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川:新聞演員的自我修養
4 V- |9 r0 W# ?6 y2 \% v& j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9 A, t) L+ s& I+ E! `9 p
% W U: [+ o4 O5 U! Z一位前主播在報 章專欄撰文,批評其他前同業以主播形象賣廣告,主播底線蕩然無存,消費了整個行業的公信力。文章引起廣泛討論,業內更加議論紛紛。有趣的是,該專欄正正就叫「女播天下」,聚集了一群前女主播,名正言順地以前女主播的名義「爬格仔」、收稿費,維持曝光率。至於文章內容,卻不一定與主播經驗有關。8 p: n% ]* m" m8 M' i1 O
公仔箱論壇+ R5 Q( ?- ]+ _" F: ?
新聞工作經驗是獨特的,所以「前新聞人」的頭銜,確實有其價值。以本觀點版為例,不時刊登前資深記者的文章,針砭時弊。他們間中以從業時的親身經歷作證,增加文章說服力。這是新聞經驗的優勢。
9 M7 V, ~7 d* |+ G( D6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 [& I3 t5 w8 etvb now,tvbnow,bttvb套着「新聞人」的光環7 m3 G4 L4 l% p( S
- V' `0 `) W- \$ B9 G+ V5.39.217.76前新聞從業員以過期頭銜寫專欄、拍廣告、做節目、「出show」、為自己生意當生招牌等動作,屬個人自由,業界並無設立如政府官員般的離職限制。不過,許多前主播已經幹着跟新聞事業毫無關係的活,卻仍然強調自己「新聞人」的形象與內涵,恰如「新聞演員」。
: ]& _* C7 l! a5 p; f1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N) M3 \) @0 S6 I0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新聞演員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性,首先是喜歡重申自己為新聞機構打工時的專業表現。譬如,他們會在商業廣告中作出類似自白:「以前做主播,在錄影廠要隨時get ready……」以此作為推銷產品的引子。他們並經常以昔日做新聞工作時的經歷、態度與操守,借題發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H' C( l/ W) n2 J {) [- i
tvb now,tvbnow,bttvb' O& e) A5 u( W! @
新聞演員的名字,愈來愈頻繁地出現在大小廣告與節目當中,但皆必須附上一個跟新聞業有關的頭銜:前主播、前記者、前主持人,甚至是徹底地混淆新聞與娛樂界線的「星級主播」。他們的實質角色變成藝人,藝名卻無法獨立地呈現,而必須牢牢地套着「新聞人」的光環,以保商業價值。
- J+ x8 g0 P2 s9 A公仔箱論壇! V; G5 |7 ^" L1 d( C
於是,新聞演員雖然離開了他們口中「鍾愛」的新聞工作崗位,但依然日復一日地騎劫這個他們所離棄的、低薪的、夕陽的行業。留守的部分同行們,在艱苦中奮進,維護日漸衰落的專業形象。新聞演員卻在嘻笑中以一句:「我以前做新聞嗰陣都……」把行家們經營的整個行業形象一舉收割。他們自比一扇讓大眾了解新聞行業的 窗口,化身行業代言人,利用公眾對於新聞事業的尊重與好奇,消化成個人口袋裏的真金白銀。
4 }# ]) P' T2 y* a+ T. T! p5.39.217.76+ A0 e& W( F8 O9 i- c2 O K& E
有的新聞演員為了維持人氣,除了在社交網絡上不斷藉熱門時事吸引注意,「抽水呃like」之外,還會持之以恆地舊事重提,把一些自己參與過的重大報道不斷「回帶」,例如採訪重大災難與領導人的經歷。他們對該等新聞事件的本質與餘波是否仍然關心,無從稽考。擺出來的現實是,那些「戰績」可以間中拿出來,弄點話題,助燃人氣。
; o! z8 ?: T! w3 e- s6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 \) }/ i" a" R6 @7 s
為了迎合大眾口 味,部分新聞演員還熱中於拿舊東家出來鞭撻、戲謔、批評。眼見舊公司在網絡世界成為箭靶,身為過來人的新聞演員便窺準時機,義正辭嚴地補上一腳,大書特書,與此同時卻樂此不疲地大肆消費由舊東家獲取的過期新聞頭銜。他們由自己口中彷彿十惡不赦的機構一手提拔,脫離之後即一躍登上道德高地,不帶半點羞愧與 窘迫。當中涉及的是公眾利益還是個人利益為主,昭然若揭。tvb now,tvbnow,bttvb$ x0 t' Q* S) S2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F0 G% E5 _/ P) ]' Y; M
無論如何,前新聞從業員對於如何演繹自己的新角色,享有充分自由,只是受眾們應該以雪亮的眼睛,將新聞演員們在商業環節裏的個人表演,跟他們老是掛在嘴邊的新聞事業分辨清楚。已故著名作家兼記者George Orwell說過:「新聞是要寫一些人不想讓公開的事情,其他的都是公關新聞。」當他們在推銷產品,你便應該了解,眼前的是藝人,不是前新聞人。tvb now,tvbnow,bttvb$ u; ?& D9 T) z0 D: d, M/ C3 n% E
9 X U' R( z5 M公仔箱論壇作者是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