怕的一幕,許多人不計生命代價「逃出鐵幕」,更堅定了國民黨政府的反共教育。
0 B1 W1 V7 \* S2 r然而,大逃亡的慘痛代價,家破人亡,幸存者來到了香港,在此開創了人生的新境地,難民的艱苦歲月造就了香港的經濟,更為中國設立經濟特區,做了深刻而令人辛酸的鋪墊。
6 O2 R1 u7 W+ {# o5.39.217.76《大逃港》近期在大陸出版實屬難得,這本書搜集了百餘人的現身說法和相關史料。書中引用一位老農的話說︰「改革開放這四個字,你們是用筆寫的,我們是用血寫的!」5.39.217.760 U, W) n& E0 d4 W
深圳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發生了四次大規模逃亡潮,參與者來自兩廣、江西、湖南、湖北等十二個省份,主要原因是貧窮與饑荒,政治迫害也是逃港的另一主因。音樂家馬思聰乘船逃離大陸引起全港轟動,從而掀起一場以知識分子為主的逃亡潮。
9 o+ x- M8 b& M$ b3 d# e$ j2 a3 v公仔箱論壇當年冒着生命危險逃港者,如今不少人成為成功企業家,乃是香港的自由、開放、人權法治的社會成就了白手起家的成功故事。今日中國的崛起,深圳翻天覆地的變化,憶苦思甜能不感謝香港這自由之地,散發着無可取代的芬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