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本利:港鐵霸權 政府一手造成公仔箱論壇5 {: _/ X* x# D( V+ r& Y
: p4 `9 ~) e& z) X1 G5.39.217.765.39.217.76! i8 r% }& H0 ~$ W. r& t' q
最近數個月,港鐵的負面新聞不絕於耳。首先是自去年12月中開始,發生多宗電纜故障,令服務延誤多個小時,影響數以萬計的乘客。到上月底,在運輸及房屋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中,披露港鐵使用過時標準去低估載客率,若按照新的標準計算,將軍澳及東鐵綫繁忙時段早已逼爆。
7 Z' b; \7 M4 [. R5.39.217.765.39.217.760 Z2 c u6 L$ }' j U; _' C; |+ l
之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向港鐵發炮,指公司過去三年持有的地產發展項目都未能成功招標,房屋供應量為零。陳局長希望港鐵努力改善招標方式,配合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政策,否則便收回發展權。5.39.217.76; ~# f' d7 }1 S; [# P |" ]2 ^
$ e' }# u! e9 {. V0 T公仔箱論壇自從2007年地鐵和九鐵合併成港鐵後,除了鐵路事故增多外,港鐵與地產商合作興建大量發水樓圖利、濫收管理費、出賣八達通個人私隱圖利等事件,都對港鐵的公眾形象構成負面影響。港鐵不單沒有認真反省,還一度透過廣告公司向報章發信,威嚇報章一旦刊登港鐵負面新聞,會保留取消及重新安排廣告的權利。
$ u. R. d3 @% L1 Y! b( a* S; \, F' Y
筆者對兩鐵合併一直有所保留,認為合併後港鐵控制的資產超過2,000億元,再加上未來五條新鐵路的發展權都交由港鐵負責,公司控制的資產很快便達到4,000億元。
1 l" z0 C9 ]* V+ E" `) Z
. K7 r" f* _' E) ftvb now,tvbnow,bttvb港鐵急速膨脹,現在每日乘客量達到500萬人次,佔整體公共交通乘客量超過四成。日後新鐵路相繼落成後,估計市場佔有率更會超過五成,港鐵是否有能力應付需求?一旦出現嚴重事故,或者工潮,又如何找足夠公共交通工具去接載市民上落班?
6 Y8 g" F0 u, ~! j5.39.217.76
! g) F1 O* |$ f* w- H5 e港鐵不單主導公共交通,在地產市場上亦是市場主導者,與各地產商合作發展的住宅物業,估計佔每年平均供應量的三至四成之多。眾所周知,港鐵大部份利潤來自物業發展、出租和管理,鐵路服務所佔的比重不高。在商言商,為着小股東利益,港鐵批出發展權時當然會數算清楚,扣除補地價及地產商分賬後,能否取得合理回報,沒有責任去響應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政策。
* ?( k* @# V3 Z8 n公仔箱論壇 _6 H, q) p" g9 C" B$ d4 W0 @# i
自從2006年4月政府宣佈兩鐵合併後,由2007年至2012年,便先後有四個大型物業發展項目出現流標,當中包括荃灣西站(七區)、南昌站、荃灣西站(五區)和大圍,涉及住宅單位超過一萬個,嚴重影響過去幾年的房屋供應量。去年初輕鐵天水圍天榮站項目流標,今年初重新招標後再度流標,延誤1,500個單位的動工日期。
9 E# N! p: E8 n9 X, b4 q8 A8 O
0 q8 s3 [& S, ?# R9 x: k港鐵在公共交通及地產市場上建立的市場權勢,明顯是由政府一手造成。當日政府為了整頓九鐵管理層,主動要求兩鐵合併,將九鐵的資產和土地以半賣半送方式交給地鐵管理和發展,並沒有考慮到合併後的港鐵能否有效管理和營運龐大網絡,維持過去良好的服務質素。港鐵近年引入的國產列車和絕緣體,先後出現嚴重事故,這明顯與公司管理和採購策略有關。可幸至今還未出現涉及港鐵高層的貪污醜聞。
' W) R( P* T, J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9 T4 S: a, T/ ~. F
港鐵主導公共交通及地產市場,政府作為公司的大股東和監管者,理應加倍監察,以保障市民大眾的利益。過去幾年港鐵服務水平下降,列車逼爆,一再延誤轄下多個地產發展項目,傳媒和市民大眾(包括筆者)早已發出聲音,要求政府正視。負責的政策局和問責官員好像到近月才如夢初醒,察覺問題的嚴重性,責成港鐵積極改善,是否後知後覺和反應過慢?5.39.217.76" s' r- x) Q9 F
tvb now,tvbnow,bttvb+ ^9 q( C9 `0 Q
6 v v: e* u; r, L3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