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惹出大禍之後,港府一眾官員都視如蛇蠍,能避則避,避不過,都紛紛表現「正常」起來,有的說譴責洗腦,有的說那份七十年代中國色彩的教材是「次貨」,教育局長吳克儉上無綫新聞台說,國民教育這一科,「最大最大的問題,是很不幸跟坊間一本小冊子─」拉上了關係。
$ z [# S; N- I! U, V9 u! k於是,千錯萬錯,只是那份「坊間的小冊子」錯,跟一眾高官都沒有關係。官府卸膊到「坊間」,那又是誰批款去贊助出版這本「坊間小冊子」的呢?tvb now,tvbnow,bttvb- w: ~' s3 m8 l6 O# f2 U
如果沒有香港的家長和關注這件事的香港人出來質疑、譴責、怒吼,如果沒有人發起示威遊行,沒有傳媒的全面報道,這些高官貴人們,會不會那麼有「品味」,自覺地發現這本「坊間的小冊子」有問題,是「次貨」呢?因而不收貨呢?因而去向那家「坊間機構」追回那幾千萬公帑呢?
. t* o4 g0 B$ W' w, u7 Y5 I1 [這就是問題所在。民不舉,官不覺,或假裝不覺。民不鬧,官不知衰,或變本加厲,更加衰。那香港人又怎能不用示威來「提醒」,將遊行變成假日例牌節目?
% B5 o1 J% e" j9 f* L+ q3 Z2 u香港怎會不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