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黃英琦 :香港是「好」城市?

黃英琦:香港是「好」城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2 |: i) _2 Y* E! C

! T8 _4 {2 G3 E/ \
5.39.217.76' I1 J, O8 c# ?" `% b
專門報道創意和創新好事的GOOD網上平台,由去年起推出「好」城市指標。其策劃人認為「好」的定義不在經濟發展或房產價格,而是從城市的民間脈搏窺視其未來的「可能性」。結果,香港從五十個城市中脫穎而出,在2014年「好」城市中排名第一位。策劃人說,雨傘運動為全球展現了文明和理性,而「雨傘」更成為由人民自發創造更好未來的標記,顯示這場運動的深層價值,是對互相尊重、自由表達和未來可能性的強烈訴求。5.39.217.76) W7 s2 q: h* c7 k0 ~' x1 A

2 \% k) B9 ], ]- \* `+ l2 k& X2 b5.39.217.76
在面書看到這新聞時,我在首爾參觀共享經濟和社會創新案例,靜聽首爾創新局的新任局長介紹大計,真是百感交集。當國際間讚譽雨傘運動的文明,香港卻被撕裂,整個運動被否定,由家裡的面左左和餐桌上的沉默,至老一輩與年輕人的互相指控和政府與民間的決裂,香港不知何去何從。5.39.217.76& I1 n; c. U7 B5 }! |+ s# S. F
tvb now,tvbnow,bttvb! t% N+ h4 M3 Z, ^- d
' F( ?4 m# r# x, O
局長全先生曾是社運人士,辦另類學校,開設創意青年中心。他突然當官,是因為朴元淳市長同是社會創新先鋒。首爾對社會創新的思考,不單是建設較公平的經濟模式和社企,而是隱含著「讓市民多點話事權」,參與創新公共政策。全先生說,市長刻意在財政預算中留白數億元,透過落區聆聽和討論,讓市民決定這些款項的用途。
, S) {/ r/ }$ P% b6 i5.39.217.76
- w3 I2 P1 V0 _: P. |" @
聆聽需要耐性,每件事都有支持和反對的聲音,政府要把持「資源共享」的核心價值判斷政策優先,而不是「收入最大化」。與香港相反,首爾政府為人民充權,政策向中小企業和創業者傾斜,例如修訂法例,支持那些以共享為理念的科技和社區企業,並率先開放逾千個政府會議室般的空間,以超便宜價錢提供予市民舉辦活動;它也推動多項社區共享計劃,當獨居長者感到孤單,剛工作的年輕人想搬出來住,雙贏的房間配對就應運而生,讓兩代人一起居住,學習相處,互相照顧。全先生多次強調,要市民信任政府,需要的是耐性和不斷的對話,沒有捷徑。這話聽下去有點刺耳。對話才能解開糾結和誤解,是平常道理,但溝通的大門已關上,就算運動能清場,政府如何持續取得市民的信任?GOOD平台說,香港民間有的是可能性,此刻我只看到一片灰濛。tvb now,tvbnow,bttvb& f, D. P8 H2 k  j3 a! h, J- j

* Q8 j2 m0 ?4 E- v( k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7 K! K0 T3 T4 @3 M5 n7 }( F$ Z/ U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