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M: Z8 j# w. C0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日蘇之爭不同中美之爭5.39.217.76% V' ?, o( b4 L9 R
* ^; f3 ?1 L8 @& B公仔箱論壇所不同的,日本對蘇俄玩的防空識別區戰爭遊戲,是在不對稱的戰爭實力下的貓捉老鼠,就是打下哪一方,日俄都不可能爆發全面戰爭,退一步說,日本有此意願,仍要看美國臉色。相對於此,這次東海防空識別區之爭是中美間的爭逐,日韓澳是塘邊鶴座上客,也就是說,中美後面沒有後台老闆,打與不打,自主決定,少了第三重,直接面對面,擦槍走火機會大增。古巴導彈危機最恐怖的便是美蘇直接對抗,沒有中間代理人如今天的日本這種介體,一旦計算錯誤,後果可以極為嚴重。其實,中共也曾面對類似危機,一九六九年中蘇激戰珍寶島後,蘇聯從東歐戰線調動大量兵力到遠東地區,最眾之時,蘇軍在中蘇邊境的軍力達一百五十七萬,勃列日夫一度計劃向中共發動核突襲,通過駐美大使、蘇聯第一號美國通杜布里寧(Anatoly Dobrynin)向美國總統尼克遜放風,試探華府反應。尼克遜看穿蘇聯陰謀,因為蘇聯打了中共,東北亞定必大亂,朝鮮半島和日本難逃戰火焚城,於是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基辛格把消息捅了出來,蘇聯陰謀瓦解。中共出了一身冷汗,發出「一號命令」,高官出京南移,全國人民挖防空洞。" q. c/ v7 x' u, H' M; K5 H
5.39.217.76# A: K, j$ D( E9 {2 I7 h. K
美國在古巴導彈危機得出教訓:戰爭面前不能擺出退讓姿態,否則連談判的籌碼都沒有。這是有根有據有歷史的總結。古巴導彈危機發生於一九六二年十月,此前十六個月的一九六一年六月,也就是甘迺迪上台僅五個月,甘迺迪和赫魯曉夫在維也納舉行峰會,該役,甘迺迪雖然嘴硬,仍被紅軍出身的大老粗赫魯曉夫打得一敗塗地,赫魯曉夫咄咄逼人,「力量必會碰上力量,如果美國要戰爭,那是你們的事。是戰爭是和平,由你們來決定」(Force will be met by force. If the U.S. wants war, that's its problem.It's up to the U.S. to decide whether there will be war or peace.)。甘迺迪是太子黨,父親老甘是前駐英大使,對希特勒綏靖主義的支持者,甘迺迪被認為是怕死的二流子後代,美軍的軍頭很看不起他,《紐約時報》著名記者賴斯頓(James Reston)當年採訪峰會,他在《柏林.一九六一》說,甘迺迪說被赫魯曉夫「打得好慘」(He beat the hell out of me),對賴斯頓說那是「人生最慘一役,把我蹂躪不堪」(worst thing in my life. He savaged me)。 8 {& O' l, \" Y) ` ptvb now,tvbnow,bttvb 1 f2 S+ e4 Q2 ^3 y8 Z2 e7 x. i甘迺迪在古巴危機的策略 - L( m3 _$ L) z/ L4 F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7 l. r) ~; E: C& b
到了古巴導彈危機爆發,軍方由於老甘迺迪的背景和維也納峰會的慘痛教訓,認定甘迺迪不敢面對蘇聯,軍方意欲先下手為強,先炸古巴再在歐洲動干戈,自信必能一次過把蘇聯從地球上抹掉。甘迺迪面對軍方壓力,痛苦得難以自持,天天找胞弟、司法部長羅拔密談。羅拔起初也是鷹派,然而經過了解情況,明白美國表面上絕不能退讓,但也不能貿然打一場核戰,於是才有所謂暗通曲款之說,通過蘇聯大使館與赫魯曉夫拉上線。二○○一年美國電影《驚天十三日》(Thirteen Days)描劃此一過程比較貼近歷史事實,其實赫魯曉夫也陷入甘迺迪的困局,軍方壓力巨大,把蘇聯逼近戰爭邊緣。結果,美國以暗下答應拆除駐土耳其的導彈為條件,蘇聯則公開拆走古巴導彈,結束瀕於人類滅絕的生死兩星期。相鬥到最後一刻,美蘇兩對互相瞪着的眼睛,赫魯曉夫眨了一下,勝負即分,兩年後他從蘇共總書記淪為階下人,放逐鄉間。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世界決鬥的最後分野,在於人人都怕死,但前者領袖失敗後可安享晚年,後者若失敗是永遠失蹤。 5 |4 `$ s7 `8 ^3 Q tvb now,tvbnow,bttvb9 s$ J% `4 f) c0 y/ O( Z
東海防空識別區會否是古巴導彈危機的復刻版,此一階段無人有觀瞻未來的水晶球,但這確是古巴導彈危機後,世界最強兩個國家劍及履及短兵相接的第一次。美國自古巴導彈危機之後,歷任總統皆無法逾越甘迺迪「勝利」法則而在戰爭前低頭而過,況且,以美國戰後猛漲的霸權主義,更不能雙手拱讓經營百年的西太平洋霸業;至於中共過去十年經濟激富下的底氣,亦令軍方有躍躍欲試的氛圍,雖不能與古巴導彈危機直接相比,但其歷史背景及意涵則極為接近——核大國的爭逐、地緣政治的較量、誰是天下第一的比併,皆與一九六二年的世界七分相似。東海灑下第一滴血,不管是美國人的還是中國人的,類似一九七九年中共「教訓」越南的局部戰爭勢無可能重演,一旦要演,便是近「余與汝皆亡」的一回。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J V& T h6 r$ Z; B
5.39.217.76/ ?; {, {9 O+ O- K7 M% ]5 D- G% f
戰爭是無法預計結果tvb now,tvbnow,bttvb: Z& E" q& x# J8 D) h
5 h* d& L9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我們曾經走過的歷史長河,在古巴導彈危機之中也曾有過確鑿的經驗和教訓,解決之道不是靠飛機大炮,羅拔甘迺迪在回憶錄稱,甘迺迪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一直讀着美國女作家塔克曼(Barbara Tuchman)的《八月的槍聲》(The Guns of August),這是當年新出版的歷史著作,講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成因,甘迺迪甚至買了幾本送給幕僚細讀。美國專研冷戰的政治學者阿里森(G.Allison)以及香港學界熟悉的哈佛大學教授奈伊(Joseph Nye ,Jr.)認為,甘迺迪不至於先發制人全面攻擊蘇聯,此書或起一定作用。是耶非耶,甘迺迪墓木早拱,無以求證,不過,《八月的槍聲》確實把戰爭販子自忖可計算一切、世局軍事皆依其設想的無知愚昧擊潰。本書僅五百頁,行文明快不艱澀,值得細讀的是第二章及最後一章,今天在戰雲密佈的東海前沿再讀此書,當會明白,就算任何民族主義和地區霸權取得最後勝利,皆不及在自由和平的空氣下活着可貴。公仔箱論壇$ P0 v8 _% \' c5 L
* W& s2 W+ s( b3 e
《八月的槍聲》第二章講的是德國,法國,英國,俄國俱以為自己手上的是周詳精密無與倫比的攻守戰略,都自信戰爭可以在一個月內結束。事實當然並非如此,槍聲一響,所有戰前推斷全部無法實現,包括所謂「速戰速決」。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打了四年,死傷三千七百萬人。在該書的最後一章,塔克曼是這樣總結:4 f) L. h+ a7 [+ C
# U! d+ g* L# o“The war's opening produced deadlock on the Western Front.Sucking up lives at the rate of 5,000 and sometimes 50,000 a day, absorbing munitions, energy, money, brains, and trained men. The nations were caught in a trap... . With time such a war would become intolerable. Men could not sustain a war of such magnitude and pain without hope--the hope that its very enormity would ensure that it could never happen again.”% K' Q: o$ ~ D& Q, Q' c: I
公仔箱論壇* V: M: s/ o+ P |9 W/ U
(戰爭的爆發,在西線帶來了死局。生命的淪喪是一天五千人,有時是一天五萬人。它帶走了彈藥,能源,金錢,大腦以及久受訓練的軍人。各國都在困局裏不能動彈。這樣的戰爭實是難以承受,人們不可能承受這樣巨大痛苦的戰爭而不存希望,那種希望是大得人們決不想戰爭再次爆發。) , Z2 c4 d5 ~8 }3 L$ c- D) q+ [8 y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 l( {% y' U" u. F6 K O) c5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