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驥:另類統戰——從中國教改歷程探尋中國社會失序根源5.39.217.761 c2 w5 p. D% }( V
& [2 o' d- U! i* g
; t& z2 I# r; Q6 R O r+ g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編按:內地許多大學都在1952年成立,這現象源於當年的教育改革。本文回顧60年以來內地大學教育「輕人文、輕道德、輕法制」的方向,指出當今社會問題的源頭所在。
& ]0 q: j5 T) Y m4 i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k9 R: @% t+ y; h" T! g0 Y2 {
近20年的中國領導人,大多有理工科背景:江澤民出身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朱鎔基出身清華大學電機系,胡錦濤出身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溫家寶北京地質學院地質構造專業,就連即將上任的習近平,也是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出身,中國在近30多年的歷史中,重建設、重發展、重利益,而輕人文、輕道德、輕法制,並非沒有原因的。公仔箱論壇5 q' v/ e9 y* a' D% K6 I4 \$ P
8 N# I% I; ]! }8 m8 g* g
不要怕只要快
3 f! A q9 R* f, _.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2 G2 S9 n0 ?3 |$ D qtvb now,tvbnow,bttvb有人以為這是「實用主義」作祟,殊不知背後的根源,與1952年開始的一場全國教育改革運動相關。在這場運動中,為了仿效「蘇聯模式」,中國的大學將民國時文、法、商科在校生的比例,從1947年的47.6%,削減到1957年的9.6%。中國成為世界上綜合式大學和文科在校生比率最低的國家。1952年,遂可被稱為:中國大學之死。0 f1 V1 l1 u& z3 _$ y
( o \- ]6 P {; m! V) P5 N2012年內地高考不久前結束,很快,考生即將進入選擇學校與專業程序。有內地考生發現,今年內地有多所大學都在慶祝自己的「60周年校慶」。例如:北京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回溯歷史,這些大學都成立於同一年:1952年。恰巧,內地雜誌《看歷史》本期做了關於1952年中國大學改革的專題,幫讀者回顧了改革的來龍去脈。
* n* y' f0 g; O/ I. W' N公仔箱論壇- {+ B% I( a1 Q+ `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部分,很自然地把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視為「老大哥」。為了打破舊有的國家機器和意識形態,各方面全都引入所謂的「蘇聯模式」。於是,大量「蘇聯專家」來到中國,指導中國的國家建設。有資料顯示,1950年代有1萬多名蘇聯專家參加了中國的國家建設。而高等教育堪稱是蘇聯烙印最深刻的領域。1950年代初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內,就有高層的蘇聯顧問。從1949年到1959年,則共有861個蘇聯專家在中國的大學裏工作過。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U. e& k6 q
, z9 c6 @6 A4 \" ~2 X& V, ?
這個社會沒有社會學
6 I0 l6 W$ E+ N3 Atvb now,tvbnow,bttvb
( x7 d& W* U: c4 j, a2 ?5.39.217.76蘇聯模式體現在教育方面,一言以蔽之,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培養「建國人才」。蘇聯自1922年建國後,因急於躋身現代化國家,施行了教育改革,集中國家所有的資源,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以實現經濟迅速增長、鞏固國家政權。新中國成立後,這一模式被中國官方全盤接受。
% Q% r" ~) n- ~9 q" w$ ?公仔箱論壇
7 G$ p* n8 a/ \. `' i) ~) m5.39.217.76有蘇聯專家認為,中國以前的大學體現的是半殖民地的依賴性,把知識分子的注意力集中於研究一般的自然、歷史、文學,以及所謂社會學,這對帝國主義有利;相反,帝國主義因反對中國工業化,所以不願意培養中國的技術幹部。tvb now,tvbnow,bttvb0 F6 v/ F5 d; k7 e
9 f7 q7 O3 C5 x, J# l) s0 Itvb now,tvbnow,bttvb對文科的蔑視,是蘇聯模式的基本態度之一。比如心理學,當時被視為是「唯心主義」予以取締。而對社會學,當時有蘇聯專家公開聲稱:「什麼叫做社會學?在科學的領域內根本就沒有這一種科學。它如果是以社會為研究對象的一種科學,那應該是歷史唯物論的任務。社會學這一個名詞是不能成立的。在我們的大學裏不應該有兩種思想並存,我們在資產階級的所謂社會學或者是歷史唯物論之間,只能取其一。」所以,1952年改革之後全國只有中山大學和雲南大學有社會學系。第二年,僅存的兩個社會學系也被取消——內地的社會學全軍覆沒。
6 _0 F0 @# _4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b8 M* o( ~5 o4 _
從1952年到1953年,綜合式大學從55所減少至14所,工學院校由28所增至38所,師範院校從12所增至33所。到1957年,全國高等學校共設置專業323種,其中工科就有183種,工科學生人數由1947年佔大學生總數的17.8%上升到1957年的37%;而文科、政法、財經各專業比重急劇下降,1947年文法商科在校學生佔大學生總數中的47.6%,1952年則降到22.5%,1957年又降為9.6%。中國成為世界上綜合式大學和文科在校學生教育比重最少的國家。
+ Y0 ~' S h) Y) v# q5 |6 L公仔箱論壇# ?& {' O- P3 a) K& L1 i6 P
曾經第一的學府
3 c; c8 f6 k" V. L% R% D2 N公仔箱論壇3 E* T! L$ ^: E! g! K* ]
在這樣的教育改革大環境下,每間大學都遭遇了各自的不幸。簡言之,對付這些大學的基本方法是,將原有的院系設置打碎,然後重新洗牌,有的院系甚至直接被取消。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或許是被一分為八的國立中央大學。
& _! T+ e5 S9 L; m' i$ }6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y1 ^6 d8 X+ R
位於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前身是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創立的三江師範學堂,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時期。1948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位居亞洲第一,由蔣介石擔任終身名譽校長。
1 G) f4 ~$ Q4 D9 P- `!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9 U# D# X0 m2 Y! q- X, z6 R公仔箱論壇但是,或許正因為位於「廢都」,又由「前朝」領導人擔任名譽校長的緣故。1949年5月7日,中共南京市軍管會接管國立中央大學後,不到3個月就將校名改為「國立南京大學」。不久,「國立」二字也被抹去,易名「南京大學」。
5 ^0 G7 H+ F3 J* j( v: a公仔箱論壇
2 P e6 k3 ?3 v- A- P% Z# w0 x' g0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蘇聯模式開始在南京大學內部發酵。在1952年切割大學的手術刀來到之前,當時的學生事後回憶說:「生物系教授對蚯蚓的研究,園藝系教授對《紅樓夢》中大觀園園林藝術的研究等,都被戴上『資產階級』的帽子。」4 `* Q' h" }5 e4 [: t
" o+ @) O1 z. d/ ]: S/ x終於,一份將南京大學一分為八的方案出台了:工學院、農學院的農業工程系及金陵大學的電機、化工系合併,成為今東南大學的前身南京工學院;醫學院被劃入軍醫學院;工學院水利系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校的水利系或土木系水利組合併,成今河海大學的前身華東水利學院;農學院森林系與禁令大學農學院森林系合併,成今南京林業大學的前身南京林學院;工學院航空工程系與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的航空系合併,成今西北工業大學的前身華東航空學院……就這樣,昔日亞洲第一的中央大學支離破碎。* j' s' j' @+ |
$ \/ r0 U& |( p. }( C s5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是,今年南京有6所大學都在慶祝他們的110周年校慶: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這些大學並不承認1952年的建校史,不約而同地以1902年的三江師範學堂為其濫觴。似乎在用這種諷刺的方式,否定了當年中央推出的教育改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 a* Z8 u j" \( ^
- r1 M9 H$ E( ~( c8 U1 k! D! B- D: c位於北京的燕京大學和位於上海的東吳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最著名的教會大學和私立大學。1949年中共得權時,已經有人預感到教會學校會遭殃。因為共產黨成立之初,共產黨人就認為教會教育是一種「文化侵略」。
# L/ u8 |0 x9 X, m, r6 X& v, ^ \. m6 L _9 u& G
燕京大學鼎盛之時,曾吸引大批知名學者在校任教。比如史學家錢穆、顧頡剛,文學家周作人、朱自清、鄭振鐸、冰心,哲學家張東蓀、馮友蘭……解放軍進入北平後,周恩來還發表過「盜泉之水,可以養田」的著名觀點,認為只要美國不干涉燕京的事情,中國還是可以接受美國的資助來辦教育的。* D2 K) Y/ ^* n" I
( o; o3 c N) a2 r3 a然而,隨着1950年6月韓戰的爆發,中國教會的命運急轉直下。1951年1月11日,中國教育部發布文件,強調新中國不允許外國人在中國辦學校的方針。包括燕京大學在內的11所教會大學改為公辦;東吳大學等私立大學則改為中國人自辦,仍維持私立,政府給予補貼。
- R0 R4 G0 P& p& Q6 |tvb now,tvbnow,bttvb! c- }! ]1 \8 y$ ^* t" P
自食惡果. w8 j) \: n, x2 f7 E: i/ A
公仔箱論壇5 d" n$ ~ x5 p8 a' j9 c0 K+ Q
1952年秋新學期,燕京大學被「肢解」:文、理、法各系併入北京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新聞及一些社會學科併入中國人民大學。而以培養法學精英著稱的東吳大學,則在1952年10月得到了自己的結局:撤銷,與華東地區的南大、安大、滬江、聖約翰、復旦、上大等大學的法律系、政治系合併為華東政法學院。到1953年,中國僅剩下6所大學還保有法律系,中國法學從此凋零。公仔箱論壇/ d( _: E9 K$ c
2 A1 _% t% c% j. {
1952年不可思議的教育改革,造成中國教育的斷層,遺害萬年。今日之中國,在「山寨」方面可以有無數「人才」,而在原創方面卻乏善可陳,其因昭然。有個傳聞說,鄧小平1979年第一次訪美時,外交團14人中,有7人是燕京大學的畢業生。中國人今日法制觀念如此淡薄,或許也與1952年教育改革對法學的破壞有關。教育改革40年後,中國具有國際水準的法學人才鳳毛麟角,以致代表中國出任聯合國大法官的人選,只能從當年的東吳人中尋覓:首任倪征燠教授,1928年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生;次任李浩培教授,1928年東吳大學法學院畢業生……當時,他們都已是年逾八旬的老人。而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國家需要審查香港原有的英國成文法,竟然無人勝任,救駕的仍是「東吳遺老」。而中國人今日傳統觀念、道德修養的淪喪,當年那場教育改革更難辭其咎。公仔箱論壇7 M/ X* M0 a4 y J, W5 C: e4 R
, k9 B: @- b6 l6 V公仔箱論壇中國欲重建教育,談何容易?但欲重建,亦非完全不可能。既然民國的現代教育是在白紙上建設起來的,今天我們或許就可以循着當年的路徑重建教育。所以,早就有內地學者提出,現在應該恢復公立學校、私立學校、教會學校三足鼎立的傳統。這會是今後中國教育改革之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