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趙永佳﹕「通識新一代」的政治取向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5-25 11:05 AM 編輯 ( g8 g% u: b( w  {- J7 }
tvb now,tvbnow,bttvb3 E+ G' b4 d; H, L4 p
趙永佳「通識新一代」的政治取向
" ]' {2 V, _. r& ?, _3 F0 C
% w  `( X! I+ }4 x  b7 q4 M

, O3 o. [( I3 A* @4 n最近陳健民寫了一篇《政改懸崖與和平佔中的意義》,我這個「潛水民主派」細讀之下,對文章大部分觀點也基本認同,亦佩服「民仔」敢於「走進浪尖」為了香港的民主前路所作的種種努力與犧牲。公仔箱論壇- Y9 }$ F9 X4 h6 y+ z+ _6 H6 D" `6 s

( ?' V) ]' C+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過,他在文章中提及新生面試中的一些看法,我卻有不同的經驗希望和大家分享。他在文章中:「最近我面試一群成績非常優異的中學生,聽他們批判功能團體令議會不代表民意、拉布的合理性、反國教的意義等等,令我感到北京如何築堤防洪,民主潮流真是勢不可擋」。
3 d& B- M/ [/ d5 ~) D6 A) O

$ b* i6 r5 y6 r公仔箱論壇當天其實我也有參與面試,但不是和他一組。在當天我接觸了廿多位中六的年輕人,和健民一樣,我對新高中的學生印象不錯,覺得他們相當優秀,我們有些驚奇他們的英語口語比以往見面的A-level同學更好,而且勇於表達自己意見。5.39.217.764 U% u$ @) L. I; q7 C  R9 K
5.39.217.767 `* V9 \' F8 h
但在政治取向方面,我那組的同學卻是相當多元化,有暢談民主的重要,有支持佔中,但也有同學覺得社會秩序也很重要,為何香港人特別多投訴等等。當然我們應該明白,「人怕出名豬怕肥」,現在關心時事的年輕人應該沒有幾個不認識健民吧?在入學面試中如赫然發現陳健民在座,就是「循序漸進」的支持者也不好意思(或不敢)和他「對幹」吧?
% a) l5 K5 T! u( B1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5 S  W+ `$ f& b" P  Z' ?. M
這也令我想起最近有關「通識」一代的討論。健民覺得受到通識教育蒙的一代,會對現更為不滿,令民主潮流「勢不可擋」。作為長期參與高中通識科發展的「老兵」,我對這點也不敢苟同。通識科的「批判思考」不等於是「批評」,而是要參考不同意見,發掘多方面資訊,再下結論。也有建制中人覺得民主派或「反動」勢力會「騎劫」通識,把年輕人變成文革般的一代,又認為學民思潮或反國教運動都是通識闖的禍。個人認為,這種觀點和健民現在這種樂觀的情緒,都是以偏概全的看法。事實上,個人覺得通識科的目的在於引導同學認識不同的觀點與立場,在實證的基礎上做出判斷,對於一些價判斷的問題,通識科並沒有預設同學的立場,或甚至未必要求同學一定要站在某一種價或者政治立場上去作答。而且一個好的通識討論,必定要有顧及不同觀點,就算是你不同意的觀點,其實也應該先攤開討論再批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l. u+ B, i: U$ }# r
tvb now,tvbnow,bttvb4 v- F; O- d! n# k- K/ J

, N: X; s2 R6 Q4 \  Q4 d& T「激進化」的過慮或過分樂觀8 t' y7 f* W6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J  O+ e! k* i
少數同學,甚至通識科老師,有較反建制的言論或行動,都並不代表大多數師生都有相同觀點或行動。所以通識科對加深同學們對時事議題或爭議的認識必然有作用,但結果必然是,或多半是會令同學激進化,就可能是過慮(建制的觀點)或過分樂觀(泛民的觀點)。不過,如果我們還是好像殖民時代一樣,要把教室和學校「非政治化」,就更是行不通。因為健民得好,如果在課堂裏不談政治,同學們在網上大量管道還是會接觸更多更「激」的資訊。網上世界是「自由」的,我們怎樣擋也擋不了,因此通識科能和同學全面地多角度地探討某些爭議性議題,反而起了平衡的作用。
$ @* \+ O6 |1 |4 O+ R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5 {% Y* X0 l  b
關於通識科的影響,希望在不久將來會有進一分析。最後,作為社會研究者我希望回歸實證研究,讓數字話,來引證究竟年輕人有多激進。我們(亞太研究所)在2010年進行了一項調,訪問了20031540的市民,以了解「90後」至「70後」的社會政治態度,並以一系列問題來量度他們對社會政治事務的不滿程度。結果發覺,有較強烈不滿的市民,有近20%,為不可忽視的少數。不過,無論是90後、80後或70後,其實不滿情緒的程度都只有輕微差異,反而是「80後」(而不是「90後」)最高,而深入的統計分析也指出,世代的影響其實非常小。
3 Z0 c4 B8 N5 X2 o公仔箱論壇
( J1 B- X7 }$ i# T8 v# ]
而去年年底,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的另一項對象為18以上市民的全港性調,有一條問題問及被訪者是否贊成用「較激烈的方法(如拉布、公投等)」來爭取公眾權益(見表1),我們發現雖然20以下和2029的年輕人比較年長者的意見是有明顯分別,但也不是一面倒地傾向激進意見,而是有逾半的被訪者不同意這些「較激烈」的方法。而問及被訪者自己傾向哪一個政治取向時(見表2),20以下被訪者也是和2029群組接近而較傾向民主派(55%),但也有近30.4%認為自己是「中間」派。順帶一提,該項調的大多數被訪者都同意撤回國民教育科(57.1%),但20以下年輕人卻是大多數(84.3%)同意,可見他們的不滿,也是有的放矢,而不是單考慮政治取向。$ K9 N- ~' a9 B5 `" k
% M5 |& o6 t/ `% Y1 \1 |# h

4 F; |0 G1 S6 o回應年輕一代的民主訴求tvb now,tvbnow,bttvb$ ]7 U  H1 m% H5 K+ Z;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L9 F$ I2 G9 k1 D+ ^, w; m
綜合研究所得,個人也認同年輕一代對環保和民主等普世價確實較為認同,對政府施政也有相當怨氣,年輕人中間也的確有少數有明顯激進化傾向,而當然現在最令政府頭痛的就是這不甘沉默的小撮人。年輕人的激進化,和社會政治矛盾尖化有直接關係,也是受到近來他們眼中種種施政問題所催化,這點不容否認,也和其他年齡層人士無太大差別。5.39.217.761 A/ G* t8 A1 U. d. O1 K- t

) Z) p4 d  f6 M& e7 D不過,也希望指出,年輕人未必大多數是鐵桿的泛民支持者,或完全擁護「激進」的路線
: ~. ~/ c  Q# Y3 e- V/ m3 u。本港的民主運動不應頭腦發熱,以為年輕人必然「與我們同在」,而忽略爭取更多「中間派」的支持。而建制力量也不應把主流民意,甚至是在年輕人中間,還存在若干分歧而忽略年輕一代累積了對政治社會現的不滿,而更需要釋出善意,積極回應年輕一代對民主的訴求。家長式的態度與強力鎮壓,其實只會激起更多的反響,令更多年輕人投向泛民甚至激進派的陣營。
. o8 c) b9 B3 O! G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2 q' G3 c. i- t: k6 {9 Y) M2 \
5.39.217.76* y4 J( D8 z/ T6 f
作者為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所長9 _8 |% ?% s2 ]( e# d2 Z

' ]6 @& X  f5 i, e6 Y公仔箱論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