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派錢求過關 問題留下任 (論施政報告) 王永平

派錢求過關 問題留下任 (論施政報告)  王永平
/ c+ U' `  O* `/ T& u2 w5.39.217.76
% _1 n% `7 O( U) |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d  Y6 Q" v5 j9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特首曾蔭權上任七年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是一名醒目香港仔四十多年來服侍過多名不同脾性老闆和看透大部分港人見錢開眼弱點的出色作品。報告涵蓋市民大眾關注的事項,連動物權益與福利也包括在內(施政報告,下同,第 146段)。報告發表前,曾特首承認政府在房屋政策上有失誤,讓市民消消氣。但他把責任推到97年的金融風暴,然後在報告內,隻字不提他上任後六年獨力維護地產畸型發展的過失。於是我們聽到特首輕描淡寫的說私樓價格超出市民負擔能力、土地供應不足、物業銷售不當手法等問題(見第15至18段)。眾所周知,這些問題存在已久,曾特首是等到民怨沸騰,連王光亞主任也口出微言後才下定決心在卸任前處理。儘管如此,他仍然一方面說「劏房不能用一刀切方式去全面取締」(見第20段),另一方面卻鄭重聲明土地供應依然是以保障地產商利益的「勾地表制度為主軸」(見第39段)。
, P$ K/ L. s/ t8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 t0 f; c3 U3 l* A! Jtvb now,tvbnow,bttvb總結曾特首在任七年的房屋政策,他予一般市民的感覺是確保樓價不可下跌(例如打擊炒賣、不當銷售的措施盡量少做遲做,推出極少數的置安心單位,捍衞托市的勾地表制度等)。到了拖無可拖的最後階段,他才拋出他離任後四年才發售的新居屋,首年只有2500個單位,更聲明「當私人住宅物業市場再次能夠提供合理價格以及數量的中小型單位時」,政府會調整甚至停止興建及出售居屋單位(見第30段)。曾特首關心樓價下跌之情,躍然紙上。難道香港的長遠房屋政策就是建基於樓價或地產商利益不能絲毫受損的大前提上?
: H' d' w* {6 X  f" L3 |公仔箱論壇
$ V( _: \' A" P; e2 u7 X" ~我一向對興建居屋有保留,因為這是讓政府逃避土地供應短缺的責任,換上給予數十萬人一個有機會中獎的希望、而實際上每年只有幾千名幸運兒成功上車的政治權宜手法。所以在建議把居屋售價與申請人入息掛鈎之餘,我同時要求政府有優先權在20年內以折扣價回購單位,避免幸運兒不斷獲取暴利,對絕大多數抽籤失敗的私樓業主不公道(見《改良居屋計劃的建議》22.6.2011)。結果政府採納了我的上半部建議,卻容許居屋業主五年後便可自由出售,而在補價方面,更只是計算單位購入時的資助額。這個「賣大包」的安排,可能會令數十萬舊居屋業主起哄抗議,不過,問題應該可以拖到下任特首才出現。另外,貫徹「永不認錯」的原則,特首沒有因為推出新居屋計劃趁勢把置安心計劃取消或合併,反而繼續「優化」及保留,還為中籤的幸運兒提供「封頂價」購買單位。假如將來這兩個居屋計劃在分配單位上出現矛盾,就會成為下任特首面對的另一個問題。
3 n, ]; J' i8 s- u- X- X* }9 Y: B
上述兩項問題沒有包括在施政報告長達16段的「未來挑戰」章節(見第188至203段)。曾特首說的未來挑戰包括「大市場、小政府」的理念、貧富差距造成的社會矛盾、公共福利開支擴張、政府應否干預市場或規劃經濟、人口老化、退休保障、行政體制能否適合民主發展、新網絡的衝擊等。這些挑戰,在曾特首上任時已經存在,有些他在每年的施政報告都提及,例如人口老化。六年過後,他不是應該告訴市民政府如何應對過這些問題,取得什麼成績,犯上什麼過失?為什麼他只是把這些沒有處理或解決好的難題變成下任特首的挑戰?他提到香港應該維持低稅率(見第193段),但為什麼不提政府以前很擔憂的稅基狹窄問題。政府年年派錢,包括長期「一次性紓困措施」會否「因為容易受市民歡迎一一變成尾大不掉」(見第193段)?他說人口老化令公共醫療及福利體系的可續性成疑(見第 198段)。我提來幾年,希望政府拿出一份詳細的分析文件都得不到絲毫回應(最近文章見《總結六年得失、無謂長遠規劃》17.8.2011),新網絡媒體 的特點是青年人主導、迅速、自發、不依從傳統。我曾就這議題寫過文章(見《尊敬的特首:與年輕人溝通有多難?》20.1.2010)。曾特首的總結卻是 「政府須回應青年人的多元訴求,也多深化溝通。我們仍在摸索之中。」(見第203段)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p$ M  ]# H' l8 j, `
! C& @# g! e& K/ X# e2 m! S" G
假如我們只看報告內個別措施,不少值得支持的建議,總是予人遲遲不做,然後在卸任時一併推出,製造最後高潮的政治手法。廣東計劃讓長者移居廣東,毋須回港亦可繼續領取高齡津貼是一個例子。另一個例子是長者用2元便可隨時乘搭地鐵、巴士和渡輪。這比我建議的先由地鐵做起(見《增加長者交通優惠》am730 3.10.2011)更優勝,但缺點是全部額外開支由政府承擔,未免有違政府倡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標。後來曾特首更說因為運輸營辦商是上市公司,「不能夠迫到他們蝕本」(見香港電台即時新聞13.10.11),未免太親(企業)疏(納稅人)有別。例如地鐵每年盈利逾百億元,優惠長者2元不會令它蝕本吧!tvb now,tvbnow,bttvb& s# e+ i0 i. f+ x- x

& Q! x; M; F$ B- x4 P! S- z,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繼實行五天工作周後,政府再次建議向公務員提供有薪侍產假。此舉當然會受公務員歡迎,但特首一而再先益(可能最終只益)公務員,其實有違公務員薪酬福利不應領先市場水平的既定政策。我希望下任特首小心處理此事。把公務員隊伍變成特權階級可能有利捍衞政府對付反對勢力,但會製造社會矛盾。這是過來人的逆耳忠言。
/ D/ w2 J/ D/ D- G8 Q1 `! Q5.39.217.76

. ^" K4 L9 v3 o% Z公仔箱論壇我對施政報告最失望的地方是看不到一名從政者在「繼往開來」的時刻,就自己任內的遺漏或缺失作出真誠的反思。在「信任自己」的章節中,曾特首提出許多數字,證明他任內取得成果(但數字不代表全部事實,例如雖然全職僱員的平均就業收入由1997年至2010年實質增加31%〔見第205段〕,但絕大多數的基層市民享受不到這個增幅)。另外,報告不斷提及的最低工資立法其實是另一個政府被迫做的好事。
) \4 e# J! B2 j: x5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n6 H  L0 \2 \2 s" L4 ~# L公仔箱論壇評價政治領導,除了看政策成績外,也須看道德誠信和承擔精神。報告說:「政府更加開放、決策更具透明度」(見第207段),「我們崇向自由、尊重法治、要公平、有公義、愛廉潔」(見第209段)。「我們的核心價值未有任何削弱,我們全心捍衞核心價值」(見第280段)。曾特首在位七年,市民感到政府比前更開放,決策更透明嗎?在捍衞自由、法治、公平、公義等香港核心價值上,市民認為曾特首作過很大貢獻嗎?這些問題的答案,曾特首難道真的不知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