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端與偏激】
7 n$ D* L2 ~: g5 S1 _7 n: v5.39.217.76
1 E+ \6 U# M- k* M5.39.217.76接著下來是:
1 O! |9 R! |$ A: N! d/ g7 dtvb now,tvbnow,bttvb% j0 t0 U3 w; H) V: u; f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 P- l; y- ~- e# O# |0 Y8 D0 M
* M" X8 B7 {& t4 Z1 E9 P這是一個問題了。我們知道,「異」就是特別的,「端」也就是另外一頭。但在宋儒以後,「異端」兩字,就用來專指佛、道兩家,宋以前則沒有這種肯定的說法。
5 T- T4 H( X7 i T- L6 i' [) Z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t/ M, D& d; X5 E# ftvb now,tvbnow,bttvb講到這裡,順便提到一個問題:現在世界上流行一個名詞——漢學。歐美各國講中國學問,都稱之為「漢學」,這是世界通稱,成了習慣,已經沒辦法更正了。事實上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在我們中國文化中所稱的漢學,是指漢儒的作學問,注重於訓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 I8 t# ?6 ^
1 @8 a P8 O+ e7 @9 d5.39.217.76所謂「訓詁」,就是對於文字的考據,研究一個字作什麼解說,為什麼這樣寫?不過漢學很討厭,他們有時候為了一個字,可以寫十多萬字的文章,所以我們研究這一方面的書,也是令人頭大的。但是古人所謂博士學位——我們現在的博士也是這樣——往往憑藉這些專深的研究,可以作一百多萬字的文章,這就是訓詁之學。後來發展為考據,就是對於書本上的某一句話,研究他是真的或是假的。這些學問,為了一個題目,或某一觀念也可寫百多萬字。0 ]5 _3 v+ O5 H: X' r
總之,漢儒就是訓詁考據之學;在中國文化上叫「漢學」,意思是漢儒作的學問。漢學自漢武帝開始,就有「五經博士」,就是四書五經等書中,通了一經的就是「博士」,所以中國有博士這個尊稱,也是從漢朝開始的。所謂博士,就是專家。如《詩經》博士,就是《詩經》的專家。到了唐代以後,就慢慢注重文學了,因為幾百年訓詁考據下來,也整理得差不多了。8 J5 ^' @6 \; }9 K7 b$ R
: Z. ~5 r4 [* y g/ y* `( E9 S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到了宋代,當時有所謂五大儒者,包括了朱熹等五個人,他們提倡新的觀念,自認為孔孟以後繼承無人,儒家的學問斷了,到他們手裡才接上去。這中間相隔差不多一千多年,不知道他們在哪裡碰到孔子和孟子,就一下子得了秘傳一樣,把學說接上去了,這是宋儒很奇怪的觀念。然後他們就批評各家都不對,創了所謂理學。
8 m T v, U0 ]& C/ E" h公仔箱論壇& F+ i; w( M1 }5 A4 \+ ], ~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我們現在的思想界中,理學仍然非常流行,有一派自稱新理學,講儒學的學問。但很遺憾,他們還不成體系,仍舊不倫不類的。至於宋儒的理學家,專門講心性之學,他們所講的孔孟心性之學,實際上是從哪裡來的呢?一半是佛家來的,一半是拿道家的東西,換湯不換藥地轉到儒家來的。
* y0 `1 m4 C/ s: h) S* C4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r9 ~2 v. c# _2 V+ \& [- ~% h
所以,我不大同意宋儒。對於宋儒的理學,我也曾花了很大的工夫去研究,發現了這一點,就不同意他們。一個人借了張家的東西用,沒有關係,可以告訴老李,這是向張家借來的,一點不為過。可是借了張家的東西,冒為己有充面子,還轉過頭來罵張家,就沒道理了。宋儒們借了佛道兩家的學問,來解釋儒家的心性之學,一方面又批駁佛道。其結果不止如此而已,從宋儒一直下來,歷代的這一派理學,弄到後來使孔孟學說被人打倒,受人批評,宋儒真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以後經過宋、元、明、清四朝,都在宋儒的理學範圍中轉圈圈,是不是闡揚孔子的真義,很難下一定論。
: S1 c, a) `( o- Y0 h' e* u) t公仔箱論壇
0 K9 n$ i" q1 I9 x7 u) N有一本《四朝學案》,是講宋、元、明、清幾百年來儒家心性之學的。尤其到了明朝末年,理學非常盛行,所以清朝入關的時候,很多人對明儒的理學非常憤慨,認為明儒提倡理學的結果是:「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指責理學對國家天下一點都沒有用。平常講道德、講學問,正襟危坐談心性,到了國家有大難的時候——「臨危一死報君王」一死了之,如此而已。不過話說回來,能夠做到「臨危一死報君王」已經很不容易了,但對於真正儒家的為政之道而言,未免太離譜了。tvb now,tvbnow,bttvb6 L* E9 w! x3 L; c9 z* k. k
, v8 A( I& m% N# y, y- wtvb now,tvbnow,bttvb因此,清初一般學者,對於此高談心性、無補時艱的理學相當反感。最著名的如顧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這一些人,也絕不投降滿清,而致力反清復明的工作。後來中國社會幫會中的洪幫,現在又叫洪門,就是他們當時的地下組織,是士大夫沒有辦法了,轉到地下去的,洪門首先是在台灣由鄭成功他們組織,一直影響到陝西,都是他們的活動範圍,所謂天地會等等,都由洪門後來的分衍而來。
& m1 ^8 [ Q+ C+ n* }6 |9 q ^. w4 R5.39.217.767 ~% @! k) J1 Y T% {* ~
清初顧亭林這些人,既不同意宋明儒者的空談,於是回過頭來作學問,再走考據的路子,叫作「樸學」,因此也有稱之為漢學的。我們身為中國人,必須要瞭解「漢學」這個名稱是這樣來的。外國人研究中國的學問也稱漢學,是指中國學問。古書上所指的漢學,是偏重於考證的學問,這是順便介紹的。
2 J' O! \( _& f T- X; N) s5.39.217.765.39.217.76: Y Y# ^0 }3 v7 p% \
我們為什麼引出了這個問題呢?就是為了孔子這句話:「攻乎異端,斯害也已。」自宋朝以後,八百年來,一提到異端,一般人都認為專指佛道兩家。這句話不要搞錯了,在孔子當時,沒有佛家,也沒有道家,在當時儒道不分家的。以儒、佛、道三家的文化,作為中國文化中心,是唐代以後的事,所以認為《論語》中異端兩個字,是專指佛道而言,則是錯誤的觀念。5.39.217.76+ P+ x' I: h$ x( B$ u1 g, M1 C- L
+ n( w7 S+ k8 d( ~公仔箱論壇現在我們回轉來研究,什麼叫「異端」呢?這在文字上解釋非常簡單。「端」就是兩頭,尖端,兩邊的頭,或多邊的頭謂之「端」。「異端」是走極端偏向的路線,不走中道的。不但不走中道,而且還標新立異,特別從事怪異的思想。關於這一點我們如果用現代的思想問題和心理學來研究,也可以說一般的人,大都是喜歡異端的,每個人都有愛好標新立異的天性。
6 k4 m* W4 ^- X# D1 a6 F公仔箱論壇5.39.217.76% Z( i8 W @+ i% |) {! L: Y; w
【由養士到考試】tvb now,tvbnow,bttvb% B/ G$ m$ a(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w3 y- a: n+ B: w% a& p+ Z
大家有機會可以讀一篇文章,對於處世大有助益,這篇文章簡稱《論養士》,蘇東坡作的。這篇文章在中國的政治思想——政治哲學領域中,佔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研究政治與社會的人不能不看。這篇文章很有意義,它提出了一個原則,講得非常有道理。5.39.217.76; l# V- O" F1 t#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g. a2 S S- Y
「養士」這個名稱,出在戰國時代,當時書籍不如現在普及,也沒有考試制度,一般平民有了知識,就依靠權貴人家求出路,到他們家裡作賓客。過去叫賓客,現在的名稱等於「隨員」;從唐代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國藩,不少有本領的人,都在他的幕府裡——等於現在的研究室、參謀團、秘書室。現在也有稱作幕僚。「六國的養士」就是這樣的情形。tvb now,tvbnow,bttvb; P5 U5 r8 s J2 j! _+ C+ t3 s3 z
# d8 I, K9 v& e, ?' K9 O那時養士,養些什麼人呢?蘇軾指出的分類是智、辯、勇、力四種人;實際上也可說只是兩種人,一種用頭腦,一種用體力。討論這四種人,如果以現代職位分類的科學來作博士論文,起碼可以寫他兩百萬字不成問題。但是我國古代文化喜歡簡單,所以幾百字的文章就解決了。公仔箱論壇. Y1 Z P0 `" s" F& ?! a- t
5.39.217.765 o2 P6 J2 d" V$ g' l) o
蘇軾在這篇文章中說,社會上天生有智、辯、勇、力這四種人,他認為這一類的人好役人——坐著吃人家的——無法役於人。如果我們用社會學來研究,社會上有許多人是這樣的,用頭腦非常能幹,叫他用勞力就不行,有些人叫他用頭腦就像要他的命,要他做勞力就蠻好。但有些人有力去打架,力氣好得很,要他做工,做三個小時就做不下去了。) S. c: Y1 K1 J. T! l-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I6 K; k9 f# G" @" o
所以研究社會、研究政治,要多觀察人,然後再讀有關的書,才有道理。又像許多人有智,這個智是聰明才智;有許多人有辯術,專門用手段,不走正道,走異端,打鬼主意第一流,正當方法想不出來。但是不要忘了,他也是一個人才,就看老闆怎麼用他,這就是所謂會不會用人了。所以智與辯看起來是一樣,聰明的人做事一定有方法,但是正反兩面的方法不能相違。勇與力看起來似乎也是一樣,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力氣,而個子高大孔武有力的人,教他去前方打仗、為國犧牲,他怕死了不幹,這是有力沒有勇。0 F2 y, h4 A1 R6 I8 F
. c2 s8 s6 O1 a9 B3 t1 t' Atvb now,tvbnow,bttvb因此蘇東坡說智、辯、勇、力四種人,往往需要人家養他,不能自立。不過依恃人家,攀龍附鳳,也可以立大功,成大業,教他一個人干,就沒有辦法。
$ W/ e+ X; M/ j2 [4 p0 t# ?5.39.217.766 I) a, ^, h% T0 u1 I6 w x
所以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焚書坑儒,不養士了,這些人就走向民間去,結果怎樣呢?反了!後來到了漢朝的時候,對這種士怎麼辦呢?到漢武帝時代,就是中國選舉制度的開始,那個時代的選舉,當然不像現代的由人民去投票——這是西方式的選舉。中國式古老時代的選舉,是由地方官參考輿論,把地方上公認是賢、良、方、正的人選出來,(以現代名詞而言,是人才的分類,賢是賢,良是良,方是方,正是正,不要混為一談,這是四個範圍。)稱為孝廉。(中國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稱孝廉。到清朝時,考取了舉人,還是用孝廉公這個名稱,那是沿用漢朝的。)漢朝實行這樣的選舉制度,就取代了戰國時養士的制度,所以漢朝四百年天下,就可以定下來,到隋朝又開創以文章取士的考試辦法。到唐太宗統一天下以後,正式以漢朝地方選舉的精神,採用了隋朝考試取士的方法,綜合起來產生了唐朝考選進士的制度。tvb now,tvbnow,bttvb" X) P4 q+ F/ E$ U
公仔箱論壇% ?6 P9 g- p9 M: C7 `) c
所謂進士,就是將民間有才具的知識分子,提拔出來,進為國士的意思。那時候考的秀才不是清代的秀才,清代的秀才是考試階級的一個名稱,秀才再考舉人,舉人再考進士,進士第一名是狀元。唐代的秀才,也便是進士的通稱,凡是學問好的、優秀的,都稱秀才。6 r) m, P) M3 X7 X! p0 ^1 W
' A1 I6 D0 S/ o* N, V2 [4 X( I
【天下英雄入彀中】, L0 p: A: p Y; S" d
* o' \8 A- p' F
唐太宗創辦了考試制度,錄取了天下才人名士以後,站在最高的台上,接受第一次錄取者朝見之後,忍不住得意的微笑道:「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他的意思是說,你看我這一玩,天下的英雄都自動來鑽進我的掌握中,再不會去造反了。有功名給你,有官給你做,只要你有本事,儘管來嘛!這是唐太宗的得意之處。
c, |2 t4 H3 [. g; K公仔箱論壇
' S7 |' h: ]' y S3 Z, g2 V蘇軾也說,建立了考試制度以後,就等於六國時候的「養士」,所以他認為養士是很重要的事。以現在的觀點來說,就是智、辯、勇、力分子沒有安排很好的出路,沒有很好的歸宿,就是社會的大問題,也是政治的大問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I: }1 \0 L0 x3 S% I* D
! r* a2 [" p8 Z$ X) G* r3 w! `: G
但是如何使他們得其養,又是個問題。起用也是養,退休也是養。講到養,我們要想到前面所講的,犬馬也有所養呀!不是說有飯吃就得養了,僅僅這樣是養不了的。智辯勇力之士,有時候並不一定為了吃飯。天生愛搗亂的人,如果沒有機會給他搗亂,他好像活不下去,若不要他搗亂,就得把他引入正途,這就是為政教化的道理。
% u% f, t0 `& T5 P- t4 W1 o9 J$ g$ \- a9 k& d
解釋了半天,「異端」就是走特殊思想,不走正路的,走偏道,而偏道中還想出特別花樣。tvb now,tvbnow,bttvb0 B3 @3 k( ?7 d2 ^: \
5.39.217.76% w' o. m! C$ ^
但是,異端有沒有用處?但是有用處的。舉個例子來說,漢朝平定天下,漢高祖說,我不過得到幾個人而已。他是指張良、蕭何、陳平等,尤其是陳平這個人,在歷史上也是有名的六出奇計,他只為漢高祖提過六個建議,還是秘密的建議,後世從歷史上知道內容的也只有五次,另外一次到底是什麼花樣,直到現在無法確定。所謂奇計者,就是古怪的、特殊的。我們讀了歷史也就知道,異端不能亂用,還要以德業為基礎,異端多半走入術的路子,術就是方法、權術。權術沒有德業為基礎,就要不得。
* j- k' X; {- h9 D公仔箱論壇5.39.217.76% N2 Q( X- i% Q! R) n
所以我們再看歷史,《史記》記載很清楚,陳平六出奇計,幫助漢高祖統一天下,但是陳平說了一個預言,他的後代不會太好。人家問他什麼原因,他說他喜歡用陰謀,他說:「陰謀者,道家之所忌也。」為天道所忌。果然漢高祖封給他的國,到他孫子手裡就亡,他也早知難逃自取滅亡之道。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O0 b9 s! o) k+ J
8 w4 D. y2 W/ V7 t4 u# z
這個道理,是說明孔子所說的「異端」,並不是宋儒所指佛道兩家而言的異端,而是走偏道,喜歡走特殊路子鑽牛角尖的異端。所以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 v! U3 B, U$ i/ u5.39.217.763 E6 H1 u: i- ^( W7 k) b( i* B2 i
跟著下來,什麼不是異端呢?什麼是作人做事應該的道理?1 f3 S3 h( \ d. @+ |
公仔箱論壇* C1 I6 \) R# W h$ W6 V% m, T) b' A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tvb now,tvbnow,bttvb+ s9 m$ |& i( I; E
/ n) p1 ]( D9 ?1 l# {' K
由是名字,子路的名字叫仲由。「誨」字下應該有一個小標點,誨是說教育、教誨。「汝知之乎?」你知道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一個人要平實,尤其是當主管領導人要注意,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這就是最高的智慧。換句話說,不懂的事,不要硬充自己懂,否則就真是愚蠢。
/ P7 D1 e( T, ?5 P* P! z6 Xtvb now,tvbnow,bttvb關於這一點,幾十年來看得很多。這個時代,很容易犯這個毛病。很多學問,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這是很嚴重的錯誤,尤其是出去做主管的人要注意。我們看歷史上偉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說:「我不懂,所以要請教你,由你負責去辦,大原則告訴我就行了。」說這話的人就成功了。如果硬充懂就不行,結果一無所成。歷史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政治的道理也一樣,懂就懂,不懂的就是「對不起——我不懂。」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禮貌。公仔箱論壇! o% ?5 g' e4 I8 j, J: Z1 X
$ S1 |( l! t) {% s0 Y: x. n) Y公仔箱論壇所以我常對出國的學生們說,有一個最高的原則,也是走遍天下的國際禮貌,那便是你走到任何國家說:「對不起,我是中國來的,對這件事我不懂,請問應該怎麼辦?」萬萬不要認為這樣說是丟人,這是最大的禮貌,不會吃虧,尤其做國民外交更用得著,最怕冒充懂,就會失禮。
9 Y. I! Q- W6 x/ T! X; Itvb now,tvbnow,bttvb: V& w4 l, b8 W$ q; i6 }1 h1 m1 I) n9 a
到這裡是為政的大原則,下面文章的氣勢為之一轉,而轉到另外一個人。
7 s5 c1 P) q&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39.217.76) y7 E* S# ^4 |( U
【千里求官只為財】
5 G2 b& Y2 n8 Y6 s* v5.39.217.76
% j3 m$ p* D; X' L0 h* y! S. Ntvb now,tvbnow,bttvb《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n. I6 E$ c3 O$ n) }
2 L2 i" h W- qtvb now,tvbnow,bttvb子張是孔子的學生,他姓顓孫,名叫師,少孔子四十八歲,是位年輕學生。他到孔子這裡來是要學干祿的。什麼叫「干祿」呢?就是怎樣去謀生。古代俸和祿是兩回事。「俸」等於現在的月薪;「祿」有食物配給。祿位是永遠的,所以過去重在祿。「干」就是干進、干求、干祿,就是如何拿到祿位。4 _' I. K5 L2 V- K
公仔箱論壇7 R$ J! b4 h7 Q: t/ I+ G! k
換句話說,孔子希望弟子們學仁學義,子張這位學生來的時候,大概填志願表與眾不同,直截了當,乾脆兩個字——干祿;要找飯吃,怎樣找公務員當。但是孔老夫子沒有氣得把他攆出去,反而傳授他一套辦法說,想做一個好幹部,做一個良好的公務員,要知識淵博,宜多聽、多看、多經驗,有懷疑不懂的地方則保留。闕就是保留,等著請教人家,講話要謹慎,不要講過分的話。本來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後根本不通,這就丟人了。如不講過分的話,不吹牛,就很少過錯;多去看,多去經驗,對有疑難問題多採取保留的態度。公仔箱論壇, f: r: x0 h9 f. u( }
4 O9 [3 [8 h# K n: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換句話說,對於模稜兩可的事,隨時隨地都用得到古人的兩句話:「事到萬難須放膽,宜於兩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見闕殆的意思,這個時候要特別小心處理,不要有過分的行動,這樣處世就少後悔。0 R5 F1 X+ H' h3 n
0 g$ @/ B( p% o' F, E
一個人做到講話很少過錯,處世很少後悔,當然行為上就不會有差錯的地方。這樣去謀生,隨便幹哪一行都可以,祿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公仔箱論壇/ g0 p+ K4 I5 a) r
]1 o7 i' y: E1 W* p% v/ q4 Y4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從這一段書中,我們看到孔子的教育態度,實在了不起,這個學生是來學吃飯的本領,要如何馬上找到職業。孔子教了,教他作人的正統道理,也就是求職業的基本條件,我們為人做任何事業,基本條件很要緊,孔子說的這個基本條件已經夠了。
7 e3 P! {. A2 m$ A+ N9 K
( E5 y {8 T2 v# Qtvb now,tvbnow,bttvb到這一節為止,上面都是講為政中關於作人處世的部分,下面高峰突起,就正式講到政治問題。7 Z3 b7 f1 g$ J3 W& u& ?. p
7 A+ M& L' r4 B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f- q+ n) {; Q& M4 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y6 I7 l$ D, }
哀公是魯國的國君,孔子自己祖國的君侯,孔子忠君愛國之心是很強的,自己國家的領袖問他怎樣使老百姓心服。要注意這個「服」字,含義可說是服從,也可以說絕對服了,不敢反抗,這是重點。以魯國的國君,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是一大笑話。公仔箱論壇, X% t9 g/ L& O$ A$ y$ X
6 }+ K; _/ ^2 c( r在中國政治的道理,所謂服與不服,在德不在力,權力的使人服是霸術、霸道;道德的使人自然順服,才是王道。魯哀公拿這個問題問孔子,你說孔子怎麼辦?他很婉轉的說明這個道理,他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這個「舉」就是提拔,這是針對魯哀公當時的政治毛病而來。舉直,就是提拔直心直道而行的人,包括聖賢、忠誠、有才能的人。「錯諸枉」的錯等於措,就是把他擺下去,放下去,把狂妄的人安置下去,這樣老百姓自然就服了。相反的,「舉枉錯諸直」,把狂妄的人提拔起來,或只用自己喜歡的人,而把好人打擊下去,老百姓自然就不服了。這是誰都懂的道理,而孔子拿這人人都懂的話去告訴他,就好像說當諸侯、君王的人都不懂,未免太笨了。tvb now,tvbnow,bttvb$ A/ h2 s# J) e0 [ W
$ }8 w5 g4 t# _' i4 m2 p( h" p但人生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到了那個權位的情況,就很難講了。譬如我們平時常會說,假如我做了某一位置的事,一定公正,但是真的到了那一天,就做不到絕對公正。人總會受人情的包圍,例如,人家送高帽子,明知是高帽子,仍然覺得蠻舒服的,這就是要命的心理了。所以一個人能夠做到公正廉明,真是一種最高的修養。
9 H: B4 f8 m6 @5 Z( Z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J4 ~8 @2 `8 G2 ^: c9 m
像唐朝的歷史中記載,武則天問武三思,朝中誰是忠臣?武三思說,跟我好的都是忠臣。武則天說,你這是什麼話?武三思說,我不認識的,怎麼知道他好不好?同樣的道理,看戲容易作戲難,所以我們批評歷史容易,身為當局者時,就真不容易了。
5 n$ e, T! ~3 {% V$ T- c公仔箱論壇
( t7 z; k% j2 j, d4 C' z5.39.217.76因此我們知道孔子答覆魯哀公的話,雖然非常平淡,但最平淡的道理是最難做到的。tvb now,tvbnow,bttvb/ r& j0 a# c1 k
tvb now,tvbnow,bttvb' z; }# z. @3 ?' R
下面接著是季康子的問話,我們曾經提到過,季家是魯國的權臣,後來魯國就是亡在他們手裡,季康子問什麼呢?
V* e5 r# `' _, ~" G- A& @; b公仔箱論壇7 I# x+ T& D* o7 U2 E4 d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7 ^. M* u/ ?1 _tvb now,tvbnow,bttvb- j/ t' m0 O* Z% I) N Y; d
使民,就是怎樣使用群眾的意思,在為政的道德上而言,這個動機就有問題,要想使用別人就已經是問題了,他還用了一個當時蠻流行的口頭語,敬啊!忠啊!這些都是老子當時所罵的假仁假義。(其實老子並不反對仁義,只是當時社會普遍流行談的仁義,變成了虛假無實的名詞,所以老子反對。)他提到敬與忠兩個字,是大問題。敬是尊敬人,忠是忠於事,勸是教導的意思,等於現在所說的「教育」。
# V& x) K( `+ t3 F5 _
, p j$ D, ^9 }/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孔子對於季康子所提這幾個大問題,沒有批評不對,認為都對。但是孔子告訴他,不要只是空洞的宣傳,口頭話沒有用,天下人的聰明相等,口頭騙得了一時,騙不了永久。
$ R. ?4 _0 v+ P1 B1 gtvb now,tvbnow,bttvb
' Q: P2 o: E% g, W! O9 u7 utvb now,tvbnow,bttvb所以他告訴季康子,接近老百姓,內心要有真正的莊嚴情操,百姓對你自然就恭敬了。如對人敬禮,只是表面的動作,而內心卻是不誠,則敬禮的姿勢都不對的,這樣的敬禮有什麼意義?要內心真正的莊嚴,尤其對部下、對群眾,有發自內心的莊嚴情操,部下對你自然就恭敬了。「孝慈則忠」,真正愛人,人對你自然盡忠,一個人對部下與群眾,付出愛兒女一樣的心腸,付出了真情,則沒有不收到忠的反應的。如果沒有這種慈孝,光是勸導教化是沒有用的。
' S# c7 i$ }' K) t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V3 X$ Z2 |) [6 g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對善的獎勵提倡,不作官樣文章,誠懇的舉善。「教不能」,部下不懂的,並不討厭他,教他,因為你要作之君,作之師,等於他的長輩,既然作長輩,就是作老師,盡量教他,他自然受感化。
% ]* F5 N$ ?0 R- E' F, p' u公仔箱論壇
0 [( z8 J: C; N1 {- i7 i Z公仔箱論壇由這裡看到答覆國君的問話與答覆權臣的問話不同之處;都在《為政》篇中,連起來文章又轉了一個味道了,所以連貫起來看《論語》文章的編排非常妙。尤其古代文章,幾句話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說的,把它連貫起來,而仍能成為一篇曲折有致,蠻講究結構的文章,它的文學價值,也實在不簡單。 {2 g8 \9 \& V6 ~
5.39.217.768 _, A% i" R' L!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