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3日讯)从“刮刮乐”变招为“撕撕乐”的不法业者,行径愈显猖狂,为方便诈骗而不惜出资在霸市设门面增加可信度,并以赠品利诱吸引消费者上门,狠狠刮一笔。
' R6 z4 r6 v! c, E4 i" C B! h- o纵横全国的“刮刮乐”诈骗集团,伎俩一再翻新,此次使出新招,先不让你当场撕开奖券,而是以赠品利诱上门“闭门式”招待,强硬说服直到签购才肯“放人”。. L& M' q! p! ?; l* Z# W
目前,“刮刮乐”集团已入驻州内各大霸市,寻找“猎物”,但为了降低公众的防备心,他们在广场内设立门面办公。至于这些公司是否拥有合法营业执照,还有待证实。
7 O( T% l# `7 s. p/ |2 D* S$ X“刮刮乐”集团以廉价赠品利诱消费大众,所谓的赠品,只不过是一支牙刷,或区区5至6令吉的“马克”杯。据一名中招女子向本报记者透露,“刮刮乐”集团先派员递上赠品固本,诱“猎物”上门兑换。赠品兑换后,对方打蛇随棍上,又送上一张抽奖券。
2 n% J" v" c8 E+ S: Y" P5.39.217.76她说,撕开的奖券上显示她可以赢得100令吉、电磁炉和锅具。不过,对方却表示,要兑现奖品,必须买下店内任何一项售价2888令吉的电器。她起先拒绝,但在销售员软硬兼施游说下,她最终还是掏钱买下有关电器。
$ S, g' w7 J3 t0 `! ^% [4 t( |4 Q5.39.217.76“‘刮刮乐’集团精心布置种种赠品诱惑,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别贪赠品,以免因小失大后悔莫及,千万别像我因为一个马克杯,而赔上近3000令吉的沉重代价!”) ?) A2 Y1 U' U# O5 p: x
租用摊格 霸市成挡箭牌公仔箱論壇 j4 c$ m+ E. `% z4 _
“我们公司全国各地都设有分行,而且我老板也认识贸消部的‘大头’,怎会骗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z9 T# F/ ?% E+ U! i8 N: w
“刮刮乐”职员使出“贼喊捉贼”的招数,用虚假的包装来博取信任,佯称公司规模庞大,老板又与贸消部官员关系很熟,当消费者戒备心降低,伺机行骗!
6 x0 B' v0 P, a( j5.39.217.76据另一名读者告诉本报,他与太太日前到霸市购物,就碰上了正在寻猎的“刮刮乐”职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M5 R# i b4 k* D1 S
当时他反问对方是不是“刮刮乐”公司,结果对方见招拆招,辩称非骗子,还搬出霸市管理层做挡箭牌,言之凿凿地强调如果他们是老千,霸市就不会出租摊格给他们。
/ X) ~( j9 X/ P; s- i) _.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廉价物品高价卖tvb now,tvbnow,bttvb" W! o) Q8 e( m
“帮帮忙填一张卡,我就可以得到5角钱佣金”,“刮刮乐”职员最擅长扮可怜博同情,让他们锁定的猎物轻易上钩!tvb now,tvbnow,bttvb; B4 R6 S+ w9 U: P) p1 E$ F! y! a
“刮刮乐”伎俩换汤不换药,尽管利用填卡猎取目标的招数几经曝光,已是老掉牙的把戏,但仍有公众不幸中招。
1 H0 q/ Y/ p# G: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据一名读者来电叙述其太太差点受骗经过,他说,太太是因为同情心,结果被“刮刮乐”职员缠上,填了卡后,对方就将抽奖券递了上来。$ M" ^; B! v/ ]' `
“一如意料的,我太太抽中了大奖,在场职员表情夸张,连声恭喜,还说全马仅有10份大奖。当然,要兑现奖品,必须先购买该公司的电器。”
6 ^- W- V: C" z7 H! r$ Ltvb now,tvbnow,bttvb他说,当时他发现店内的电器都没有贴上SIRIM认证标志,询问时却遭对方恶言恶语,“我们认识人,你不要买就请走!”当下他赶紧把太太拉走,庆幸没有上当受骗。
7 d0 Q1 `' M8 I2 _. q; J公仔箱論壇这名读者希望公开太太的遭遇,提醒公众小心谨慎,勿轻易相信陌生人或类似的诈骗手法,勿因同情心导致“破财”!
& W# ~& B1 e' t& K4 a1 F3 G刮刮乐没犯法 误导购买属消费者自愿0 R' S6 v1 ~: v4 \
执业律师林子辉说,霸市业主将摊格出租给“刮刮乐”集团,是不需负法律责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T: K7 i4 w+ B% h/ @
“从表面上看来,霸市并不需要负责,因为在签署租约时已明文规定,承租者不可进行非法活动,但条文并没列明不可欺骗或误导。”
t' i3 F6 D# L L7 @7 K3 i林子辉直言,从法律角度而言“刮刮乐”没犯法,他们只是误导消费者,愿者上钩,并没有涉及欺骗成份,即没有违反刑事法典。
; z0 Z. p! R9 L5 i$ N1 H. {3 y: y他举例,比如,3件物品售价100令吉,对方并没有欺骗,他只是引诱民众购买;不过,若缴付100令吉后,却没收到任何物品,这才是欺骗,属犯法。
- e9 L, T* q( \& y
! I( t7 N# ~8 F! o0 m# ^0 P
! M# v- t% _* M( U; C相关照片
2 u* a C3 \* z; @2 l. X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7 F% k9 _) y! i& `9 a2 Z6 M- B
■ “刮刮乐”仍使用“抽奖券”来引诱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