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林茵: 私隱過頭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1-13 10:42 AM 編輯
( r# o; g0 F5 R7 ]+ K7 z4 t5.39.217.76
. D0 D  W' o. p! H+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林茵: 私隱過頭
# q; m# N6 b2 d1 l2 ~3 d8 Ttvb now,tvbnow,bttvb
# {4 l. M, |' L% T# S: x: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 a4 e) M1 ~; U* R
近年政府很喜歡用「平衡XX與YY」的句式去為傾斜了的權力天秤開脫,像每說「平衡發展與保育」,潛台詞就是要自然環境與村民為發展項目而犧牲;「平衡市區重建的迫切性與小業主的私有產權」,變成是將強拍門檻由九成減至八成然後再以不同的計算方式推得更低;本周的另一熱話是「平衡私隱與公眾知情權」,實際卻是保障某部分有財勢人士的私隱,而叫公眾利益一再退讓。
! N# f7 h& [% ^* dtvb now,tvbnow,bttvb
6 V4 P% Y- c8 Y1 m5 y5.39.217.76繼封殺傳媒收聽999台趕絕突發新聞,諮詢中的纏繞法和禁查車牌車主資料,最新一把以私隱為名削弱公眾知情權的利刃,原來已無聲無色地通過,明年就會實行。
. R  e# ~  w, `. D;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9 t2 C3 ~; {, {+ y) p- T" a
說的是去年7月通過的新《公司條例》。作為香港最長及最複雜的法例之一,它有600多條條文,對上一次大規模修訂已是1984年,為了讓規例更切合現代需要,政府由是重寫《公司條例》。然而,在這數百條修訂案中,夾雜一條令資訊自由開倒車的附例:日後公眾及傳媒將不能再從公司註冊處的資料庫中,查閱註冊公司董事的住址和身分證號碼,改為只能看到通訊地址和身分證號碼的部分數字。; |* N3 P6 C7 ~/ `- `

, g; S' P( I0 G5.39.217.76由於重寫《公司條例》規模龐雜,數年來爭議焦點眾多,這條魔鬼細節得以逃過公眾耳目悄悄通過。直至本周一財經事務委員會討論今年分階段審議《公司條例》附例的計劃時,才有記者發現並報道。$ p  {: Q8 K2 z- p; Q, g
5.39.217.76& s( X9 \( I3 |, T3 `4 L/ A) R
小圈子諮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k( H' g, S4 i

, _* u' k4 N# M; M- a4 L6 U0 [公仔箱論壇諷刺的是,政府並非不明白禁止公眾查冊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其09年底第一階段諮詢文件表示,「鑑於在香港同名同姓非常普遍,因此限制取覽身分證明文件號碼或會剝削公眾唯一查證個人身分的途徑,並會讓不誠實的人在欺詐活動中更易逃避債權人或其他欠款人。遮蓋身分證明文件3或4個數字這個方案未能達到查證身分的目的,因為有一些同名同姓而身分證號碼相近的個案」、「本港濫用身分證明文件號碼的問題並不嚴重」、「考慮過保留現有披露制度及採用英國或澳洲做法的正反兩面意見後,傾向於保留現有制度」。- r/ N$ W, E4 v1 A  M" |$ s

. n1 G3 C" {* b) R公仔箱論壇其後,政府邀請各大商會、專業團體、監管機構及公眾提供意見,在收到數十份意見書後,政府就立場轉向,理據是大部分意見支持修改現行做法,(68份中有46份支持不在公開登記冊上披露董事住址,53份中有43份支持不披露完整身分證號碼)。
8 n. A; e0 f" U9 ]" g( l1 L% B
# s" K/ Z6 U! v! P$ m! `- Z公仔箱論壇對此,本報副總編輯戚本業並不認同其諮詢手法和對諮詢結果的解讀,「單看意見書的數量,支持修訂的是比較多,但它們都出自大商會、上市公司,這些人做開董事,當然不喜歡被人監察;反對的意見卻來自眾多界別,有大律師公會、會計師公會、銀行公會、勞工界,從界別來看是明顯比支持的更多和廣泛,另外,新聞界、中小企更對這次修訂毫不知情,商界不是只有大商家的嘛。任何諮詢都應該顧及各個界別,但現時這只是從好小圈子的諮詢得出的結果,如果條例就這樣悄悄過鰦就算,是不公義的,政府堅持這樣做,將進一步惡化跟基層勞工界、基層商界和新聞界的關係。」
. Q) X6 x) n: N/ w6 Y) J+ [
5.39.217.76' y8 w$ l9 G7 K7 y2 f: ]
查冊:揭露重大公眾利益新聞
& T  W# f5 H$ j1 u5 f-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據本報偵查組記者阿強的分享,現時傳媒經常運用的查冊有三種,分別是公司註冊、土地註冊和車牌資料登記冊,當中尤以公司註冊的資料庫最易使用,一般市民都可自行在網上查冊中心找到所需資料,每份只需20多元,以信用卡扣數、資料即時下載到手。該查冊系統讓使用者以各種資料為搜尋線索,如若手頭上有某人的名字,可據此查出他擔任董事的所有公司,然後從這些公司的董事名單找出跟他關係密切的其他人;若手頭上有的是身分證號碼,可查出該人姓名、持有公司,工作生意及其他人脈關係。與土地查冊配合使用,又可憑某物業的地址,查出物業持有人姓名、持有公司等等;配合車牌資料使用,車主是誰?為何出現在某地點?他與同場人士的關係?有無數關乎重大公眾利益的新聞報道,都是這樣在名字、地址、物業和車牌之間牽出線索和證據。缺了公司註冊這一環,很多線索將在此斷絕。例如區議會選舉的種票疑雲、發展局長陳茂波的劏房醜聞等,缺了公司查冊,將不可能被傳媒揭露。/ ?4 r8 h5 B7 v2 T* ]; o: f9 U
9 }+ U% [3 V  u0 b/ k4 B( I
查冊:保障民間自身權利) [& @7 ?  }+ O9 s, R3 v* D
公仔箱論壇1 t4 g5 I7 ]& }: S; {1 w0 e
而查冊並不只是記者的事。近年積極介入新界土地發展爭議的城市研究者陳劍青,過去數年光是查冊費用就花了幾萬元,查冊不單是他個人做研究或支援村民理清土地業權的工具,也是民間保障自身權利的途徑。原來在新界囤積農地的地產商,為了逼遷租用農地的村民,會故意不向村民收租,村民又不了解土地的業權交易,往往轉了業主都不知道,當累積一段時間無交租時,地產商就可以指控他是租霸而逼遷了。「試過幫粉嶺馬屎埔村一個農民,他說業主很久沒來收租,我們就透過公司查冊,看應該交錢給誰,最後按地址親身上門交租,免被指控為租霸。但大部分農民不懂得這樣做,需要外界幫他們查冊了解社區變化,禁止我們查冊,就連他們保障自身權利的機會都剝削了。」後來他開辦工作坊教人查冊,很多普通市民都來學,名額爆滿,有些純粹為興趣的,也有關注鄉郊發展人士,或想租用農地的,透過查冊了解誰是業主、找出聯絡地址以便洽談。新例雖說也能查找公司董事的通訊地址,但很多人會填上律師樓或秘書公司地址,難以藉此跟當事人聯絡上。
3 M( F# q; c" T4 E- q7 P6 Otvb now,tvbnow,bttvb

& G9 Y# E' X0 b* w  `5.39.217.76收緊查冊:揭露貪腐更難
2 {" K5 L# w5 g1 q4 {, {. ?& a: Q4 R; i$ ]. d% C: \
另外,修例亦因影響香港整體營商環境和金融市場的資訊透明度,而備受財經界和國際傳媒關注。《紐約時報》認為現行做法有助查探空殼公司的真正老闆,修例影響潛在投資者及商業合作伙伴查閱有關資料;而該報早前揭發溫家寶家族秘密財產、及《彭博社》就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財產的報道,亦依靠港府提供的公司查冊的資料。《華盛頓郵報》認為新例令人擔憂香港作為亞洲一個相對透明及開放的商貿中心地位正在下降。知名股壇評論人David Webb批評,此修訂違反言論及新聞自由、資訊透明化的原則,投資者、研究學者、記者和一般市民都更難察覺個人與企業之間的關聯,揭露貪腐將更加困難。
! s! [, Q( y6 A5.39.217.76! E9 `8 b5 B% A* P% D( H+ U
濫用「私隱」與國際背道而馳8 R9 y  V6 n) P0 U8 f+ P
) c: P( ?# m4 r
戚本業認為,是次修例是逆國際潮流趨勢而行,有濫用「私隱」之嫌。新加坡與香港現行制度相若,董事身分證號及住址開放予公眾查閱,並無修例打算;澳洲加入條款,若能證明公開住址令其人身安全受威脅,董事能申請刊載另一替代地址在公開登記冊上;至於港府提出仿效的英國模式,其實起源於該國曾有激進動物維權分子透過查冊、到「備受爭議」的公司董事住所外滋擾,才有數年前進行修訂,在公開登記冊上以通訊地址代替住址,「一來這種特殊事故香港無發生過,二來英國富豪多數住house,易受滋擾,香港卻很多有錢人都住多層住宅,保安非常嚴密。而且,之前李澤楷亦曾向公司註冊處長申請豁免刊登佢住址,亦是成功的。如果要修訂,是否澳洲模式較可取,更兼顧私隱同知情權的平衡?為何採取最極端的英國模式?」3 a& C0 ?+ d7 I/ b- E
5.39.217.76' a3 S% q6 B/ P
公開董事資料的基本精神,是既然打開門做生意,應該有商業責任。「因為不是個個人都事必要開公司、同埋開好多公司的嘛。尤其是大公司,本身已經好多資源去委聘好叻的律師、會計師,全面地去遮掩一些不正當或非法的活動。既已是公司董事,提供資料給顧客、商業伙伴和傳媒監督,不是很應該?」公仔箱論壇6 N$ R" l4 N+ z  m3 G

2 q6 B( O/ R6 O  d9 U$ m戚本業特別指出,香港情況特殊,很多人透過成立空殼公司去炒賣或持有資產,若再在董事查冊上收窄公眾知情權,香港將變成像英屬處女群島(BVI)般的避稅和洗黑錢天堂,「BVI現行的是一些不符合國際金融都會要求的規管模式,套用在香港,對經濟的影響不好、對普通市民不好,社會資訊不公平,金融罪案亦會增加,大陸貪官就好喜歡。」有說現時國際財金機構都收緊對BVI及百慕達註冊的公司貸款和融資審批,原因就是無法確定董事、股東身分和衍生的權責承擔問題,香港註冊公司是否願意步此後塵?公仔箱論壇4 n9 b% P, K; O2 f/ q

) A! }9 j8 _/ l& b4 a: C7 b, ^/ l是次修例,政府不斷強調執法機關仍可以看到公司董事的個人資料,能夠監察犯罪和不當行為。然而,戚本業回顧過去16年擔任財經記者的生涯,認為單靠監管機構並不足夠,「從前港交所是自己管自己,無上市規則可言,一路到80年代末,每逢新股推出,都有大量分餅仔的舞弊行為,後來才引入證監會機制,再後來通過《證券及期貨條例》提升對小股東權益的保障。香港的財經監管是很多年來不斷收緊和改善的,過程中無論港交所定證監會,都經常出現各種錯誤,需要傳媒去監察,因為記者的角色是morethan一個監管機構的,我們在捍衛的是公眾利益。」0 f1 d; k  O9 ^4 X7 X/ m3 H

! S2 t# J' o  N( o4 [
. s: }& |' u: n. F+ f' s*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b- i. l3 O, y) [$ B1 \
5.39.217.76! u  v* b. F) f, t8 z
5.39.217.76& |  k8 C; T( D1 j3 A

7 P- i' x- r2 w1 I+ Y5.39.217.765.39.217.76- U0 N. R$ Q0 p9 b$ c
3 m' X% ]  i( f& Q
公仔箱論壇$ e, I$ ]8 E" h3 I2 U' r

6 H5 K7 [1 k0 g
% j! F9 u2 |2 ^2 e7 @" R+ ~" b公仔箱論壇
% i; r) z" A) G+ c5 T$ i) O+ Ftvb now,tvbnow,bttvb

' I; i# E; Y9 ~% l2 r! y1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O/ [# o7 p- F, X

) ^' R& x" q- e; Q/ P# T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1-13 10:47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9 l2 p/ ^: b9 D" }! Z+ E5 ~

" |0 D) g6 u, w& O楊子: 未必不可挽狂瀾  論收緊公司查冊5.39.217.76  x! `) `7 F6 l- F4 ^2 e2 D3 Y

/ Z  g9 Q/ I- T% M6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i3 v% P3 l7 n5 y9 ?" D& o/ y6 g
重寫《公司條例》的草案通過後,公眾不可再查閱董事的完整身分證號碼及住址。一時間傳媒牙痛咁聲,銀行公會、律師會和會計師公會等亦反對,但泛民議員則表示無計,民間甚感無力。其實,民間未必不可力挽狂瀾,爭取政府要董事提供例如生日等資料補充,或者爭取傳媒豁免,向公司註冊處處長申請成為「指明人士」,以查閱資料。( R% K5 N# M6 F% C, W
公仔箱論壇& j: Q* Q  K- P; d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早在2010年就重寫《公司條例》做過諮詢,問卷當中包括今次備受爭議的披露身分證號碼及住址問題。去年8月底,《公司條例》草案在立法會拉布的緊張氣氛中,無聲無息悄悄通過,直至本周初有記者留意到政府在立法會小組委員會讀出諮詢報告,才驚覺大件事。公仔箱論壇6 A2 e# B* G) a5 b: f4 q
公仔箱論壇5 B% C2 S% A/ m
目前激起傳媒及公眾反應的,是日後不可再在公司註冊處,查閱公司董事的完整身分證號碼及住址,被認為有損公眾利益。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打擊傳媒追查」外,亦有商業考慮。目前香港與內地生意來往頻繁,不過不少內地人姓名多是兩個字,如只以普通話拼音顯示名字,可能根本無法辨認對方身分。做生意核對身分、調查對方信用記錄、訴訟記錄等,多有不便,不利營商。何況近年不少與公眾人物有關的醜聞新聞,包括特首梁振英潛建、其夫人開廚餘公司或涉利益衝突、發展局長陳茂波被指經營劏房,甚至國家總理溫家寶家屬在國外疑有巨額資產,傳媒在揭發、追查的過程,都不免要查冊,抽出與事主有關的公司,再調查他們如何利用公司的法人身分作掩護,隔空操作生意和處理物業而不為人知。亦有指打工仔追欠薪,無地址難追查董事下落。總之身分證號碼與地址,用途多多,不可查冊的影響極大。
" y# M: s0 V8 R9 }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2 b/ Z8 k' K# w* A9 @4 K! T" W9 H
按泛民議員的講法,現在情況是蘇州過後無艇搭,因為「主體法例」(ordinance)已在上屆立會通過。不過,《條例》最快亦要2014才實施,而主宰法例如何具體執行的「規例」(regulations),目前只有大約範圍,具體條文未出籠,仍然有得救。何況,一條法例不可以在同一屆立會提出兩次,但《公司條例》是在上屆通過,今年又是新的一屆,泛民議員在制度上,絕對可以立即提出修訂。$ `1 v2 @# M% I2 w% y: k
8 x/ m3 ~7 P% z7 x+ l
遮幾個字不影響辨認身分
) v7 l' W2 }( C3 U; W,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P) I$ c8 ~: }+ l
其中一個可行的進路,是要求政府規定,只遮蔽身分證號碼最尾兩個字,則既可保護私隱、防止他人冒認,亦同時滿足法例「不可披露身分證或護照完整號碼」的要求。事實上,回顧政府在2010年做的第一期諮詢,當時就算是匯豐、合和、鷹君等反對繼續公開董事身分證號碼的集團,也只在諮詢文件要求政府「遮蔽某幾個數字」(「maskcertain digits」),而不是完全不可公開號碼。甚至這些集團亦指「相信遮幾個字,不會影響辨認對方身分」,顯示反對一方,也基本認同號碼有助確認身分;遮幾個字以保障私隱,亦要留意平衡,不影響辨認。
& `1 t" L' F8 w& N# B, R1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Y3 y' i$ N) e4 z/ I
而另一可行進路,就是要求政府為傳媒,或有重大利益關係人士提供豁免。根據去年已通過的主體法例,財政司長有權訂立規例,指明處長可向某些人士披露資料,以及按什麼條件向他披露。在政府剛在立會提出的報告中,就顯示政府起碼已有意讓「指定公共主管當局(例如勞工處、警方等)及指定監管機構、清盤人和臨時清盤人」等,有權查閱,而不是一刀切。既然清盤人並非政府機構也查得,可見只要利益關係重大,私隱並非大晒。' ^8 n$ s( f  S: Z- b7 {

4 q1 D( a- C. i6 `! _- Q只要利益重大 私隱非大晒公仔箱論壇. n# M1 ?5 v# I+ x1 A& Y6 D6 f
2 Q1 d! U4 {) X9 \# @) }
因此市民和媒體應爭取記者為公眾利益,有需要時可經簡單確認身分後,有權查閱。具體如何確認記者身分、對什麼人豁免可再細議,但政府遞上立法會的規例,肯定應開拓更多查閱的可能。目前董事一方擔心資料被人誤用,其實政府亦可按選民登記冊做法,要求記者或有關人士,到指定的公司註冊處查閱、不准影印、抄寫及帶走資料等。雖然會比目前多了限制,亦令民間媒體報道難度增加,但亦不失為一個符合法例,又不打擊調查報道的平衡做法。
1 k: `( Z. F  q5 j: E/ K- z: a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F3 j6 w5 M. }8 _9 a3 C9 K3 q
因此,民間社會需極力爭取的,一是要政府答應盡量披露身分證號碼更多字數,以達到有效的身分辨認;二是要求財政司行使權力,令記者和真正有需要的人,可申請查閱、核對董事身分。另外,一旦政府取消查閱身分證號碼及地址,影響市民核對董事身分,為保障市民權益,政府應要求董事提供其他個人資料作為補充,例如在諮詢文件中,就有團體要求,董事另外提供生日日期,配合中英文名及部分身分證號碼,三方交叉核對以作確認。
0 g6 D* V' v/ \# I% a8 o% y- c* b

; }: \2 u2 M3 T; Z" U: L1 R- n4 m至於董事一方,聲稱擔心個人資料被濫用,但多個公會包括律師會、會計師公會及銀行公會都指出,董事資料已公開多年,到目前都無證據顯示有董事因此被滋擾。筆者還要加多句,這些年來,被滋擾的似乎就只是後來被揭發有醜聞的權貴。律師會在最新一期《香港律師》提到,香港改革法例是仿效英國,因為英國曾有「示威人士透過查冊公司登記冊而得知公司董事的住址,繼而到該等董事的住處外示威」,但律師會已明確指出,「香港至今仍未出現同類問題」。按私隱專員公署回覆「香港獨立媒體」的查詢,指「公署於2011年和2012年分別接獲一宗有關公司註冊處披露個人資料的投訴,其中一宗沒有表面證據故公署無法跟進;另一宗的投訴人撤回投訴」,可見情況根本不嚴重,對董事的過分保護,並無必要及急切性。公仔箱論壇8 Y9 C9 C# L4 `( y7 U, s

/ l. J/ O# X" p3 x'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泛民打定輸數?
; U1 z) }; Y' @) N1 z& w: ^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1 o; e" r) w0 y5 k+ P. I* l- Z
對於爭取修例或放寬規例,眾泛民暫時仍垂頭喪氣,指「要分組點票,所以一定輸」。其實如果事情可以在立法會內靠投票解決,傳媒和市民就一早不用報道、不用爭取。泛民在議會內敗給功能組別,盤古初開已是如此,難道因此就不用施壓?如果打定輸數,我們如何解釋?泛民甩甩漏漏,也拖垮了政府的五司十四局、《版權條例》草案、甚至在年前否決了政府提出申辦亞運的撥款?因此市民和議員必須團結,繼續大力向政府施壓,在有限空間下爭取最大的資訊自由。
2 W/ ?0 i3 Q3 ~( K5 D+ W/ Q3 ^

& U. y) f: |: _5 w# |" }*民間爭取方向*
# S- N) I6 u% F0 H$ V: wtvb now,tvbnow,bttvb
+ x! g8 i: [9 V( X) x  x6 R/ b  K3 p. Q
1.爭取盡量披露身分證號碼上最多的數目字,平衡保障私隱與市民核對董事身分的公眾利益/ h6 S7 q7 s. N5 L! b; y  {

8 R$ s  `+ q/ v5 T# I: M, N( _2 n
2.爭取傳媒或有重大利益關係人士可申請豁免,成為法例下的「指明人士」,有權查閱資料( H9 O% J' F& V

7 {3 V; o. k- l! @5.39.217.76
3.要求董事提供其他個人資料,例如生日日期,以便確認身分
: `9 D8 e- m# ^: _+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8 s5 _( z0 ^+ t& f/ u/ m4 D5 r: _1 `

1 V# Y, y7 R; {) s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y2 Q9 J( d- j: S! A公仔箱論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