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關焯照: 競爭力調查的量度數據

關焯照: 競爭力調查的量度數據  : Q" d1 R  g5 S3 G4 v# l

. Q: _1 ^8 S/ x% d+ m( E1 A; G公仔箱論壇                        
' u( m8 Q2 c0 M' r8 Y                公仔箱論壇8 C, l8 g, G6 q# e
                ■香港在今年的全球競爭力排名位列第三。
& G6 D5 X  d& g; c* Q4 w" B7 K* `( K; w  I; m
               
3 j) u$ C' n8 B6 t0 E( _$ C( l- ?& |香港在今年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制訂的全球競爭力排名(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位列第三,較上年下跌了兩位。根據IMD公佈的資料,香港在四個主要領域(「經濟表現」、「政府效率」、「商業效率」和「基礎建設」)的排名均出現下降,顯示本地的競爭力似有減弱之勢。公仔箱論壇% f( c! S1 u% p& E  X- p- u, ~# D( I
5.39.217.76- t1 N5 g+ e" c3 q
不少時事評論員和學者均表示,香港失去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系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政制爭議引致香港「內耗」不斷,最終驅使競爭力排名下挫。但筆者認為這個所謂內耗分析過於片面。如果讀者有留意美國近年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兩院的大鬥法,香港的內耗情況真是小兒科。但從IMD全球競爭力排名來看,美國並未因內耗受到太大影響,在今年的排名,美國更重奪首位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地方。) x- C: \: x& S3 |

9 B3 n3 Z7 z* ?% d, b% W& ^筆者從來不喜歡這類型的排名榜,因為要計算競爭力是必須採用大量數據來構建一個評分指數。以IMD的全球競爭力的計算方法為例,每個地方的競爭力評分是由超過300個數據組成。對普通市民來說,IMD的計分方法看似非常專業,但事實是這種評分指標只是用大量數據堆砌而成,並沒有真正考慮到數據的合適性和合理性。
* v4 I/ K7 C7 X0 D; u' o+ w
& l6 `$ a9 }! S" F3 A2 ]tvb now,tvbnow,bttvb筆者曾仔細查閱IMD全球競爭力研究中的數據定義,發現有部份被採用的數據並不適合用於量度香港競爭力,以下是兩個明顯例子:* K, Z% F2 w- M

9 n) p9 Z% U' ^7 z4 [, H) `5.39.217.76第一、在計算「商業效率」時,IMD將「農業生產力」包括在內。但眾所周知,香港經濟是服務業主導,本地農業早已是夕陽行業──根據香港統計處網頁的資料,本地農業佔GDP的百分比是少於百分之零點一,反映農業對香港的經濟貢獻可以說是差不多不存在,但IMD卻利用「農業生產力」作為衡量「商業效率」的其中一個因素,這簡直是一個笑話!
4 G) i8 z: w% Z( m- |6 ]+ J2 s, ~5.39.217.76
. u5 M" [" E( k1 F; A第二、在計算「政府效率」表現時,IMD以堅尼系數(Gini Index)來反映香港的「貧富差距」本來是一個適合的處理方法。但由香港統計處負責計算的堅尼系數是基於家庭住戶收入(Household Income)數據,而大部份發達國(例如經合組織成員國)制訂的堅尼系數卻使用成人收入(Adult Income)數據,兩者得出來的結果有差別和不能直接比較的。
; a: y) L' {6 g* f7 a/ G* h) M#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X) x3 E6 Y* M- H! a# B
這兩個例子說明IMD的全球競爭力有明顯缺點,讀者要小心了解整個競爭力報告,避免作出錯誤分析。當然,IMD的全球競爭力研究不是一無是處,在這研究中,IMD每年都進行一項稱為企業管理層意見調查(Executive Opinion Survey),其主要目的是收集企業管理層對當地的競爭力評價。因為被訪者都是企業精英,對經濟、商業、政府及募建的認知和理解較普通市民為高,他們在調查選擇的「答案」有助各地政府制訂相關措施,提升競爭力。5.39.217.76  G. \) C( H9 L& p/ Q7 \% g7 W

2 B+ G. ^$ g/ a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w& h7 i. \4 {
關焯照  經濟學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