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洲] 譚碧芳講老移民血淚史

100年前,成千上萬的亞洲移民從美國西岸登陸,然後被送往一個叫做天使島的拘留中心,然而在那裡,等待他們的沒有天使,卻是備感屈辱的體檢、層層詢問和長達數日或數月的拘留,成為許多老一輩華裔移民心中永遠不能言說的痛。
1 Z: U  w8 A- A$ K) b& N+ u近日受皇后區公共圖書館法拉盛分館的邀請,為紀念天使島100周年而出版的「天使島」(Angel Island: Immigrant Gateway to America)一書共同作者、加州大學聖他克魯茲分校華裔教授譚碧芳(Judy Yung)向讀者講述了天使島的血淚史,分享其創作心得。公仔箱論壇8 E# O1 G+ ^' _' _8 Z' m4 l

/ X* Y0 h0 Y& n" p. V1 p" B2 Stvb now,tvbnow,bttvb而在講述心得的同時,譚碧芳也提到今年的亞利桑納州的反移民法案,認為美國的移民體系是「不健全」的,所以這也是移民們為什麼盼望全面移民改革。5 I3 Y1 F: o; Q+ ?8 o" f  J0 r- }
. @! L& b0 c; C  P7 ?
譚碧芳介紹,1910年至1940年,位於舊金山海灣的天使島扮演著拘留亞洲移民的角色。天使島因應1882年的「排華法案」而生,先後拘留超過百萬移民,處理、審訊和遞解來自亞洲移民,而在這30年中,有約10萬名華裔移民曾被送到這裡,有20%的移民被要求遞解,經過上訴,最終有7%的人被迫離開,而隨著1940年的一場大火,1943年排華法案被廢除,拘留中心也逐漸失去原有功能,後經翻修於2009年重新開放,如今已成為國家歷史地標(National Historical Landmark)。
8 e4 V( H/ W2 W# s0 Z, r) i$ ^3 e5.39.217.765.39.217.767 A* o4 d4 K8 n; L
在被拘留的歲月中,許多華裔移民在被隔成上、中、下三層床舖的窄小空間中,用歪歪扭扭的字體創作了上百首文言詩,譚碧芳說:「他們用這些詩來表達其思鄉、屈辱、氣憤的感情,以及對國弱被人欺的反思。」這些詩在1975年被人發現,1980年譚碧芳將其中的135首翻譯成英文,回想翻譯的過程,譚碧芳表示,雖然這些早期移民很多都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但是他們的詩歌中充滿了「反抗和掙扎」,讀起來有「很強烈的感覺」,譚碧芳表示,父親1921年從廣州中山來美國,她特別能理解這其中的辛酸。' c# V  {* R7 P  u! K

- M! F$ B  b$ y& b1 {# h5.39.217.76譚碧芳和該書共同作者、明尼蘇達大學亞美研究學系主任李漪蓮(Erika Lee)五年前受天使島基金會邀請創作「天使島」一書,訪問約40個移民的故事,除了華裔,還包括南亞、日、韓、菲律賓、以及俄裔和西語裔等經歷,全書共有九章。
0 w$ i! Y" [9 N& p) S3 X4 `& I. G! H# ~- H. h) V" Q: F* 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