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曾蔭權沒反省、不認錯 周永新

曾蔭權沒反省、不認錯  周永新
* g+ x- L. }1 n" T" O5.39.217.76公仔箱論壇6 t. Q8 |8 m: `2 n1 p7 V  ~
  I9 R! l' e4 X+ Z5 P
早幾年,我曾經因「雷聲大、雨點小」來形容《施政報告》,今年公民黨也用同一詞語來批評曾蔭權,說他沒有為市民帶來驚喜。曾蔭權未發表《施政報告》前,曾令市民有極大期望,因他明言在《施政報告》中,將認真處理三大市民和政黨關注的問題,包括中下層市民置業困難、人口老化造成的退休保障需求,以及貧富懸殊激化的社會矛盾和衝突。5.39.217.76  K( K5 t3 Q: V1 s# w$ s
tvb now,tvbnow,bttvb  a( P0 }, y2 X2 m7 Z' f
對於曾蔭權任內發表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我不想按照個別建議來評論,這些陸續落實推行的措施,如增加多少個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社區醫療設施、僱員再培訓課程,甚至是豁免公屋戶兩個月租金等,只屬政府流水作業式的例行公事,未能顯示曾蔭權的施政理念,也不能證實他在政策上作了本質性的改變。
+ W1 q. [, J. J

* L# H) Z( \1 T0 C8 ]6 @9 X% {: `" c2 Mtvb now,tvbnow,bttvb沒有繼往 如何開來1 M  A* z* [8 ?: F( n1 _4 _8 R
曾蔭權以「繼往開來」作為今年《施政報告》的題目。他繼續過往的是什麼?他為未來開創的是什麼?這是市民很想知道的。可惜的是,曾蔭權雖說要繼往開來,但細閱《施政政告》全文,他談的過去,只在最後「庚」和「辛」兩個部分簡略地總結政府過去施政時奉行的原則;對於未來的挑戰,曾蔭權也沒有什麼提示,只重申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必須堅守自由、法治、公平、公義、廉潔、多元包容等核心價值。
0 E$ D, `% ~) {0 y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6 B3 r. F; I: a, U2 p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曾權所說的繼往開來,其實十分空洞——既沒有為未來政府提供富參考價值的綱領,也沒有為下屆特首留下可供依循的原則。我看曾蔭權最大的缺失,是他對自己任內六年多的施政,並沒有絲毫誠心的反省,他只曉得相信自己。這種態度,從好的一面看,是他有自己的堅持;但從壞的一面看,是剛愎自用,沒有虛心聆聽別人的意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2 D- K1 k: C7 N* k

0 j2 X1 Q' G: |) _& p《施政報告》的最後部分,分題是「信任自己」。為什麼要信任自己?自己真的那麼值得信任嗎?曾蔭權應十分熟悉《聖經》記載耶穌的登山寶訓、劈頭一句是:「虛心的人有福了,天國是他們的」。虛心檢討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可知道自己的得失;政府的施政也是一樣,通常來說,做錯的應比做對的更多。
% U/ w# P/ g  R5 i6 p) t- h5.39.217.76
7 C/ O. e" m5 s0 y
與其信任自己,曾蔭權不如多作反省和檢討 ——只有這樣,他或許可以知道,什麼是自己做錯、什麼又是未來特首可以避免的錯誤;也惟有這樣,曾蔭權才可開創未來,為未來特首提供意見。如果只曉信任自己,曾蔭權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訂下的策略,實難作為未來的指引。更糟的是,只憑一己意志訂下的政策,恐怕只會帶來災難。以下我會以住屋需求、人口老化和貧富懸殊三範疇來說明。
8 `4 A4 e* k* J5 N  \" c-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s. A, W6 C/ e* f0 Z0 V
為什麼我說曾蔭權沒有反省?以房屋政策為例,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幾天,曾蔭權在特別安排的電台節目中公開承認房屋政策有失誤,並承諾在《施政報告》中推出新措施。公仔箱論壇1 `5 e) t( X# V  L+ G& W0 L

0 B8 l5 x+ y+ V' h. K+ Q5 {; Z《施政報告》公布,居屋是復建了,曾蔭權稱之為「新居屋」。但新政策是什麼?曾蔭權有反省自己的失誤嗎?只要細心閱讀「房屋政策」部分,可見曾蔭權是完全沒有認錯的。首先,他強調政府在房屋方面的成績並不錯(第8段);隨後他談到復建居屋,只說了一句:政策是「為了回應中低收入家庭的置業訴求」(第23段)。5.39.217.76" T+ T  `$ K5 Q: J( P

. `; {0 [! B) p- H5.39.217.76過去幾年,曾蔭權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復建居屋,先是說政府退出物業市場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能輕易更改;後是說市場上有不少中下層的「上車」盤,年輕人也不用急於置業。這些傷透基層市民的說話,一句政府要回應市民訴求就可平息民憤嗎?我看民怨不會因此消除。tvb now,tvbnow,bttvb7 H/ q( H5 `; a; Z) i6 o0 m

6 w1 B, P, v, j- H% o: D5.39.217.76也因為曾蔭權沒有深切反省,現在提出來的新居屋和優化版的「置安心」,整個設計包括興建單位的數量、定價、轉售限制等,在在顯示在曾蔭權眼中,居屋只是投資工具;所以輿論關心的是,購買居屋的市民能從中得到多少「着數」?新居屋是否只會有賺無蝕?復建居屋就是讓少數市民如中六合彩般賺錢嗎?這是何等荒謬!
* O( I" Y1 p2 u2 ?% y1 D- j5.39.217.76

* _4 }; K* X0 L' I. |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復建居屋 權宜之計
6 k, v1 x- l9 d6 o/ }/ w公仔箱論壇我對居屋政策總算有點研究。居屋有三十多年的歷史,申請購買居屋的市民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置業安居,在自己有限的經濟條件下覓得一所屬於自己的安樂窩,從來沒有想過是投資,更不會希望藉此「發財」。因此,居屋的作用是社會性大於一切,是令中下層市民產生歸屬感,不會認為政府漠視他們置業的需要。其實,香港貧富兩極化而沒有動亂,居屋發揮的穩定作用不容忽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w) x% i+ U$ Q, U
tvb now,tvbnow,bttvb  v' o- s& P, X1 c/ R
復建居屋的理據一旦不再以社會功能為主軸,餘下的便只有投資的價值,投資涉及的風險就 是樓價的升跌。因此,曾蔭權在復建居屋最後一段說:「當私人住宅物業市場再次能夠提供合理價格以及數量的中小型單位時,我們會調節該年興建以及推出這類資助單位的數目,甚至停興建以及出售有關單位」(第30段)。5.39.217.765 D+ i3 T; a: A
5.39.217.76$ x( h( o3 s  F; a
這樣說居屋可有可無,怎不令亟須政府資助才能置業的中下層感到心寒?也把曾蔭權竊竊不憤的心情表露無遺,也可見打從他的心底裏看出,他是萬萬不想復建居屋的,也不相信居屋的社會功能高於投資價值。tvb now,tvbnow,bttvb( K0 K. K4 r  m  B7 a

* |+ s5 R  r. s5.39.217.76結果,現在推出來的「新居屋」理據上並不站得住腳,也缺乏長遠目標,只屬權宜之計,以堵塞政黨和市民的攻擊。
/ b# U3 ]) g" d; J3 T7 k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s- [5 F7 a" }: k/ w8 Z9 F5 _* d公仔箱論壇在復建居屋一事上,曾蔭權沒有自省,也沒有認錯。身為特區政府的最高領導人,這種偏執己見,只相信自己的心態,其實十分可悲!- S: D0 S; J9 m2 j$ u+ {6 S
公仔箱論壇8 ~) ]7 g0 Q; j0 F& _  H2 T
貧富懸殊和人口老化的評論,下次再續。
曾特首還是答不到黃毓民的問題5.39.217.76( |9 M( E# l0 C+ k3 T

9 \9 V- e( X+ K8 M+ q5 `; d5.39.217.76要不是曾特首在回應問題時反應過敏過激,要不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先生突然收緊主持會議時的尺度,上星期立法會的火爆對罵場面肯定不會出現,那場驅逐議員離場的荒誕劇將可以避免,政府與議會更不會落得兩敗俱傷收場。特首曾蔭權先生固然得好好反省本身僵化倨傲的態度,曾鈺成先生更應當小心註釋及執行立法會會議常規,不應因政治風向轉變而寬緊不一,更不能讓市民感到立法會主席是在配合政府或個別政黨的政策。否則,立法會主席這個職位的尊嚴及權威將會蕩然無存,議會作為政府監察者的形象也會受損。
  b1 y  Z( h4 z6 g: A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I" O9 M3 c( a. ~0 G7 d  |* @8 j% m
事實上當天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先生的提問不但有根有據
,更是市民都想問的問題,更是到現在為止曾特首仍無法有效解答的問題。那問題就是曾蔭權先生為何千挑萬選下還要選民望最低的林瑞麟先生升任政務司司長。

4 P: x+ J# p" G5.39.217.76從任命公佈開始,曾特首作出過好幾次解釋,但每次解釋都缺乏說服力。到昨天他再一次羅列委任林瑞麟先生的原因,指他謙遜、有同情心、富行政經驗便利政府交接、具備團隊精神等。他認為不應把替補機制的爭議算在林瑞麟頭上,又呼籲公眾給林先生一個機會。可惜,曾特首最新解釋只是老調重彈,依然沒有甚麼說服力,更難以解除市民對這個不合理任命的心結。
0 j# T# T4 Z3 u; u9 l- x# |$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Q& j. @. z
是的
,民望不應當是決定官員政途的唯一因素,有的時候甚至不該是最重要因素,畢竟影響官員民望的因素不少,運氣、政策是否受歡迎、政治氣候都可以左右大局,不一定能把責任放在官員身上。個別官員或政治人物人氣高企可能因為他們少做少錯,甚或無風無浪,跟他們的能力、表現未必相關。但是,民望始終是個重要參考因素,始終反映公眾的印象及感覺,特別是官員長期民望偏低的話,這個指標更需要重視。林瑞麟先生不是今年或最近才民望偏低的,而是從上任以來一直如此,而是從上任以來從未得到市民的好評、好感。像他這樣不得民心的官員有甚麼理由可以步步高升,晉身為僅次於特首的政務司司長呢?這不是與民為敵嗎?
2 B3 @( d+ K9 {0 ^$ |7 m

. @+ T6 y/ I0 [) w! T$ ?3 K9 f5.39.217.76更何況市民對林瑞麟先生惡評如潮絕不是一時氣憤
,也不是為某一、兩項政策,而是十多年來觀察的結果。林先生出任主要官員以來一直負責政制發展的工作。可他上任十年間,香港政制都在原地踏步,毫無寸進,倒是行政、立法關係不斷倒退,官民關係不斷惡化。由他主力推動的政治委任制度同樣一塌糊塗,挑選的副局長、政治助理質素參差,經常鬧笑話幫倒忙。即使沒有甚麼爭議的取消區議會委任制,林瑞麟先生也是虛與委蛇,毫無實質進展。這樣一位一事無成的官員,市民不感到反感才怪。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 L. _! t# A: v. {9 R; O

, A6 ], S1 t1 y, f3 R1 C4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至於粗暴引入替補機制
,林瑞麟更是難辭其咎。應該看到,補選權是市民重要的政治權利,沒有人能隨意褫奪。作為負責政制事務的官員,林先生理應更清楚廢除補選權的敏感性及重要性,在推動任何改變時理應更小心謹慎,更小心聆聽市民的心聲。偏偏就是這位林先生二話不說不搞諮詢,提出修例草案,還要逼立法會在幾個星期內審議及通過法例,取消市民的補選權。這種做法不但完全漠視民意,更明顯是失職卸責,沒有做好本份。對沒有做好本份的官員,特首理應嚴詞斥責,甚或要他辭職下台。只是曾特首非但留用林先生,還要讓他升任政務司司長。這口氣教市民怎麼吞得下、怎麼接受得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