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人對我說港大是個養雞的地方,他說每當我們到餐廳進午飯或晚飯時,不妨買一碟雞飯,悼念我們的同胞。我不明所以。他解釋說港大的學生都「好雞」,不學無術。那些戴著四方帽在學園留影的腦袋,通常可分成三等級,比較可喜的是人頭裡供養著一個豬腦,但通常情形腦袋只不過是一個硬殼的草包,當然是差勁的第三級便是脊椎骨頂端撐起一個梳得滑溜的頭,這顆頭的裝飾費很昂貴,因為要掩飾裡面的空虛。他最後補充說在港大找一個真正的有識之士,其困難程度等於企圖令那些自以為高貴的大學生,認識自己的膚淺。5.39.217.768 E7 _) Q9 n% t0 U, G# E; U
「我們很少說要創造歷史或者要推動甚麼。」他說。「現在人們常說大學生迷失,其實當年也不見得多有主見。」 5 [4 x; I% c0 o v5 ]6 f# B公仔箱論壇1 G- D) y# R' Y0 s6 w- g" H
第二期,「急行篇」。六四還未至,但胡耀邦已逝世,數十萬學生已聚集於天安門廣場。學生不知道在前面等待他們的,是機關槍和坦克車。學聯赴京支持北京學運學生但被香港報章冷待,《經濟日報》直叫學聯「早抖啦」。8 I$ U1 ~7 `% z5 b- H$ | d# `7 L+ z
袁易天這期撰下〈 最後關頭,始言戰鬥 〉,慨嘆社會對香港大學生要求過高,而學生畢竟是學生,在社會議題如基本法起草的問題上,一點沒有話語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 ?# Q z. E- K1 `
字裡行間,是一股瀰漫在當時整個學界的無力感: @4 y; h m, O( e/ {1 \5 J n5.39.217.76
【五代學苑人 3】獅子山下,當香港未成為「本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l4 y+ w9 W# |4 T2 X
5.39.217.762 e; Y2 w& u/ H3 k0 }. X
' N7 T6 {3 _) j. B8 `, F + Y* s4 N. E y/ qtvb now,tvbnow,bttvb / d5 w2 Q: t% [. Q7 l公仔箱論壇 5.39.217.763 R. }$ Z6 a# j
吳俊雄,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1979年學苑總編輯。
人生中有歡喜5.39.217.767 J# k# D- Q: c. _+ C$ a
難免亦常有淚 $ Y3 q- X, l. k. E0 a公仔箱論壇我哋大家 在獅子山下相遇上! D( p" E; E- q6 V( M! G
總算是 歡笑多於唏歔 9 x2 s) z( c3 a& b l+ ^9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獅子山下》,黃霑填詞 v* j2 u! v- I7 A$ k" \tvb now,tvbnow,bttvb
黃霑填詞、顧嘉煇作曲、羅文主唱的《獅子山下》,時至今日,成為了真正的不朽香江名句。議員高官,人人琅琅上口;販夫走卒,個個背誦如流;相信連討論港獨的《學苑》新一代編輯們也同意,這是「港歌」,一首真正屬於香港的歌。5.39.217.768 G/ U" D! k/ h8 R p: T' B, z
公仔箱論壇5 Q2 F( h. B3 V, T2 I ?8 D
但許多人或許不知道,在這首「港歌」於1979年面世以前,港台劇集《獅子山下》的片頭曲,一直是廣東小調《步步高》。2 X3 Q1 N& b3 X; K
" F) }4 b' @1 b% U+ T/ P公仔箱論壇吳俊雄,筆名梁款,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專研香港流行文化多年,早年緊貼潮流,熱衷追星(曾經為了訪問星爺而買新iPod),近年他說自己「見光即倦」,視線逐漸由台前明星轉到幕後工匠,由潮流尖端轉到歷史轉折。為此,他走入歌神band房,勾勒少年許冠傑的國文老師(陳耀南)、流行偶像(貓王),對他,以至香港流行文化的深遠影響;為此,他待在黃霑書房八年,執拾遺物,閱讀手稿,重新描繪飛仔黃湛森(又名黃霑)於深水埗桂林街一帶的張狂童年。吳俊雄說,由歷史入手去認識流行文化,比較有層次,一切就看得更加清楚。8 ^/ `$ y k1 _# U v
我同意他的說法。所以這次訪問,我們照例由歷史轉折、少年時代談起。- h k! M8 n& B" G
不是黃霑,不是許冠傑,而是 — 吳俊雄的少年時代。公仔箱論壇" r Q$ e2 B4 n/ T
" b' s3 t3 c' D& d* Ctvb now,tvbnow,bttvb * E: w3 E# B- B.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V6 R7 n, R- L9 l 5.39.217.76# ?6 Z$ k7 Q: V. } p$ p0 w
: \& i0 |( i: c吳俊雄則走了另一條路線。「有少少秉承了社會派那種看法,今日就會叫做『民主回歸』,即是對中國不會全盤否定。事後睇返,成班編輯其實都係廣義地愛國,譬如他們一有機會去旅行呢,會返鄉下、返大陸,一定唔會去歐洲。」除了因為窮,更因情意結作祟。「覺得人既然要旅行,梗係睇下黃河係點先啦!」 . Q( a* f$ Q+ r# h+ m: C這份情緒,不是很矛盾嗎?我問吳俊雄。他笑一笑,然後搬出時任《學苑》專題版編輯呂大樂的親身經歷。 x4 i8 d3 h# O. A3 { ) d6 ~( }' q$ n5 E7 t7 t4 ]4 D# v9 T8 C公仔箱論壇「呂大樂在學苑房差不多每日都講架喇,毛澤東過身那陣子,他曾經去過中國銀行門口憑弔,跟住人龍在旁觀,但一路睇一路睇,就覺得自己毫無感覺。」理性上,那代人覺得中國是「一件事」,「但其實又無人家口中的感覺,咩『見到毛澤東你會喊』,吓?真係唔喊喎,覺得好悶咋喎。」既關心又懷疑,對於中國,那一代大學生就抱持著,這樣的一份心情。tvb now,tvbnow,bttvb* n9 n `8 O, i$ n# F
# x% J8 ^8 ]* e" @ b; ~ [
所以才有「正確評價文革和毛澤東」這種現在看來頗為「大中華膠」的路線。「毛澤東都死了,四人幫又倒了台,文革咁大件事,是否可以重新評價?可不可以挖返一些不好的東西出來講呢?但態度,就不是今日(大學生)呢隻囉,咩『中共係妖魔』,不是這種。」0 I6 l% g+ j6 i" }& K/ b4 R
怎樣不同?「抗拒的想法或者程度都有些不同。我們not so much係抗拒,反而是質疑的成分比較多,同埋大體上覺得,香港是中國一部分,政治命運擺脫不了,不可能行開,文化上甚至覺得要積極認識返中國。」吳俊雄強調,當年不是「抗拒」,而是「質疑」、「批判」,甚至「認識」。而今天的學生,「就算會『認識』,都是因為想睇吓怎樣更好地抗拒,主流個情緒都係咁。」公仔箱論壇+ b Z0 h. e( E
這幾年,羅貴祥醉心研究中國的少數民族,結果發現,所謂「民族」和「少數民族」,又或「中心」和「邊緣」,從來都是被定義、被建構的概念 — 而這,恰好呼應了他自大學時期以來,對民族主義的質疑。( J/ k$ d1 u0 N g4 `2 D. A
也許更重要的是,他從中看見香港。tvb now,tvbnow,bttvb: t4 o& U D* d6 V# M4 D
2 w; N' L3 ], |四、中央眼中的少數民族公仔箱論壇7 y: z. z2 a$ X5 K
置身「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被中央政府給予種種特惠優待,某程度上,其實是帝國歷史上邊陲政策的延續。北京政府逐漸加深干預香港內部事務,亦未有履行諾言實現香港特別行政區本應享有的「高度自治」、讓香港開展民主化過程。所謂「自治」變為空言,骨子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的「少數民族自治區」沒有結構性的分別。 2 [. O: f' X) _! p( d8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換言之,即使撇開中國歷史裡恆常的地方主義和族群政治不談,香港在中央眼裡,也可能是「另一種邊疆少數民族」。5.39.217.76! a0 K; x' R0 d4 q/ r — 羅貴祥《中國少數民族的認識論:「邊緣」的視角》,收錄於《邊城對話》,彭麗君編 $ g' G* S# M1 a0 B
在羅貴祥眼中,中國以「民族主義」呼召香港回歸,但當到手後,又將香港視為邊疆的少數民族般看待。「你睇返傳統的中國,back to 清朝甚至更遠,對邊疆地方向來都用一種不同的方法去處理,所以嚴格來說,一國兩制並不是鄧小平發明的,而是早在清朝已經有。」毛澤東對西藏亦是如此。「他反而提出高度自治,當然我們知道是empty promise來的,at the end,但當時確是這樣提出,所以這套方法,不是共產黨發明啦一定,而是中國的中央政府處理邊陲地方的方法。」 8 Y" ]+ a6 C" \$ K ( T- b+ F/ g6 n4 f( H, v就連今天中央對香港的種種「恩待」,也跟她對少數民族的處理,如出一轍。「你眼見中國現在的政策都是咁,比好多優惠少數民族,只是都無法子籠絡他們的心。」如此證明這套策略根本無效。「又或者有更大的力量,令這些economic incentive唔work囉。」羅貴祥分析。5.39.217.764 f3 W, l( H+ \# W' U; k
改革必然要面對的,是批評。《學苑》與《港大報》合一,是她在一年莊期內將要面對的許多困難的開端。有舊人對她把《港大報》殺死表示不滿,她力排眾議照做。題材方面她也專挑惹火的。上莊時正值《中大學生報》情色版鬧得沸沸揚揚,成曉宜和莊友們「隔岸觀火」,熱血在心頭,於是決定也分一杯羹,第一期就以《情色澄色,色情釋情》作回應。tvb now,tvbnow,bttvb- N. @; d9 e( a6 L8 |5 O' F3 y& q* k
「寫兩句意淫有甚麼所謂?你夠膽咪拉我哋淫審我哋囉!」她說。 9 x+ s! d0 m) D6 ]) V
又例如《爾愚我蠢》。那是 O CAMP 剛過後的十月號,封面上一大排企鵝集體跳海。成曉宜從 O CAMP 與上莊的羊群心理批判到當時北京奧運過後所謂的「中國人」集體意識。刊物出街後有同學向她投訴:公仔箱論壇* C! F1 l h z7 I6 a
「怎可以這樣罵 O CAMP?它也有它的意義。」5.39.217.76* m+ z3 |% V7 o2 Q; w" F/ \+ b
% {+ J8 X5 L% i4 v' @5 v4 D( ? 0 O" C( \: ]8 ?. O' k8 U5.39.217.76 4 v$ q( C3 P+ a;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n% I% \ {; l; F, S Q$ s, o( O5 Y
成曉宜說,聽到同學的「意見」很高興,因為有同學發出噪音,就代表這一期做得好。 # N; O- W! }- x: j8 [tvb now,tvbnow,bttvb對外批判的背後,莊內也是罵聲不絕。有時那是運作上的,有時則是政治理念上的。有莊員說六四應該是「學運」或者「事件」,成曉宜都不同意,斬釘截鐵說應該是「六四屠城」。莊員又不同意,如此爆發唇槍舌劍。每次開會,總有如六國大封相。拍檯、謾罵、哭嚎、掟嘢不絕。莊員各執一詞,拒絕妥協。而成曉宜也不願出於自己手的《學苑》,得過且過。 ! l5 N3 ~# A# N4 @5.39.217.76「前人做得這麼好,我不想做一本人家覺得『咪又係咁』的《學苑》出來。」- Y. {9 X/ I+ y5 b% l E( u
至於想要事隔12年後重新發行《六四特刊》,亦因大部份莊員為準備考試而導至人手不足。/ [% B2 H4 v4 x( I& k6 J
「大家明白,人人有選擇的優次嘛。」她說。「也有想過放棄。反正十九周年,又不是甚麼大日子。」7 ]) Z/ c' p. j; T8 t
那一年的成曉宜,壓力好大。 ) z5 W2 M; }4 v, R: \只是她又問自己,當初為甚麼想出《六四特刊》?不是為做而做,而是覺得應該要做。所以哪怕只有小貓三四隻,成曉宜還是決定要做。 8 g& ?7 [/ u. v/ i( U為此她還抽了第一根煙:因為缺人手,連設計成曉宜都要自己做。她想做點特別視覺效果又不懂,只好抽根煙,用它去燒紙張。做成,命名為《悼亡書》。這土炮「特別效果」,成為了《悼亡書》許多篇文章的背景。 ( X: {, X }6 I1 q8 C) V,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M4 a( L3 z+ t" y- V. i7 P, v1 _
6 G" |* d) b% \/ U1 r+ N" | 5.39.217.76* U- k3 l: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