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 韓國工人階級的成長與抗爭簡史tvb now,tvbnow,bttvb# m+ F5 ]$ b( L7 V) e# _/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 w2 a4 m" l) O* \! m- O! z
& s2 H- N ~8 J7 {0 M
2 J' ]% E$ r1 [# K9 ^+ g+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h$ j' j3 a" Y% M) j; G) a# B
【文:夏楚】
1 \+ J$ {& k4 j8 P5 `( y6 M7 A【破土編者按】在亞洲,尤其是東亞,韓國勞工運動之在八十年代興起並為全世界所矚目,是非常特別的一個事件。到今天,韓國工人階級仍然是最具戰鬥性的工人階級,儘管在這樣一個倒退和混亂的年代裡不可避免地帶上諸多缺點,但依然昭示著被壓迫者改造社會的希望。本文主要依據韓國學者俱海根《韓國工人——階級形成的文化與政治》[1] 一書,並結合其他資料,敘述韓國工人階級直到近期的成長史、鬥爭史,希望可以給中國工人階級以某些借鑒,並有助於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現在和將來的社會鬥爭。# `4 m6 u0 d; C5 O8 z, P
從日據時代到1961年:韓國勞工運動的第一、第二時期
" F9 z1 Z& O( f- d* b9 n5 Q! ?! Z
* N. r% \7 O1 M# a/ k5.39.217.76日本在朝鮮的殖民統治晚期(1910-1945),因為戰爭需要,在採礦、化工、鐵路建築和水電廠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和迅速的工業化。到1930年,韓國工人達到10.2萬。 1920年代初,不僅作為經濟鬥爭,而且作為獨立運動的一部分,工人不斷捲入針對日本和管理者的勞動衝突。 1929年近2000名工人發起的持續三個月的元山大罷工是一個高峰。到1930年,勞動爭議達160起,涉及1.89萬人以上。但隨之而來的大力鎮壓迫使勞工運動轉入地下。這一時期,勞工運動同共產主義運動有著密切的聯繫。
( h/ v9 \, |% @: p& r% U5 n6 ?* s) p+ H. |* j) {( `: e! l
1945年8月,朝鮮光復。有著強大的組織與領導的勞工運動浮出水面,三個月內,在韓國勞動組合全國評議會(「全評」)之下形成強大的左翼工會,接管了很多日本工廠。勞動衝突迅速增加,不時與警察和美國占領軍發生對抗。
7 T3 ?- c8 O% v" F% I: L#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F$ R+ K; g/ O2 K
1946年3月,右翼集團在美國支持下建立大韓獨立促成勞動總聯盟(大韓勞總),聯合警察與美國軍事政府破壞「全評」。 1947年1月的鐵路大罷工期間,數百名共產主義勞工領袖被殺死或處決,數千人被監禁。 3月,美國軍事政府宣布韓國共產黨為非法,從而結束了韓國勞工運動的第一個時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f) g- ]% R2 ?
- A2 H' `3 n& g0 \2 q) l: C" m5.39.217.761960年,發生了反對選舉操縱的學生起義,李承晚的腐敗政權因此垮台,代之以軟弱、同樣腐敗而短命的張勉「民主」政府。這期間,勞工活動和工會運動有所復甦,發動了街頭示威。工人建立起315個新工會,並取得15-50%的工資增長。左翼白領工人工會,尤其是以「反對國家對學校的課程控制、強調在統一問題上的自由取向」的教職員工聯盟的興起,標誌著早年勞工運動左翼遺產的複興。) S9 z& h9 O# i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H! r( H) ?3 Q, N6 `
1961年6月朴正熙的軍事政變給第二時期的勞工運動劃上一個句號:解散舊的韓國勞總,建立一個新的幾乎有名無實的韓國勞總;逮捕勞工活躍分子;禁止罷工;修改勞動法,限制勞工的法律權利,使工會發展組織和集體行動難以進行,同時擴大國家干預勞動關係的範圍;阻止有組織的勞工與政治團體建立聯繫,等等。. |5 i# n, c9 c- _9 m* u8 k
踏著被打折的工人運動的脊骨,朴正熙開始了他以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戰略為特點的快速工業化,伴隨著韓國農民向城市遷移和大規模無產階級化的進程。城市工人的人數從1960年的130萬增加到1966年的210萬,到1970年增至340萬。
6 J8 a5 g7 `- `" X" U; h7 a6 ~ B公仔箱論壇
w2 A! u; v$ ?+ E;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朴正熙時代的經濟發展戰略
' f/ Z# m' l2 d4 ]! ^6 gtvb now,tvbnow,bttvb5 k- D, v* [" ]# m* _9 x
落後而腐敗的舊統治階級無力甚至不願推進大規模的工業化,是二戰之後第三世界國家的普遍特徵。在韓國,這種落後性極大地激化了社會矛盾。張勉政府後期甚至無法控制社會局勢,最後導致軍隊介入,以保證社會納入資本主義發展的軌道,國家力量被強化,擔負起這個任務。公仔箱論壇+ I* X& J8 }* [)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o) m$ Z! S2 p' {) `" e
由於最初兩三年的進口替代性工業化戰略未能成功,朴正熙政府轉而踏上了出口導向型工業化道路(還可以分為1960年代的輕型製造業和1970年代中期之後重工、化工業的發展) 。南韓採取「發展型國家」策略,即國家掌控總體經濟規劃,並扶植財閥(家族擁有的大企業集團)。一方面發展國營企業來控制國內主要的產業,同時對於配合國家計劃的私人企業,政府給予投資國家重點項目的許可證,並利用其控制的銀行機構給與低利率貸款以協助其擴大規模。財閥積極參與重化工業,擁有進出口壟斷權,從事土地投機和其他商業投資,積累起龐大的資本。但是大量從事土地投機和私人借貸的結果,使大多數企業的財務結構非常之糟,企業負債比例太高,尤其是財閥。銀行對信貸沒有控制,導致大量的呆賬。投資者的興趣集中在發現新的細分市場上,對發展公司福利、培養工人技能和生產力沒有興趣。勞工的培訓通過國家管理的技術學校和職業學校來承擔。8 I) d/ w3 x7 v6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c7 E: l. U
在經濟上,這個戰略取得了很大成功。韓國工業出口額從1963年的8700萬美元躍至1970年的8.35億美元,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10%,製造業部門年增長率達19%。 1960年代末,由於嚴重的收支平衡問題,以及很多外國投資公司的失敗,導致了第一次重大危機。裁員、欠薪及關廠使得勞動糾紛開始變得頻繁。朴正熙採取了壓制性的勞工政策,1969年,政府頒布了一項特別法,禁止外資投資公司工人的罷工,同時實施種種限制性措施來處理其他經濟部門的勞動糾紛。5.39.217.76* q; ~ s( Z: K1 s7 l
公仔箱論壇8 s, @7 ]; j$ O" t) a3 G* @9 n
危機增強了反對朴正熙政府的力量,使得1971年大選朴正熙險些敗給金大中。 1971年尼克松訪華,接著從韓國撤軍(朴正熙一再強調必須藉助美國的力量來抗衡共產主義),面對經濟和政治的雙重挑戰,朴正熙在1971年12月宣布實行緊急狀態,頒布「國家安保特別措施法」,停止了憲法規定的三項工人基本權利中的兩項:集體討價還價的權利和集體行動的權利。 1972年3月,又頒布了「國家緊急狀態下處理集體交涉措施」,把更多企業列入屬於公共利益的範圍,禁止工會在這些企業活動,對行業性工會活動也做了進一步限制。 1972年10月,「維新」憲法封閉了所有的政治空間,賦予朴正熙不受約束的行政權力的終身總統地位,確立了官僚獨裁體制。
3 \# f5 n1 ?1 Y. a, k0 d# z+ C! r- ?公仔箱論壇5.39.217.76( D, }0 Q+ g, F
為了淡化公眾的不滿,朴正熙極力以經濟成績購買政治合法性,承諾到1970年代末迎來「100億美元出口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1000億美元和’我有轎車’的時代」。為了發展軍事防禦能力,同時也由於輕工產品出口市場受到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限制並喪失比較優勢,朴正熙轉而發展重化工業。通過新的產業升級計劃,政府把巨額的政策性補助貸款投入六個戰略性行業:鋼鐵、電子、石油化工、造船、機械、有色金屬。整個1970年代,韓國經濟年增長率達7.8%,製造部門年增長率為14.8%,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71年的289美元提高到1980年的1592美元。其間,越戰和某些國際經濟的特別因素也促成了韓國經濟的成長:政府從國外金融機構獲得大量貸款;韓國公司從繁榮的中東得到龐大的建設項目;參與越南戰爭帶來了巨大利潤;在越南服役的韓國士兵匯回大量匯款;韓國商人從美國得到很多有利可圖的合同,並享有向美國市場出口的優惠待遇。然而,強行推動重化工業發展的結果也導致了大量的重複投資、設備過剩、非生產性投機盛行和沈重的債務負擔,並使原已畸形的經濟更加扭曲和失衡。盲目刺激經濟和赤字財政政策使韓國患上了「通貨膨脹中毒症」,1970-1980年年均通貨膨脹率高達29.1%。
1 S* j9 ? W6 w公仔箱論壇$ I* l2 f; a6 g* c$ ]/ _
1980年代末,朴正熙幾乎實現了自己的許諾,但是,韓國的社會矛盾、階級矛盾恰恰在這段經濟騰飛的過程中累積起來,並達到劇烈的爆發。
! r! w" |5 F; d8 j* Y: |: F5.39.217.76
- Z5 W1 k- ^- p8 Y" |新一代工人階級的成長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F+ ^5 M# h4 z
7 F- }- H9 ]8 O) [6 \.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大規模的、快速的工業化必須伴以相應大規模的、快速的無產階級化,也就是說,必須大量地吸收、榨取工人的勞動。勞動力來源主要是農村。 1950年代後期,韓國全部勞動力的五分之四分佈在農業,大多數是小自耕農和佃農。 30年的工業化把農業勞動人口的比例降到了五分一。這個歷程在韓國,不是如歐洲早期原始積累時期那種「對農村居民土地的剝奪」,而是通過政府的政策造就農村的不斷貧困化來完成的。除了1970年代初少數幾個年份之外,在整個1960-1970年代,農民被迫按大約為市場價格85%的低價出售糧食。同時,用於購買農藥、機械的成本提高,消費品和子女的教育費用不斷增加。 1965年,平均每戶農戶的收入只夠開支的88.4%,1974年達124.4%,但到了1985年則降為78.9%。只有耕種面積達到2公頃以上的農戶才能實現自給自足。工業集中在城市地區,尤其以大城市為主,而政府關於「農村工業化」的承諾僅僅是紙面上的政策而已。這使得農村缺乏非農業性收入的機會。從1970年代中期起,從事農業的家庭越來越深陷於債務之中。那些離鄉背井前往城市進入工廠的年青人,絕大多數沒有返回農村的意圖與可能,而是就此永久定居在城市裡了。由於1960年代朴正熙政權割斷了勞工組織和勞工運動的傳統,當新一代工人加入到出口行業中時,他們是沒有組織的,「原子化」的。 B# G& J. ]8 C* Z8 S
; s2 x# f0 P; f& u0 _5.39.217.76韓國工人的教育水平,按國際標準來說是較高的。美國的援助機構在戰後製訂計劃,使韓國的教育得到恢復和發展。 1960年代初韓國製造業所吸納的工人,都得到過小學或以上的教育。此外,他們也不像早期的歐洲無產階級那樣難於適應工廠的紀律,1950年代後期,韓國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經接觸和加入了「城市工資性就業」。朝鮮戰爭使人口流動加劇,接觸城市生活的機會增加,一定程度上令傳統的社會結構有所鬆動。由於韓國法律規定每個男子都有服兵役的義務,培養了服從權威、命令和紀律、對個人自由的嚴格限制,以及工作生活的定時性等等習慣。而對「軍事化」組織的借鑒和引入是韓國工廠管理方式的重大特徵。總的來說,這一代從農村進入到城市的韓國工人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對勞動法沒有什麼了解,多多少少把工作的艱辛視為正常。, B* M2 R$ v. l$ }! E: h6 [, t
一如在當代中國,長時間的勞動、惡劣的生產環境、危險的工作條件、高度的權威和等級制,這些,都是韓國工人每天所面對和承受的。按照很可能已經低估的數字,1980年,韓國製造業工人平均工作週為53.1小時。不論在什麼行業,也不論企業大小,長工時都是一樣的。經濟的發展不僅沒有縮短工時,反而使之穩步加長到1986年的54.5工時,只是在1987年工人大斗爭之後才開始縮短。
. V8 |. W, B2 A( T1 e. J, B5.39.217.76
( |+ Y( e9 ]( ltvb now,tvbnow,bttvb加班是強迫性的,工人根本就無權選擇。但是,以8至10小時正常工時所能得到的報酬是那樣低,使得許多工人不僅「自願」加班,而且競相領取加班任務。這成了管理人員控制和分化工人的有力手段。企業的工資越低,或者在淡季,就越是如此。甚至許多工人在就業方面希望能進入那些有更多加班機會的工廠。 1970-1980年代,製造業藍領工人的加班收入佔工資的1∕5。當然,這並不等於加班時間和正常工作時數的比例,因為很多加班時間並未給予相應的報酬。這在當時是勞工抗議的主要內容之一。5.39.217.76& Z8 u6 d( h1 _, k) A
: B, A9 i v" q, }' s由於勞動力尤其是半熟練工人供應的充足、工人的順從,經理和管理人對工人的權益和狀況都極度漠視,常常在滯銷時隨意裁員,訂單多時就不顧工人身體承受力,逼迫工人趕工,甚至達到三四個通宵。當時的韓國工人只好經常服用一種叫作「定時」的防瞌睡藥片。不僅閒暇時間被剝奪,連休息和恢復體力的時間都不夠,正如工人們自己所說,耕牛晚上還能睡覺,機器在維修期間還能休息,他們還不如機器和耕牛。結果是工人的身體迅速耗竭和毀壞。即便如此,工資常常還是不夠維持生計。據韓國勞總計算,1970-1980年代中期,製造業的平均工資只能滿足維持生存所需要的50-60%。tvb now,tvbnow,bttvb2 S8 _' m) n& Z* ?; p8 F# {. ^$ T
) j" g3 ^6 ?) v6 a工業事故的高發率也是臭名昭著的。 1976年的工傷事故發生率為美國和英格蘭的5倍,日本的15倍。 1978-1980年,每年發生12625起工傷事故,涉及127641名工人,每年有1402人死亡。此外,勞動保護措施的缺乏,加上營養和休息不足,使各種惱人的職業病往往在幾年之內就摧垮了工人的身體。健康問題一直是工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甚至超出了經濟和職位保障問題。總之,韓國製造商在工廠安全措施方面的投資少得不能再少了,因為他們不須承擔責任,還因為,資本對勞動的原則就是:用完即棄。1 Y9 H4 Q! \8 M, d: ?7 B3 t
對無組織的工人來說,假如不滿於低工資以及工作場所中所受的欺凌,能夠選擇的也只有更換工廠和職位。 1980年,韓國製造部門離職率為每月5.6,是很高的。但是,勞動力的供求市場對他們卻相當不利,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除技術工人和熟練工之外,勞動力從未短缺過。事實上工人最怕離職,而雇主也最喜歡以除名來威脅工人,尤其是對付那些參與教會資助的勞工組織活動的工人。6 ^7 e5 C3 [/ I! \- [5 r+ L
tvb now,tvbnow,bttvb5 u+ l% N8 [6 K9 `# k0 ?
一方面存在著某些經濟文獻所顯示的「經濟增長和平均分配同步」的樂觀圖景,另一方面卻存在著大量工資不足以維生的工人。造成這種反差的一個原因是體力與非體力(1983年比例:52%)、女工和男工(比例:42.9%)、不同教育程度工人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 [2]公仔箱論壇0 y4 O# T) ~* j) W
/ O! O2 P p1 j/ c! p" etvb now,tvbnow,bttvb最後,在家長制專制權威盛行的工作場所中,工人們必須遭受極大的屈辱。這種家長制,除了國家封賜的「產業戰士」的廉價勳章和「你們年輕的時候越努力工作,年齡大一點的時候就會生活得越好」的欺騙之外,剩下的甚至不是老闆們「一文不值的微笑」,而是森嚴的等級,上司的大聲叫喊、點名、呵斥、咒罵、粗言穢語,是無條件服從和經常性的言語和身體暴力,是對工人的工作和工作時間乃至個人空間和身體的嚴格控制,包括屬於私人生活範疇的穿著、髮型、人際關係以至上廁所的時間和權利,都處在工頭和監管人員苛刻的管制之下,不論在大小企業,也不論男工女工,一概如此。大型集團企業甚至更為嚴厲。這種兵營式管理——而且深受日本軍隊及朝鮮戰爭影響——的獨裁、嚴苛及暴力傾向,因韓國企業往往由單個家族擁有和控製而更為強化。一直到1980年代初,最大的韓國企業才開始建立起專業化的人事部門來系統處理人事問題和產業關係。. i/ O9 j8 Z6 u& Q1 t7 E! e
9 a% p! Y* \" f( g5.39.217.76社會對工人,尤其是體力勞動者,冠以羞辱性的稱呼:臭工人。男工被稱為「孔順尼」,女工被稱為「孔多里」(類似於中國的「打工仔」和「打工妹」,且鄙視程度更重),其含義近於卑賤的僕人。這種鄙視甚至跟來自所謂中產階級對藍領工人「缺乏紀律和不道德」的指責無關,因為韓國工人當時普遍不存在這種問題,而是社會利用儒家學說的等級制施加的壓力。這使得——用具海根的話說——工人們不是傾向於「表達」(積極的階級認同和自豪感),而是「脫離」:離開工廠的悲慘世界,擺脫工人地位。他們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之所以處於被虐待的非人狀況是因為自己受的教育不夠,到了工廠外他們就盡可能掩飾自己的工人身份。較為積極的反應則是選擇上夜校,事實上,絕大部分工人都曾在筋疲力盡的工作之餘參加過夜校學習,儘管這些努力並沒有給他們的普遍境遇帶來任何改善。大部分教育活動漸漸轉變成了提高階級意識的場所。公仔箱論壇! U, w. j/ d! T: I" [ f
# o% ~; ^7 V2 |! o0 Etvb now,tvbnow,bttvb低工資、害怕失業,使得單個工人對資本家的欺凌無能為力。當經濟發展不斷創造出新的工作職位時,他們就設法更換工作。這表明了韓國工人對公司或工作的態度或「倫理」。和年功序列工資制及終身僱傭制下的日本工人不同,他們並沒有產生對公司和工作的虛幻的「歸屬感」,更沒有身為工人的自豪。他們刻苦地投入工作,忍受壓迫欺凌,也不是因為所謂的「儒家倫理」,而是為了他們那貧困的家庭。
7 u) L7 {' P. ?- y7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3 c- a7 ]3 D5 U# ^% J1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970-1980年代:韓國工人的鬥爭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o! q3 x' b2 V7 q
, i U( h( i; o: h4 |tvb now,tvbnow,bttvb新一代韓國工人的鬥爭,是悲壯的。 1970年11月13日漢城西南部服裝工業區發生的小規模抗議中自焚的,22歲的裁縫全泰壹,在韓國工人心中播下了抵抗和反叛的種子,成為工人階級意識覺醒的強大象徵,並且極大地衝擊了知識界,使他們看到了經濟奇蹟之下的黑暗與苦難,從而把他們的政治鬥爭範圍擴展到勞工問題、經濟平等問題。全泰壹一直極為關注該加工區兩萬多工人的工作條件:低矮的房間,沒有陽光也無通風設備,每天工作14小時,勞動隊伍90%為婦女,三分一為平均年齡15歲的、工資甚至不夠養活自己的徒工。他痛惜這些年青的工廠女童「成為骯髒貪婪的富人的肥料」。他勤奮地研究勞動法,給勞動局、報紙甚至總統寫過請願書。他渴望結識知識分子,常說:「我多麼希望有一個大學生朋友啊!」他在小勞工團體「三棟會」會員的幫助下進行過相關調查,並將證據提供給當局。但一切努力都是白費,「主流社會」根本聽不到工人的呻吟,國家領導人為出口行業的繁榮、國民生產總值和生活水準的提高洋洋自得,認為國家經濟的餡餅做大之後,工人們現在「暫時」的投訴抗議自然就會消失。於是全泰壹選擇了這條極端的道路。
4 a3 A( k% t0 U: Btvb now,tvbnow,bttvb' N* X" c9 C+ M8 ]
在自焚的火焰中,全泰壹手拿《勞動標準法》的小冊子高喊:「我們不是機器!」「讓我們在星期天休息!」「遵守’勞動標準法’!」「不許剝削工人! 」臨死前,他囑咐同伴們:「請不要浪費我的生命!」給母親李小仙留言:「媽,請完成我沒有成功完成的任務。」很多學生參加了葬禮,漢城幾所主要大學的學生發起示威,成立「人權保護大學生聯盟」,並在校內舉行祭奠。當時的反對黨新民黨領袖金大中則把「實現全泰壹精神」寫進他的競選誓言裡。各類勞資糾紛從1970年的165起激增至1971年的1656起。
' W9 r9 t- ?* n8 Gtvb now,tvbnow,bttvb
) O2 [5 X, I! |- o! I) L; B此後,在70年代上半期的工人鬥爭中又出現多起工人為抗議工作中的虐待而企圖自殺的事件,以及使用暴力。比如1974年,現代公司蔚山船塢3000多名憤怒的工人因反對新的分包製度而破壞了公司大樓,放火燒毀了管理人員的汽車和其他公司財產。但這一切並不能促成產業關係的變化。在斗爭歷程中,通過工會這種更系統和集體性的手段來改善工人狀況的意識開始進入了工人先驅者腦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3 d% p" N8 n, ]
6 C5 m- j/ @( ^) W8 B( Ztvb now,tvbnow,bttvb工會化鬥爭既包括創建新的獨立工會(比如「清溪被服勞組」),也包括掌握公司領導下的黃色工會的控制權,將之改造為真正代表工人的工會(比如1972年發生在兩大紡織公司元豐和東一公司的女工們爭奪工會控制權、以自己的代表取代腐敗的工會官僚的鬥爭)。當然,他們得飽受來自沆瀣一氣的老闆與政府的侮辱、欺騙、誹謗、阻撓以至可怕的防暴警察的鎮壓。工人的工會經常受到監視,領袖不斷被騷擾、毆打和監禁。公司極力對工會活動分子和普通工人進行隔離和分裂,脅迫工人退出工會,組織黃色工會並挑動暴力對抗,利用性別歧視意識,動員男工破壞女工所領導的獨立工會,等等。像清溪被服勞組在1980年甚至被迫關閉。但是會員們從未屈服於壓力和威脅利誘,而是繼續發起和展開鬥爭。
9 I- r8 a4 X" T+ s7 _; q! s# T5.39.217.76# G1 K% M4 ^% h+ C
工人需要自我組織,但他們還太弱小,缺乏經驗和知識,他們必須廣泛宣傳他們的鬥爭和遭遇,獲取社會的聲援,從而給管理方施加壓力,或者迫使政府釋放被捕的工會領袖。由於「維新」體制下官方工會組織同政府的合謀,工人們還需要外部的幫助,包括教育,需要提供給他們聚會的社會空間,有時還需要避難所。而在1970年代,知識分子的組織過於薄弱,這個角色主要就由人道主義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遭「共產主義」標籤審判的進步教會組織來扮演。其中最重要的是「天主教勞動青年會」和新教組織「都市產業宣教會」。他們從1960年代就開始了面向勞工的佈道,發展「工廠牧師」,在工業城鎮設立宣教場所。在工廠的體驗使得教士們自己受到教育,發生了轉變,從空洞的精神修煉轉向幫助工人組織工會,進行集體鬥爭,為此開辦了有關勞動法和工會組織的課程,贊助種種文化和社會活動,提高產業工人的社會意識,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培養工人的團結精神,並且最終造就一批將要領導基層獨立工會運動的勞工活動分子。
1 A& a0 X6 E( O- z;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n& B: v3 H c3 \) d6 C5.39.217.761970年代的工人鬥爭主要集中於漢城—仁川地區,工廠區的集中為工人的聯合鬥爭創造了有利條件。女工的領導作用至為突出,這是輕型製造業加勞動密集型的工業模式造成的,在紡織、服裝、電子等行業中,女工佔多數。 1970年代為工會化而發生的勞動糾紛絕大多數就發生在這些行業中。她們深受資本主義制度和家長制傳統文化的雙重迫害,但這些女工表現出遠勝於男工的決心、團結和反抗精神,完全打破了亞洲工廠女工的順從、被動和不關心工會活動的形象,讓人驚異和欽佩。女工會活動家們幾乎毫無例外地參加了教會領袖組織的小組活動和工人夜校,學習組織和管理工會。不過,由於當時的組織者,包括知識分子,對女權問題的認識水平還比較低,或者尚未達到自覺,所以,性別歧視雖然是她們的日常體驗,但是在運動中還沒有單獨提出過婦女權益的問題。 [3]% ?/ Z# I2 e5 z: E4 g
; n3 Z/ w! \$ K( p6 f& s% j' ztvb now,tvbnow,bttvb朴正熙時代被稱為「資本家的天堂」,工商業被抬舉為「民族英雄」。國家露骨地維護資本的利益。由於政府、全國性工會和老闆的三位一體,工人不可能只反對老闆和寄希望於「中立」的國家的仲裁,在不斷強化的鬥爭中他們不可避免地日益政治化,從而招致國家的進一步鎮壓。當老闆們頻繁地動用國家暴力將勞工活躍分子列入「禁止僱傭」的黑名單,趕出產業領域,他們也同時造就了一批鐵了心的工運分子和民主工會運動的地下網絡,並加強了這些工人同持不同政見的政治團體以及民主化運動之間的聯繫:而這是國家極力防止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東一公司女工爭取復職的延續數年的鬥爭。她們在1978年領導的跨企業的工人團結鬥爭,標誌著勞工運動新模式的出現,並成為1980年代的主要趨勢。tvb now,tvbnow,bttvb$ [2 n+ ~9 U2 H% S: a' T7 n7 V
5.39.217.76! F( [, \0 V& j9 \ \# B
1979年的YH商事公司女工在新民黨總部舉行的抗議活動也具有重大意義,雖然抗議被警察鎮壓下去,金泳三被開除國會議員職位,但引發了釜山區大規模示威,並且蔓延到鄰近的工業城市馬山。參加者包括了學生、工人、失業者和不滿於獨裁政府的普通市民。當政治抗議力量增強並擴大到全國,經濟衰退加劇了政治騷亂,促成統治者內部分化,最終導致朴正熙於1979年10月26日被他的情報部首腦暗殺。5.39.217.76( k4 G- w% I# S9 o7 k
( {, N" x3 Z) P+ r( n*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朴正熙死後,在被稱為「漢城之春」的幾個月的政治自由時期,新一輪工潮開啟了。勞動糾紛的數量從1979年的105起增至1980年的407起。除了針對欠薪、要求加薪、工廠關門或裁員等經濟問題,工人的目標還包括解散御用工會和組織獨立工會。工潮的行動方針是經濟工會主義,具有高度情緒化、暴力性、無組織和歷時甚短的特徵。 1980年5月17日軍官接管政權,在殘酷鎮壓了全羅南道光州市民起義之後,全斗煥再次恢復對市民和勞工的控制,一個一個地廢除工會,驅逐勞工活躍分子,並對知識界和新聞界加強打擊和控制。雇主們藉機開除工會積極分子,政府則將之列入黑名單,禁止其他企業錄用。進攻持續到198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