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新增染疫個案,城大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阮相宇(圖)根據數學模型分析,推算未來兩周本港有機會新增60宗本地感染個案,即增至逾百宗;惟該推算只根據近日本港輸入個案和社區感染數字,未包括政府安排包機接日本鑽石公主號及即將包機接湖北港人回港的人數。
B3 a3 z7 k" D4 l( q1 G
5 d, V: `8 k$ Z( E; x. W1 `$ _
4 |8 i& h' y7 Y' L; U公仔箱論壇 (陳敏琪攝)
) D, G, g! \/ D1 J5 V2 ~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F% z+ |2 L$ f9 ] k$ N) Y! ^/ r
5.39.217.76. W* I& }% T+ r. K" b
阮相宇稱,根據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率約每名確診者感染2.92人計算,若平均出現病徵後約3.5天被隔離,以此推算未來2至3星期,本港或會新增約60宗本地感染個案。
- v) D F& T( d& z5.39.217.76
/ Q" V7 _6 I# _& u+ f3 Z7 @; j8 k4 \
" l3 B5 Y: O; N" ?$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阮相宇稱,隔離措施是預防社區爆發的關鍵,假設患者在隔離期間仍可接觸他人,其再接觸率相若於平日的50%,推算累積本地感染個案會急增至1,235宗。若做到零接觸,估計截至下月8日的累積本地個案為106宗。 0 Y# f% B) m; z) R
) N3 r k5 }2 Y" N
$ v$ P- H: ~! G: k
至於疫情結束的時間,阮相宇稱,若不包括氣候因素及防疫措施的效用,以最基本假設推算,疫情一般兩個月會結束,惟現時未確定天氣轉暖對疫情的變化,建議市民要時刻警惕,並提醒高風險人士,包括經常接觸陌生人或進出多個不同地方者,一旦出現發燒、乏力、乾咳及呼吸困難等病徵,便應盡快求診及自我隔離。他亦建議政府檢視隔離措施的成效,以減低患者接觸他人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