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姚崢嶸: 【書評】好歌(免費)獻給你

姚崢嶸: 【書評】好歌(免費)獻給你
" O( M. `  c, {5 i# Y. S公仔箱論壇
# \6 i; q1 \* u/ |' o# k8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E2 F& W2 R' m: l* N% G7 itvb now,tvbnow,bttvb' P9 ~4 \5 c7 w% j$ d

0 N% Y8 w  ^4 v7 j( T, u0 R8 E公仔箱論壇
' V3 l$ f# x/ s- S2 g三十歲以下的朋友,恐怕沒多少個買過唱片,付費下載單曲也絕無僅有吧?明明可以免費得到的歌,又何必白花8元?對這一代人,音樂已成為贈品。以世界最大市場美國為例,在1999年唱片業高峯,銷售額近200億美元;到了2012年,就算加上付費下載和串流收入,市場總額也已蒸發掉三分之二(還未計算通脹)。
0 `4 f! x# C) H" L9 ^/ W4 |2 I1 g/ S  i4 i
這當然是拜互聯網所賜,但也不能忽略一些舉足輕重的幫兇,包括一班科學家和一群宅男。《How Music Got Free》就是講他們的故事。, m, h& K7 v7 I% m9 b4 Z) \
tvb now,tvbnow,bttvb9 P& Y9 S7 d3 M' B) C! c6 ?3 \
人類的聽覺不及很多動物靈敏,早已是常識,因為聽覺和其他人體功能一樣,都是演化成品,能夠滿足生存和繁衍兩大目標便足夠,太過敏銳只會是浪費,足以辨認敵人、獵物的聲音和腳步聲便可(除了唱山歌外,人類求偶毋須動用聽覺),某隻野獸的叫聲是否高或低了一兩度,亦無關痛癢。音樂發燒友追求音響有「高存真」(high fidelity或簡稱hi-fi),其實是「耳高腦低」,因為聽覺只是個「差不多先生」;當雷射唱片出現,對聽覺科學家來說,亦只是把一大堆對人無價值的資料,完美地儲藏起來。
2 d5 c+ J- `# s/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v2 q% Q4 M2 A" ?( r一隊德國科學家正是循這個思路,研究出解決聲音檔案過大、無法有效率儲存和傳送限制的方法:用電腦程式,把人耳聽不出分別的資料「偷走」,大大縮細檔案而無損音質(對人耳而言)。1988年,他們賣出了世界上第一部MP3制式轉換機,買家是太平洋塞班島的傳教士電台;不錯,MP3的威力,還要到十幾年後手提MP3機和寬頻網絡出現,才徹底發揮。/ Q$ J+ o" o- Q! \7 P: @8 O$ }

: Z" R) `( [# {5 e/ t5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唱片業萎縮最急劇的幾年,幾乎所有最受歡迎的流行曲,都在上市前出現網上盜版,這對業界打擊特別嚴重,因為流行曲和電影一樣,銷量高度集中在推出市面硂有大量宣傳的幾個星期。
: o6 j) R- f; m1 V, w) D! S" z- i
* C1 x, V& y* V, R+ t/ M5.39.217.76《How Music Got Free》作者梳理法庭紀錄,找到這個侵蝕唱片業的「病毒源頭」,一群幾乎全部素未謀面,只認識對方網名的宅男。奇怪的是,他們當中並無任何人以售賣盜版音樂謀利,大部份只是為了爭取成為「泄漏源頭」的虛榮。
( C4 L7 M, W7 t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 P5 I; E% B4 ]) z# y9 Q1 A
宅男當中一人,剛好在世界最大音樂集團環球唱片的印碟工廠打工,他偷運未發售唱片上載宅男網站,是為了換取可以下載價值高得多的盜版電腦軟件和電影,燒成光碟出售。碰巧遇上環球唱片老闆雄心勃勃逆市擴充,大力收購其他公司和歌手,由這位工廠工人經手外洩的hit歌也越來越多,這個小人物就這樣成為全球音樂界最具影響力硂並改寫歷史的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