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5-20 12:34 PM 編輯
8 U" Q4 j' L+ Y' V3 y7 E, V1 R% i5.39.217.76
8 K- M; Z* f- T+ d6 ^tvb now,tvbnow,bttvb騙地謊言:與陳茂波《考慮全局 不再蹉跎》一文的失實例子相榷# |: ]$ m% N' B* a+ o
文 本土研究社tvb now,tvbnow,bttvb5 s' R/ [: }7 Y$ R
( H0 ^2 H9 \# @7 U, Q; G
! \0 Z' o- l# w( C4 E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g+ f5 w" ?% Y3 f, g% s' D2 S

' H4 E1 S- z% d5 S1 ptvb now,tvbnow,bttvb
* R' ]' w9 k( _. j+ |: d從官方消息聽聞到,我們本土研究社的新書《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問題的迷思與真象》亦正在發展局及規劃署內部傳閱,本應值得欣喜。遺憾的是,局方閱讀我們的研究,原來並沒有讓發展局反思其固有過時的發展模式,卻成為了用來反擊民間聲音的參考文本。面對著思想封閉的發展局官員,從事本土政策研究也有感在蹉跎自己的歲月。
; @5 e2 v* B' X& [- ?4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q2 L6 P/ h& ]: g$ J# b4 \/ `公仔箱論壇從全局的土地發展角度看,我們發現,要滿足本港未來人口需要,其實並不如政府就說需要開發如此龐大的土地量。不少現有發展計劃只需作出稍微的規劃改動,就能提昇居住人口及公屋數量。如近日本土研究社聯同其他民間團體申請改劃啟德空地,改善328公頃中只有約3%的土地 (9公頃) 劃做興建公營房屋,公私營房屋比例向私人地產市場傾斜的情況。現時屬於政府劃作「鄉村式發展」的房屋土地儲備土地(1,200公頃)亦「被失蹤」,根本並未好好善用。反而,政府所謂「以高速經濟發展來解決本港深層次矛盾」的理論根本毫無理據,卻只會因盲目進行土地開發製造更大的矛盾衝突。: A1 K# X, D: G
5.39.217.76; b* R" {, w% [3 v
5.39.217.762 g8 n* {; q# H. a
本土研究社現就發展局今天《考慮全局 不再蹉跎》作出全面回應,澄清失實言論。& ^7 }) g) O" a
公仔箱論壇2 w* G& V2 o: g0 u
E7 E& q0 ]1 [/ Q+ Q使用沙田作例嚴重誤導7 }# ?9 o* m9 c5 a
" @4 } T6 q; s6 X1 h2 \發展局局長今日的網誌文章,試圖建立沙田新市鎮作為土地發展的標準範例,聲稱香港每十年的人口增長就要發展一個「沙田」,更反問市民我們在地圖上如何能夠找到2,700公頃的土地。先不論官方人口估算的問題,即使以沙田區的發展藍圖作依據,單看現時沙田新市鎮在《發展審批大綱圖》愈2,700公頃的土地中,包含的不僅是市區發展用地,發展局將一些非發展用地也統統計在一起。例如,圖中連沙田兩旁山脈近984公頃的綠化地帶也計算在內。還有劃作「其他用途」的地方,包括墳墓、沙田馬場等火車維修廠近共205公頃等也計入,當中即將可再利用的沙田污水處理廠也被雙重計算(double counting)。再者,沙田有近190公頃現在是丁屋發展用地。發展局說「十年就要一個沙田」的藍本,又是否說未來每十年我們都要建一個新馬場?每十年政府就要拿190公頃政府土地送給丁屋發展?5.39.217.76& l4 J' A1 c( O; Z
: n0 A6 f; M0 {/ L1 q
7 s8 V/ ^9 x& E0 A+ E2 W'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5 P: W: }9 X1 }/ @/ e0 P# g5.39.217.76圖:陳茂波將沙田馬場、污水處理廠 (橙色);丁屋(淺棕色)及山頭的綠化地帶(淺綠色)充當「發展土地」,以沙田例子大大高估未來土地發展需要。tvb now,tvbnow,bttvb4 Z5 g3 E! } X
9 a( d4 g& @2 {0 o, q若果純以滿足社會人口需要的發展用地計算,根據沙田的規劃發展大綱圖,沙田共有開放空間(255公頃)、政府社區用途(296公頃)、工業(46公頃)、住宅丙類 (0.95)、住宅乙類 (190公頃)、住宅甲類 (247公頃)、丁屋(190公頃)、商業/住宅(14公頃)、綜合發展區 (17公頃)、商業 (6公頃)。即以沙田的例子,滿足40萬人口生活需求只需1,000公頃的可發展土地已經足夠。況且,根據政府上年公佈的政府空地數字,以上用途當中還有 290公頃是屬於政府空置狀況,短期批租作停車場的政府未發展空地不勝枚舉。公仔箱論壇) r. `/ g O0 H! V* ^
9 s/ o; c5 I& R% \然而,發展局則透過雙重計算、計馬場、山頭、空置官地、丁屋等方式,高估近千多公頃的土地發展需要。如此一算,就算未來十年真的有40萬幅度的增長,發展局局長也足足跨大了近2倍的土地發展需要,是不可接受的誤差。
4 K" e1 `( t9 ~$ [# v. F5.39.217.765.39.217.76. s% I1 {# Q D. ]
公仔箱論壇3 }2 H' j# H7 |
篤數合理化過度發展公仔箱論壇, R( a5 ?5 D/ B1 ^, W
$ A- \" u2 H5 V! @ w政府「篤數」的例子屢見不鮮,如現時第二期優化土地供應的填海諮詢,發展局並沒有以最新2012年的人口估算作基準,即未來30年的人口將只會新增 137萬,反而選用了2011年過時數字來加大填海理據,指未來近 30年(2039年)將會增長180萬人口來計算所需填海土地,這樣的過度發展將會大大破壞香港市民既有的生活質素。5.39.217.76( J4 p3 ^- L. c4 H;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_8 S7 o3 L Q: Y" g; a1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 o- u1 V9 q1 Q: k' s N7 a& L
發展局今天的文章,再一次證明發展局為了合理化移山填海及發展東北邊境的大計劃,不惜製造缺地假象,讓更多的私樓豪宅開發大計堂而皇之地進行,如配合香港西部與內地融合的大嶼山、屯門等填海計劃。觀乎李惠利的案例,房屋問題在盲搶地的過程不單只沒有解決,反而合理化了政府把香港土地資源豪宅化。
$ _# m/ S1 `. R- m i5.39.217.765 [, r; h; G$ L6 U, x! t i! a) |
' T5 ?8 I0 W4 k5 E7 x5 E L& ]發展局忽略整體社會的現況和實際需要、對政府房屋土地儲備中六成的丁屋用地(1,200公頃)隻字不提、不檢討整體向私人市場傾斜的公私營房屋比例 (現為4比6)、不優先善用新界約800公頃的棕色土地、不檢討啟德規劃的公營房屋比例極低的現況、不優先善用政府空置土地(4,000公頃)及短租土地 (約2,000公頃),至今仍未向公眾交出全港政府空置及短租土地的詳細清單,一味針對民間社會提出的各項建議直斥不可行、阻礙發展,可見政府對真正解決房屋問題表現了極度不負責任的態度,根本對不住現時有廿二萬人輪候公屋、數萬戶計現居住在劏房的市民,還要借他們「過橋」來為過度發展正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R/ n# m6 c% V/ K5 z
tvb now,tvbnow,bttvb4 v. L8 J6 m7 L. B: S) T1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2 q1 m9 i) r x5 O; ?) q* E
文中指「香港整體建設土地面積由14,600公頃增加超過80%至26,500公頃」,讓我們今天才知道,原來香港近廿年來我們的城市已經急速地擴張了8成的土地面積。但為何土地發展愈來愈多,各種社會問題卻變得愈來愈嚴重? 以西九龍填海區的例子,原來填海前《都會計劃》文件中指新增土地是為了重置市區人口,然而填海後卻違反承諾,大部分土地卻賣建豪宅商品,令西九龍成為全港單位空置率「名列前矛」的地方,現還有近20塊空置/短租土地抱殘守缺。我們要問,究竟香港土地發展不足,抑或是傾向私營地產市場的房屋政策、無節制無審批權的人口政策及土地資源分配出了錯?5 F; Y R" e6 S4 I( A# L) h
, E7 h8 A1 b& i5 E( ^1 ?% }4 B `3 W, R8 ]
要求收回失實例子 刪文免誤導
6 @- R/ U9 h; j' f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n$ b! i& I7 L8 V# P5.39.217.76準確資訊是我們討論社會發展的基石,我們絕不能讓局長只留在網址上發文來誤導公眾,我們要求陳茂波立即收回失實的「沙田」例子,在發展局網頁刪文以免誤導公眾。發展局局長不正視手上既有土地資源,盲目針對邊境農地、綠化地帶、海洋生態及社區/教育用地來發展,究竟最終有誰得益?& T( {3 e g. i( D' ~# a, u
1 g) t- `9 |- S% {4 @9 k# D) N0 ntvb now,tvbnow,bttvb
8 r" [; I9 G. Z* F7 {tvb now,tvbnow,bttv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