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舖宣布「自行封關」拒接待內地人 學者指屬政治表態
4 M/ O, c' R4 L& b5 C y: K* Htvb now,tvbnow,bttvb3 g- l2 a9 M8 y* \ ^' f) X
" E. l# H" B- p) C: M, w# P [size=1.3] © 由 流動新聞 提供 (資料圖片) 5.39.217.76# G% Z( ^8 [& l. o1 G) ^- k
武漢肺炎疫情已蔓延全國,本港全城戒備。民間有不少聲音要求政府實施更強硬人流管控措施,防止病毒經由關口進入香港,繼而在社區爆發。本港近日有食肆宣布「自行封關」,拒絕接待非港人、或普通話人士。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師黎明不認同店家做法,更認為對防疫沒有實際效用,反而只是一種政治表態。 公仔箱論壇& `1 z! a: Q1 y6 m
! h& d3 I1 ?- Z( Z2 v% z* r7 I
據報道,特區政府雖推出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暫停批出自由行簽證、高鐵停駛、來往兩地航班減半等等,但是拒絕實施更嚴格的出入境人口管制措施,包括全面禁止旅客由內地進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援引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不應採取可能助長歧視的行動」。惟其後多間店舖,包括食肆,陸續貼出「拒絕招待內地人」、「不接待普通話人士」的告示,部分店家更表示需要出示香港身份證才可入座,指因政府無能,所以要自行封關,「謝絕瘟疫」。 公仔箱論壇$ _- _6 ^( K$ R+ Z0 l. z
/ @- \; _4 p) U% |( k) `0 J+ K5.39.217.76「封關」這個做法惹起了部分居港內地人不滿,據在港工作的阿琳表示,曾看到住所附近貼出「只招待香港居民」或者「不招待內地人,講普通話的人」的標語,她說雖然心理上不舒服,但能理解前者是出於恐慌,不過絕不認同後者的做法。她質疑,後者似乎是將對疫情的恐懼轉化到了歧視身份,「難道廣東話、身份證就是疾病的『免死金牌』嗎?」
+ q& C$ \/ [' r公仔箱論壇
* n3 L0 D# s- b' n$ S6 |5.39.217.76據報道,居港已6年的內地人阿仁指,他已經有超過半年時間沒有離開過香港,不認同店家粗暴地將內地人與新型冠狀病毒等同。第一次看到有食肆貼出通告時,他說自己當時深深嘆一口了氣,「這當然是歧視,但是我認為這種歧視事出有因,或者政府就是希望製造這種歧視,轉移人們對防疫措施的關注。」
5 T) r- Q% h3 \1 H9 ]3 E$ O2 M% T4 t, I- _: C# h% L4 Y) F
7 k2 H m4 y; s% h: }0 q公仔箱論壇黎明:「更多是一種政治表態」
) B9 e9 s: t) m$ |7 r2 d+ ttvb now,tvbnow,bttvb至於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師黎明表示,不認同有些店舖針對國籍、口音、身份的行為,她認為不適宜、不公平、亦傷害到別人,「會令到和我們生活在一起的人成為代罪羔羊」。她認為措施在防疫方面的成效不大,並無法保護到自己免受病毒感染,「更多是一種政治表態。」
t- J5 d# G(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4 a3 ]8 p) h* N6 C
她批評,自從武漢出現疫情,香港政府在公共衛生防疫方面做得很差,認為政府在處理公共危機時,除了要考慮現實層面的風險,亦應該去處理公眾在情緒上面的恐慌和憤怒,惟港府並未做到,「這些商家的歧視行為可以說是政府逼出來的」。她說自己不忍心苛責這些店鋪的做法,感到有些惋惜,「其實原本所有人都希望一個安全的社會,但是因為恐慌而令到一些人成為了假想敵,這並不理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