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才:公平何價?5.39.217.76: P$ p5 \% E- n: c3 W5 u q4 @
+ x+ R; H/ ]2 H6 F4 n1 Htvb now,tvbnow,bttvb
4 `# N2 E5 l& D7 ?$ g公仔箱論壇假如我們指出在金融海嘯中,那些超高薪酬卻仍貪得無厭而又不負責任的金融界CEO,在闖下彌天大禍後仍可逍遙法外甚至拿走大筆花紅,乃如何有違社會公義,自由經濟擁護者的典型回應是:「正如有人天生貌美有人天生平庸,世界本來便是不公平的嘛!」似乎世人都無知幼稚有昧現實。然而,只要有人被發現騙取 福利援助,他們卻會立刻跳出來破口大罵。可悲的是,現代經濟學已經成為了這種「雙重標準」的幫兇。: k. y3 j% S5 F4 c
. j9 ?" o5 S3 ?/ M7 l3 ^# X
進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的研究表示,人類先天擁有追求公平的心(請參閱《維基百科》Ultimatum Game條目)。事實上,貧富懸殊加劇會導致社會不穩已是常識。過去數十年一系列研究更加顯示,社會上的不平等與眾多的社會問題存在着極其密切的關係。tvb now,tvbnow,bttvb! t, x' ~. [# K1 Q7 K3 w
: G! g6 x) A( a. h% H/ b9 {9 |5 Ptvb now,tvbnow,bttvb兩 位社會學家KatePickett和Richard Wilkinson於二〇〇九年發表了一本名為The Spirit Level - Why More Equal Societies Almost Always Do Better的書籍,其內綜合了上述的多項社會學研究,指出了在超越某一個小康的生活水平之後,一個社會裏的眾多的社會問題如人際關係疏離、社群價值失落、生活壓力、精神病發率、暴力罪行、青少年濫藥、少女未婚懷孕、社會流動性、甚至於癡肥、學業成績、平均壽命等,都與這個社會的絕對富裕程度關係甚微, 卻反而與這個社會裏的貧富懸殊有着直接的關係。tvb now,tvbnow,bttvb6 M# R8 R" k! T% P7 M. Q% M
公仔箱論壇- i2 y& e8 o6 U
研究人員不但比較了數十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迥異的國家,更比較了美國數十個州份之間的差 異。結果十分明顯:愈是貧富差距巨大的國家(或州份),其社會問題也愈為嚴重。相反,一些小康但較為均富的地方,社會反而更健康和諧(《維基百科》中也有這本書的介紹)。這實在是很大的啟示和諷刺。在上一篇文章,筆者指出了GDP是一個如何狹隘偏頗的指標。如今,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出,這個錯誤的量度如何令人類文明誤入歧途。5.39.217.76# w1 }4 }, a- z% a9 J
/ F* C; r" F4 u9 }4 @2 q- Q
當然,上述研究揭示了「社會問題的嚴重性」與「社會內的貧富差距」這兩者之間的密切「相關」 (correlation),但稍為認識研究方法的人會知道,「相關不一定等於因果」。兩者之間的確切因果關係(如果有的話),當然有待更深入的探究。而 另一方面,這種「相關」也不是沒有例外的,例如香港的貧富懸殊接近世界榜首,但平均壽命也是名列前茅(這正是為什麼書名中有「Almost」這個字)。# J$ O/ u/ @& D3 q; Q) }
7 E9 g: l4 _; B9 i+ V# p% M* X- J4 n4 m
同樣深富啟發性的,是「生態足印」(ecological footprint)與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之間的關係。但因篇幅關係,筆者只能夠呼籲各位再上《維基百科》(英文版)一看,並細嚼背後的含義。7 ~% a( g2 C2 Q h/ A; A( g9 G# ]
5.39.217.76' S* C) k' J' |) A/ U-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N/ X- B" B2 y* x: o1 C- r6 |. T- x
我們需要怎樣的繁榮.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