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安裕周記﹕「崔台菁」與本土化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9-22 10:45 AM 編輯 tvb now,tvbnow,bttvb8 \) H  m: }% e: A& A- }, j! |
5.39.217.769 Z* y" c2 M3 u, Y
安裕周記﹕「崔台菁」與本土化
; z: y, d- x- ?( Itvb now,tvbnow,bttvb

: a7 W! R9 V% w6 h7 s公仔箱論壇
" A& q, x$ \+ l* w+ @. p7 ~! F8 M公仔箱論壇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最近都寫到台灣民主化進程裏的種種,必不或缺的是國民黨遷台之後的隱性本土化政策。說隱性,是因為推動本土化的蔣經國從沒有公開說他的策略是本土化,可是不久前去世的監察院前院長王作榮卻有另一套看法,王與兩蔣——蔣介石及蔣經國——都有長時間近距離接觸,他在自傳《壯志未酬》指出,一九七二年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後推動本土化不遺餘力,做法是從地方到中央官員的替補更換,「使人在不知不覺間完成其本土化政策」。
$ C+ T3 D) R0 H. R" V8 a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8 E+ K: D, A4 L
想起這部書,是因為台灣總統馬英九與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政爭,事件背景不再贅述,在其他民主國家,這不過是總統與議會議長齷齪權鬥,但台灣社會迅速把焦點轉到王金平的本省籍與馬英九的外省籍身分。目前尚未知道爭鬥會否擴大成陳水扁年代的族群撕裂,然而把人們檢視台灣政治本質即省籍辨識再次帶出,延伸的是本土化在台灣從外省籍統率以迄「人人都是台灣人」的政治符號在地化漫長歷程。tvb now,tvbnow,bttvb1 E7 S% L. B- a3 u7 y

- `3 m8 e, V2 S) W  N8 d公仔箱論壇在中共大軍震懾之下,台灣過去六十年做出了一些「既要做更要講」的政治操作,包括強調「正統中國」以避中共藉口打擊台獨出兵台灣;但在同一時間,台灣更默不作聲做出了更多本土化安排,因為據王作榮所述,「老總統與經國先生早知反攻無望」。反攻,是蔣介石撤到台灣後曾經指望美國援手反攻大陸,當時有四句豪言壯語,「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後來因美國不支持而作罷。一九七二年尼克遜訪華後,台灣人心散渙,「牙刷主義」盛行——一柄牙刷放身邊,有事即逃出國。蔣經國當時推薦台灣人民讀一部美國小說《天地一沙鷗》(JonathanLivingston Seagull),通過這部由作家Richard Bach寫的小書,蔣說出他的台灣人生裏最清楚的政治取向,「飛翔的目的,不僅在於覓食,而是在於追求一個理想,一種快樂」。這隻小沙鷗被認為是蔣經國以書寄意的政治傑作,在這一年,本土化開始進入軌迹。
0 ?# J+ r# `+ v: L$ m( Z
* j! a$ y9 T' U2 F5.39.217.76台灣的民主有從下而上的推動,也有自上而下的力度。威權年代,台灣囿於中共的軍事威嚇,亦受到美國的「保持現狀,不統不獨」限制,兩蔣的中國意識儘管長年如一,但如何理解卻各有階段。有一種說法是,當兵敗如山倒的國民黨官兵家屬星夜倉皇抵台,蔣介石不久即判定反攻甚難,與解放軍兵力對比懸殊是其一,美國的黑手是其二,老蔣防中共之外也防中央情報局滲透,形成高壓政治氣候。這段時期,蔣介石在大陸時的中央軍嫡系司令陳誠擔任台灣行政院長,推動影響深遠的土地改革運動,其中包括「三七五減租」,即耕地租金不得超過當年收成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極大程度上壓制了地主。陳誠此舉,若干年後被認為是台灣本土化的第一步。
1 ~" p" q! X0 s" J5.39.217.76
, P% A: M, A, W+ j4 a& k- p由於中共虎視眈眈,台灣本土化只能做不能說,以免引起北京懷疑。蔣家父子更大力打擊台獨勢力,一時間,獨派或只是持有多黨制思想的無不一一投獄,個別遠走歐美,在海外搭建足以影響美國國會決策的台灣人游說團體。這一手暫時贏得短暫安穩,更為深遠的本土化播下種子。王作榮在《壯志未酬》說,兩蔣深知無法反攻大陸,「外省人士不可能長期統治台灣,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要在台灣生存下去,便必須本土化」。蔣經國曾在蘇聯讀書,深明共產黨思維,他自己也一度在蘇聯紅軍服役,王作榮指小蔣「非常深沉」,喜怒不形於色,暗地大力推動本土化,表面再三力稱打倒台獨,實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9 i/ p' i! Q* [5 K0 |6 O, N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 N7 l' U* Y) q
5.39.217.76' `5 x, H- Z- |* Q6 S0 M
國民黨暗推本土化
& L. {' ^9 \* w: M" ^5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C$ N* H: c+ k1 ]. U- i7 ftvb now,tvbnow,bttvb台灣的本土化過程中有一個名詞「崔台菁」,這是寶島當時紅透半邊天女歌手崔苔菁名字的諧音。蔣經國的「崔台菁」蘊含三個意義﹕王作榮說,「崔」是指工作能力極強,但台灣民間則說「崔」是「催谷」之意;「台」則不言而喻是台灣本省籍人士;「菁」則是精英台人。「崔台菁」的主要頭面人物是李登輝,七十年代初以四十九歲之齡成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再由王作榮介紹進入國民黨。另一是早前去世的林洋港,也是一九七二年成為省政府委員,之後以個人魅力直上青雲,是台人之中不可多得的具有一流手腕的草根型人物,其綽號「表面張力」是指喝米酒時把酒斟至杯口呈弧形一飲而盡。此外,還有更早出道的台籍大老謝東閔,以及備受重視的張豐緒等,俱台灣本地化官員的主要人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0 g  p: R: M7 w0 ?/ y9 v

  r, ~0 ^7 g" F5 N/ z/ o6 o今天,台灣本土化是鐵一般事實,大勢不可挽,硬要台灣回歸中共治下的中國已不可能,因此中共過往提出對台「一國兩制」已無人再提,「台灣最高領導人可任國家副主席」之說成為絕響,所以現在不再談香港「一國兩制」是對台示範單位,況且今天香港「一國兩制」已然變質,「一國」先於「兩制」,對台灣更無吸引力。也許正是如此,中共對香港再也不必顧忌,捋起衣袖親自下手。說回歷史,如今台灣的本土化是否真正蔣經國所想,一度引起討論,江西年代已是蔣經國機要秘書的漆高儒在《蔣經國評傳——我是台灣人》寫出端倪,蔣於一九八八年一月去世,逝世前半年即一九八七年七月邀請十二地方父老茶敘,漆高儒引述蔣經國說道,「我在台灣住了四十年,是台灣人,當然也是中國人」。作為中華民國法統維護者,蔣經國臨終前六個月說出這番話實在並不容易,人們看到他對台灣未來的期許,台灣人的本土性先於中華民國的大一統。" a* N4 A! g3 F, T3 Y/ |3 e

- _# O+ |/ {1 r. w% b8 Q6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Q0 p3 S4 R6 }* X
蔣經國話中有話露玄機tvb now,tvbnow,bttvb' s0 m3 Q: A* G; T' n

: [0 r- x3 [2 T; G6 K! ~/ @2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本土化來得絕不容易,能在中共及美國兩大強豪之間走出生天,除了蔣經國的明統暗獨,更大的是由下而上的本土力量,裏應外合。中共苦無證據拷打台灣,因為打擊台獨做起來國民黨比共產黨更狠,港人K君九十年代初自久居的紐約回港,準備途中經台灣一遊,當時已是李登輝時代的後解嚴時期,可是去台灣駐紐約辦事處申請簽證被掃地出門,後來得悉原因竟是「與台獨分子過從甚密」。實是K君在大學及工作期間與台籍朋友關係密切,詎料便因此被拒。如今事過二十年,回想起來實是一場戲,只是自己不知成了客串茄哩啡。到了九十年代中,台灣本土主義旺盛,政客都要懂幾句台語,宋楚瑜馬英九要秀閩南話,像連戰那種生於陝西的本省人,祖父連橫是《台灣通史》作者,父親連震東是國府部長,人稱連戰這種身分做「半山」,外省本省大小通吃。* ]% r9 U! }. Z" D
; y" ]4 \: F+ }* d$ w8 ^3 P9 r; [
台灣本土化於堅持大一統的中共面前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正如蔣經國晚年說的「時代在變,潮流在變」,台灣不可能一輩子守那個不可能的中國夢而「夢裏不知身是客」。在台灣民主化以至本土化的進程,在蔣家父子獨裁到極致的威權統治三十年之間,晚年邁開本土化步伐甚至在政治層面出現翻天覆地巨變,人們當然要對前仆後繼爭取民主的台灣本省籍人士致以崇高敬意,然而事隔多年回首前事,當年若隱若現的威權時代「巧合地」半開本土化門縫又是哪門子的政治考量,值得深思。再退一萬步說,蔣家父子不願改革,但台灣本土化早晚也會實現,分別只是時間問題——當一九四九年到台灣的外省一代逐漸隱出歷史,水到渠成是唯一的走向。
' n+ R$ ~/ H4 Z" ^% v0 d
& y4 r  C8 |8 F7 U. b& K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r$ z1 R/ a2 b
美國插手台灣變局5.39.217.76! r: {1 s$ t, x$ t# d. x! e- S2 z" u

! r4 m7 g3 N/ {" n2 e2 t5.39.217.76這此中關鍵除了前述兩者,美國取態有極大關係。尼克遜一九七二年首次訪華,二月二十二日與周恩來會談,尼克遜在中美五點協議的第二點承諾「我們不曾也不會支持任何台灣獨立運動」(we have not and will not support any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以及應中共要求的第三點「阻止日本勢力進入台灣」,表面上給北京天大人情——既阻台灣獨立,又擋住中共最痛恨的日本進駐台灣——但美國沒有表明不支持台灣本土化。尼克遜的盤算在一九七九年一月中美建交後露出水面,美國以國內法形式通過《台灣關係法》,繼續深遠地影響台灣未來。幾乎同一時間,大批受過美式教育的台灣青年,在「革新保台」旗幟下回到台灣,展開鋪天蓋地的本土化第一步。美國在兩岸問題始終佔著先手,這或可以解釋,吃美國人虧吃了幾十年的中共,為何對美國駐港官員「干涉內政」雷霆大作,怕的便是不知哪裏再來一隻小沙鷗。( |) r( m: v4 L! G% [

% L8 V9 D1 v5 U: ]

( w% O( H4 B/ z) {. [& o* [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5 e% h+ q' r9 c7 y. A, s9 S( `" x
5 Z( z7 M" b, N3 _- v) ?* D( w" i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