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辛亥 100年,觀照出中國的現實 李怡

辛亥 100年,觀照出中國的現實  李怡
5 }; S  l1 G/ a6 X- Btvb now,tvbnow,bttvb
/ `, C9 x% A! i2 e! |公仔箱論壇後天,就是辛亥革命 100周年。海峽兩岸將有不一樣的慶祝活動。台灣慶祝的是雙十國慶,也就是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在大陸,有關活動只講辛亥革命,絕口不提民國,而且把宣傳鎖定在中國共產黨是辛亥革命的繼承者這個歷史意義上,與在台灣的國民黨搶奪正統地位。但名義之爭,卻無法阻止大陸民間、特別是透過網絡表達不同意見。tvb now,tvbnow,bttvb, }! U- t& \3 s+ v" d* T  U$ y+ q2 e  ]

) V! R' t) ]+ ?上周的 10.1,《人民日報》發表國慶社論,提到「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文末提到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到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但全文沒有提到毛澤東和毛思想。
5 `3 h, s0 O$ E+ S& ~% l3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q! o- C' H5 ?, s5 ?) b
社論引起兩極的反應。代表保守勢力的毛粉(支持毛的網民)十分憤怒,在毛澤東旗幟網上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毛澤東到底有沒有關係?》文章稱,他們「絕口不提毛澤東和毛思想。成立 6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好像是穿越時空隧道來到古老的東方,這一切與躺在紀念堂的那個孤獨寂寞的偉大靈魂毫無任何關聯」。公仔箱論壇- q- b5 y6 ?  x% z: u. \6 x
公仔箱論壇5 t  }6 p4 W( S) e0 w/ t' _9 f
另一極的反應是:在辛亥革命首義之地湖北,有六位年近八十歲的老人,準備向國務院及全國人大建議,希望當局能將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頭像撤下,取而代之掛上孫中山的像,但老人們擔心此舉遭到國安的打壓,一直不敢將計劃公諸於眾。大陸老右派學者、原《成都日報》編輯鐵流收到老人們的信後十分贊成其建議,於是將其想法公佈。
6 [$ Q. w. N& U* b# b, j! n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q# B+ [) K% L( ~$ P
每年 10.1,天安門廣場都會擺放孫中山畫像。據報道,今年掛出孫畫像格外引人注目,在畫像前,擠滿了爭相拍照的遊人。這當然與今年是辛亥100年大有關係。1 X0 ~. v1 @, l  G" H) _

* m0 a" t$ k1 ~$ z0 t- ?- g) X5.39.217.76
電影《辛亥革命》正在全國各地的國慶黃金檔上映。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接見電影攝製組人員時說,作為孫中山革命事業最堅定的支持者、最親密的合作者、最忠實的繼承者,中國共產黨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這是中共對辛亥歷史的詮釋,電影是照此詮釋去拍的。
  l1 w0 ]) Y9 [5 H. \tvb now,tvbnow,bttvb

) }8 D% a+ H; {  a1 R中共想藉辛亥革命 100周年的機會,用中共觀點去曲解歷史,來宣傳中共的正統地位。然而,辛亥革命的記念活動展開,各種不同調的聲音就陸續出現,尤其是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的質疑。以致一些報紙的文章被封,主編被炒。中共把孫中山視為中共的「革命先行者」,突出孫中山晚年時主張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政策,以體現中共的繼往開來。但網民卻對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政策進行批判,認為這是導致中共建政並由此給民族帶來巨大禍害的根源。另方面,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尤其是民權的倡導,則使大陸民眾反省今天所處的無權狀態。對滿清腐敗的揭露,又使人民聯想到今天官員的腐敗更超過滿清時期。講到孫中山建立民國,人們又會比較民國政治與中共政治。辛亥100年,催生的竟是比滿清更腐敗專制的政權。
& l* O3 C- N% ~3 I
9 K, G* i0 y5 p* Y.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 Benedetto Croce)說過: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意思是,歷史都是按照當前現實的需要去撰寫去詮釋的,它並非歷史真貌。辛亥革命固然有中共的詮釋,在台灣也有不同的詮釋。但中國大陸網民、民間學者的詮釋則與掌權者不同,許多人甚至對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正面意義也提出相反意見,他們認為,辛亥所追求的共和理想在中國是不成熟的,反而清末立憲派(君主立憲)的主張更適合中國國情。辛亥之後,實現共和政體卻沒有建立民主程序去解決權力繼承問題,於是不僅內戰連年,而且在中共建立政權後也內鬥不止,反不如建立虛君民主體制較為穩定。
9 f$ j2 S. I1 \7 e7 Q7 vtvb now,tvbnow,bttvb$ _7 Q1 j! \0 ?& S% l5 ]8 _& q/ N
大陸網民和民間學者也是按他們的現實需要去詮釋評價辛亥歷史的,但他們反映的是人民的需要和現實,是對中共詮釋的逆反。) w' q( @: c# Q: m7 a2 v

+ K8 @9 ?7 H) Q# H7 e! A) Stvb now,tvbnow,bttvb辛亥 100年,是一面鏡子,但不是觀照歷史,而是觀照出中國的現實。
1

評分次數

  • aa00

辛亥革命的政治奇蹟  朱雲漢
7 W. g% R1 `/ R( u0 v
: A! e* l1 o* S; a/ r
tvb now,tvbnow,bttvb7 e5 z' ~5 o6 u* P5 |8 E: |
對於辛亥革命的性質與歷史真諦,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正統論述有相當大的差異,但也有若干相契合之處。國民黨將辛亥革命定位為「未完成的革命」,而共產黨將其定位為「不徹底的革命」。不過,這兩種歷史解釋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面向,共和的建立主要是透過政治協商讓清帝和平遜位,既倖免了生靈塗炭,也避免了帝國的分崩離析。這場中外古今歷史所罕見的「大妥協」,充滿著高度的政治智慧,其難度猶如創造政治奇蹟。: j+ E" D5 D: |* h3 {* F6 u

: S& A4 W4 K% t從國民黨的角度,辛亥革命是一場未完成的革命。因為民國成立之後,中國並未順利的踏上民主共和坦途。一九一二年南北議和之後,孫中山先生將臨時大總統的位子讓給袁世凱,然後革命黨人制訂《臨時約法》試圖推行內閣總理制,並要求袁世凱到南京就職,但並未能有效約束袁世凱的政治野心。袁世凱的稱帝鬧劇雖然最終導致眾叛親離的下場,但中國自此陷入軍閥割據、四分五裂之局。終其一生,孫中山先生的建國理念並未能付諸實現,在他臨終前還不念念不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5 a# @+ Z  B, c2 B8 I9 V( q) y: r* B
5.39.217.765 Y5 |9 V' x3 L+ f
共產黨的正統論述不脫階級鬥爭理論的窠臼,基本上將辛亥革命定位為一場「不徹底的革命」,因為從他們的角度出發,這是一場資產階級的革命,而不是讓無產階級翻身的革命。不過,中共一向尊奉孫中山為革命先行者,因為他們高度肯定他一生所堅持的反帝國主義與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統一的基本立場。共產黨的歷史論述認為,雖然孫中山曾經提出「耕者有其田」的目標,主張農地應收歸國有,再由國家授之以田,農民向國家直接繳交地租,消除地主的中間剝削。但此一主張並不為許多同時代的革命同志所接受,所以共產黨總是宣稱消除地主階級的革命目標,最後是在他們手中完成的。公仔箱論壇- T5 g' v  H$ k$ V9 `+ w
5.39.217.76: A9 V( ]/ ^, d! W; }0 l. {3 ?$ @
上述這兩種定位都未能呈現歷史的全貌。最近不少歷史與政治學者將焦點移轉到從武昌起義到清帝遜位這關鍵的歷史轉折,如何可能避免了內戰的浩劫以及國家結構崩解,這樣的歷史結局不必然會發生。嚴格說起來,辛亥革命並沒有像法國大革命將波旁王朝路易十六推上斷頭臺那樣直接「推翻」了清朝與帝制;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清朝的統治者乃是迫於辛亥革命後出現的南北分裂,以及袁世凱掌控的北洋軍系傾向議和,最後做出明智選擇,順應歷史潮流,頒布「遜位詔書」,將統治權和平過渡到共和體制。
$ U& S# k5 U) I$ I

8 c0 j- j4 E;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但這絕對不是清廷唯一的選項。當時,南方政府有效控制地區有限,也尚未得到列強承認;而清朝仍有效控制北方,軍力上仍處於優勢,更何況清廷還有退回關外進行長期抗戰的選項,如果清廷決心困獸猶鬥,結局如何還很難意料。不過,清廷最後沒有做出魚死網破的決定,一方面顧慮北洋新軍不聽指揮,也顧慮到散落各地滿族的安危,更顧慮到全面開戰必然導致帝國版圖分崩離析,以及虎視眈眈的列強隨時準備出兵干預。! b7 h6 @' z2 o0 X8 Q  W
- J" V- {2 L8 O, r
引導清廷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關鍵之一,是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孫中山在南京發佈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在這份重要文獻裡孫中山排除了不少擁抱漢民族主義之革命黨人所主張的「十八省獨立」的架構(也就是剝離滿蒙藏,在漢族集中地域建立一個民族國家),而明確主張「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的五族共和方案。同時,南方臨時政府又拋出兩個重要的議和條件,一是主動提出「清室優待條件」,第二是孫中山主動表示願意辭去臨時大總統,虛位以待袁世凱。最後,透過袁世凱與清廷協商,達成「清室優待條件」以及「遜位詔書」內容的共識,宣統皇帝退位後在紫禁城內仍舊可以像教宗在梵諦岡內一樣享有崇隆的地位與待遇。
2 g/ h$ c; N1 ^

4 m5 T6 |6 L5 X辛亥革命是發生在一個民族構成相當複雜的帝國,而最初的有力革命訴求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是類似歐洲民族主義的漢民族建國運動。在世界近代史上,多民族帝國的共和革命極易造成國家分裂,無論是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還是鄂圖曼帝國都無法跳脫此一命運。辛亥革命卻最終並未造成國家解體以及民族衝突,民國基本上繼承了清帝國的版圖與人口,不能不說是個政治奇蹟。
, x( d* s( W7 I8 q*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p/ [% ]3 M' Z" o
公仔箱論壇- |9 E/ C+ y0 i% I2 a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0-8 08:31 AM 編輯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w4 ^" W6 l9 @. ?

8 F8 H7 W) }1 a+ R' h; Q8 ntvb now,tvbnow,bttvb中國大陸「民國熱潮」背後 張倩燁公仔箱論壇- v' @7 w! s2 H& W" E

. C3 v, [" ~8 w4 S, ^中國大陸興起「中華民國熱」,知識界對台灣民主自由平實作風的肯定,對民國民間教科書的追捧,對「民國範兒」的嚮往,背後是對當前政治與社會的不滿與無奈。借民國之名,諷共和國之痛。民國成為民間的終極文化想像。
+ }; e# e) ?: ?2 A  J$ f3 j
1 j& B) Y& C7 h9 M5 `% W" o1 l
當「中華民國」概念在台灣受到爭議時,經歷了六十二年共產黨統治的中國大陸卻悄然興起追捧民國的浪潮。大陸民間與知識界借由對台灣社會的禮讚、民國時期基礎教育的繼承與精神氣質的懷念,訴說著今時對昔日的相思,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際,試圖解構一個時代的心靈痛苦,重新選擇民族精神與價值的走向。
+ [! R7 c' o; Q$ G8 v2 N  s# F5.39.217.76
5.39.217.76- n1 }6 R# \9 w8 N" {
隨著辛亥百年紀念的臨近,中國大陸民間輿論中掀起了一股奇特的「台灣熱」:自發地推介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主題曲《我們的一百年》;讚揚馬英九的夫人坐公車上班;為台灣立法會中持不同政見的立委大打出手而喝采;羡慕在民國百年時,台灣居民享有百國護照免簽的外交待遇;甚至在中國大陸的國慶節十月一日當天,有人將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民國國旗發布在網絡上,宣稱抵制「國慶」,要慶祝「雙十節」。在大陸的社交網站上,許多有關馬英九、有關中華民國的微博資訊中,都有這樣的留言:「求光復」、「求解放」、「求反攻大陸」、「我志願帶路」……
; q2 b. a) L$ y- X* |2 a公仔箱論壇

( y6 f0 d. L; x" G- r中國人民從來不缺乏娛樂精神,他們利用網絡輿論,上演了一場盛大的集體自嘲與擁抱民國的行為藝術:在讚揚馬夫人的公私分明時,不忘對比大陸官僚的三公消費;在為立委打架喝采時,順帶著批判開會睡覺的人大代表;在艷羨百國免簽的外交待遇時,不忘譏諷這個GDP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國可憐的免簽國數字。5.39.217.760 I2 A# P$ f' K

# \* |5 j, n# D( @8 i從狂熱中冷靜下來,解構大陸民間對台灣的熱烈擁抱,部分來源於對台灣民主制度、言論自由等現代文明精神的嚮往,部分發端於對一九四九年前「中華民國」的追緬。但即便是對民主台灣的頂禮膜拜,也很難與「民國」割裂開來:正是這個亞洲歷史上的第一個共和國,開啟了中國人對民主、憲政制度的實踐。作為一個曾經存在於大陸的政治標誌,民國上承晚清,後繼當代,是真正的「傳承」。作為現實政治與地理意義上「中華民國」的載體台灣,沒有經歷過「文革」對人性的集體摧殘,沒有打倒文化領袖,沒有經歷極度貧窮後一夜暴富的慌張,作為一個完整的文化與制度標本保存在國境之南,各時期的斷層都可以在台灣發現。把大陸民間對台灣的狂熱癡迷,解讀為對民國血脈傳承的移情並不為過。
& y2 {. b/ Y! S3 ?5 y% i8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A4 \/ @8 p& D7 c, v+ J公仔箱論壇中國大陸對歷史意義上的中華民國的懷念,延伸到了國民教育層面。民國時期的先生之風,直到今天仍被後人津津樂道。一個培育出大師的教育體系自然有其被懷念的理由,民國時代的國語教科書,也被今人從泛黃的故紙堆中撿拾出來,期冀從中擷取舊時代的吉光片羽,來滋養今日沒落的基礎教育。近年來,中國大陸出版界相繼推出《開明國語課本》、《民國學校教科書》、《國語讀本》等民國教材,受到讀者熱捧,每每加印,舊書新讀引發了對民國教育的懷舊和對當下基礎教育的反思。5.39.217.76% Y  |: Z' w3 A% Z+ Z
  @2 V8 A# R& X8 S* z
在《商務國語教科書》裏,有一篇題為《趙至》的課文:「趙至之父,以耕為業。至年十三,父令就塾讀書。一日,聞父叱牛聲,掩面而泣。師問故,至曰:『予年少,未能奉養,使老父不免勞苦,故自悲耳。』」短短五十二字,將國人的孝道傳統、家庭觀念與獨立人格詮釋殆盡。翻開民國教科書,類似《趙至》的課文俯拾皆是,用兒童易於接受的故事形式將中國傳統道德中的閃光之處播撒在基礎教育中。
, g& `4 w6 A7 [% f1 c2 g4 n

; Q+ k- O. E* v& r9 ]; ^7 B2 |曾編寫新國文教材的教育家葉聖陶對小學語文有這樣的期許:「給孩子們編寫語文課本,當然要著眼於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小學生既是兒童,他們的語文課本必是兒童文學,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樂於閱讀,從而發展他們多方面的智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1 j2 Y6 p% Z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s- f1 c& y0 j$ D$ ~
懷念民國教科書5.39.217.76$ [* Z- u8 |% m3 m) a: l
翻開今天的大陸小學語文教科書,帶有官方色彩的語言表述會令早年的教育先驅為今人擔憂。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二零零九年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在六年級下冊一篇名為《千年夢圓在今朝》的課文中,孩子們會讀到這樣的語句:「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一日,黨中央決定實施載人航太工程……『神舟六號』載人航太飛行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在發展載人航太技術、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實驗活動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tvb now,tvbnow,bttvb! k; V" {5 n# F3 ?  F  s, G- g' i
5.39.217.76' B/ L5 G" q8 l) U
任何一個經歷過大陸中小學教育的人都會清楚,如此官化的磘事風格也同時存在於「思想政治」、「中國現代史」等基礎課程中。意識形態滲透進小學基礎教育,是件恐怖的事情,它在一個孩子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時,先入為主地佔據白紙一般的童心,而釐清這種先驗的教育灌輸,在中國大陸,有人用了幾十年。
9 V  M! U, E% v, I  E公仔箱論壇

" ]+ S- F$ _# d, P; S8 U8 n. y( k* x兩相對比就不難理解民國教科書受到追捧的原因:它把被禁錮了幾千年的思想觀念從「忠君」、「尊孔」的枷鎖中解脫出來,著意於對人性的放大、對自然科學的普及與民國意識的啟發,開啟了一個時代的清新之氣。民國教科書既營造了一代新國民的童年文化積澱,也不幸地成為新式教育向共和國教育轉型途中夭折的最後的童年。/ f9 W! M) L. S! N5 @8 E  ?

+ {) _# f" i2 X大陸民間對民國的另一熱情擁抱,源於對「民國範兒」的討論。儘管畫家陳丹青否認「民國範兒」的概念是由他發明,人們每當討論起這一話題時,總還是難以把他與民國熱潮分離開來。這緣於去年他接受《新週刊》訪問時,談到民國人士的做派,他說蔡元培和魯迅的同鄉許壽裳,“一副忠厚相,介於舊時鄉村讀書人和到外面做事后的現代草莽氣”;講第一屆全國政協民主黨派“那些老人的面相架勢,如虎如豹,都是真角色”;他說梅蘭芳“與洋人交接不過是微微笑著,微微欠身,斯文得不得了”;回憶他家弄堂裏的白面書生,“蘭布中山裝,相貌清正,玉樹臨風”。
- w+ t( E& V$ Utvb now,tvbnow,bttvb

8 U: `& J: k  o這是畫家對民國人士的「相面」。但當下中國大陸對民國的懷念,不僅是對外化的民國時尚的迷戀。若以一個社會的精神氣質為尺規來考量,「民國」是一種國民精神的集體從容、開放、個性張揚。形形色色重述民國史的作品,將民國時期的精神氣質與道義擔當帶回這個犬儒、反智的社會中來,透過「相面」來為那個時代「相魂」。
! D* z/ R, `! V" r9 U$ F5.39.217.76

# z# B4 C' W& S著有《百年辛亥——親歷者的私人記錄》、《追尋失去的傳統》等書的歷史學者傅國湧在解釋民國的時代特徵時,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如果用一個詞來評價民國,我首先想到的是「從容」。民國是一個多元的時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有人追求激烈的共產主義,有人追求溫和的自由主義,有人追求國家主義,有人相信實業報國,有人相信新聞報國,有人相信科學報國、教育報國,很多人為了理想,可以拋頭顱灑熱血,即使明天可能被殺頭也不在乎,仍然從容面對,許多左翼青年就是這樣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公仔箱論壇9 o1 ?$ }" d0 p  K  G" V$ }

) J# D& V" S( N3 r# X9 |0 g# C5.39.217.76民國形象從容坦蕩tvb now,tvbnow,bttvb# d: t4 e* u! G  ^
在傅國湧的詮釋中,「民國範兒」更加血肉豐滿。他認為,「民國範兒」或者可以說是民國的形象,是從容的、個性的、坦蕩的、陽光的、常常超越了恐懼的,即使面對死亡也沒有那樣猥瑣。這份從容來自於王綱解紐、千年皇權被打破的一種釋放感,也是晚清以來與世界接軌,呼吸到外部世界帶來的開放感,同時也是仍然保持著古老文化傳統的沒有斷裂的一種淡定。
! i) v' f2 i, b5 O! X
公仔箱論壇! F8 |& k1 u  s
著有《民國背影——政學兩界人和事》等多部民國作品的學者張耀傑在接受亞洲週刊採訪時,用他筆下的一個故事向我們詮釋了民國時代的開放與寬容。「一九一二年五月二十日,孫中山的親信、《民權報》記者戴天仇,也就是後來的戴季陶,以《殺》為標題發表文章說:『熊希齡賣國,殺!唐紹儀愚民,殺!袁世凱專橫,殺!章炳麟阿權,殺!』文章發表後引起轟動,上海租界巡捕把戴天仇帶到法庭詢問之後,罰了一筆錢就把他交保釋放了。」# U4 `0 |9 Z$ h9 [* v

$ d* I3 f9 @) N+ i- n* Z! k5 M把同樣的情節轉換到今天的中國時空裏,張耀傑為這個故事設定了一個預料之中的「共和國式結局」:「假如今天的大陸中國人把這篇文章裏面的姓名改換成中共領導人,不僅不可能在正式的報刊上公開發表,而且即使發表在網絡上,等待他的首先是被刪除,接下來自然是秘密失蹤或者關進精神病院。」5.39.217.76; v" _% i+ u, B: Q2 ?

' F4 ^! U' w3 M6 W4 y2 Y對台灣超乎尋常的熱情、對民國教育的重新發現與對民國時期精神氣質的追尋與懷念,構成了今天中國大陸對民國幻想的主流話題。如果以百年前的民國為座標,今天的中國正在偏離它的方向:道德底線不斷受到衝擊、世道人心令人沮喪的淪陷、一個被政權綁架的有限社會、宣稱「五不搞」的「中國特色政治文明」……「民國」概念的復興過程,本質上是國民在今昔對比中,探索時代癥結、尋求解脫民族心靈枷鎖的過程。1 F3 n$ X6 A4 P  _9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1 E1 z5 v% n2 C3 `
民國社會關係正常6 C6 i# n& F4 E( }/ `0 a/ p
在傅國湧看來,民國時期,社會與國家的關係還是正常的,民國時期的社會背景為一個開放、從容的時代預留了種種可能:「無論北洋時代還是國民黨時代,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是存在的。學校還是教育家們辦的,報紙還是報人辦的,知識分子做知識分子那一塊,政客做政客的,各管各的。」傅國湧把這時期用「百家爭鳴」來形容,認為與春秋、魏晉一樣,百家爭鳴「往往出現在社會表面上比較亂的時代」,「多掌握權力、掌握槍桿子的人,精力都放到戰爭與搶奪權力上面,還顧不上文化等領域,這就給社會留出了空間」。# A1 k. l& v& K; i7 C$ q9 P3 J
tvb now,tvbnow,bttvb5 N; M' l* k/ p7 E& n% J
與「正常」的民國相比,談到今天「不正常」的中國,傅國湧認為,「大一統」的體制在縛束國民精神的施惡過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在他看來,今天的社會只能用浮躁、娛樂與恐懼來形容,「本質上是一個恐懼的社會,這種恐懼來自愛與信仰的缺失,更是體制對社會的威嚇。今天的體制是一個維穩型或打壓型的體制,中宣部、國安部、公安部、教育部、網管辦、城管……所有的行政機器、暴力機器織成了一張維穩的天羅地網,每一個人的安全都可能隨時受到威脅」,恐懼的淫威使今日中國再無法追回民國時代的從容。公仔箱論壇, D1 g  i0 o5 n: P0 z0 S2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9 E( G$ S, a$ k5 c6 ]1 R  u2 P
《辛亥:搖晃的中國》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也認為,與民國時期相比,今天社會中的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發揮創造力的空間有限,個性無法張揚,自由空間與人文精神「缺失得太厲害,政府壓迫太重,生活得很不爽」。沉重的壓迫束縛著一個民族嚮往自由的心靈,蠶食著創造的天賦,壓抑著張揚的個性,黯淡了從容的氣度。傅國湧說﹕「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特徵就是壓抑,高度的壓抑,這是個欲流血而不得的時代。」
. d" Z" t. U' [. S" w- H
tvb now,tvbnow,bttvb+ t) t, [* A# O8 {
當我們的目光穿透百年中的革命、戰火、貧窮與復興,重新寫作那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難免會帶著一點當代人的「私心」與「偏見」:我們希望從中找出對當代有所助益的答案,因此,舉凡今天討論的話題、歷史片段,總是被刻意選取的、被當代需要的歷史焦點,而絕非當年的全景。不過,即便是帶有選擇的歷史磘述與討論,也是各種聲音表達對傳統的追尋、對未來的關切的真誠方式。
& D5 H2 B: I( u: K1 V3 g
公仔箱論壇7 @- n+ Y) g8 x: w% I( V# ^* O
「這是一個需要重建價值的時代」,張鳴如是說道。今天有人倡導普世價值、有地方政府在提倡毛時代,摻雜著傳統儒家文化精髓與現代中國特色的孔子學院也開始走向世界,這些都是對價值重建的嘗試。在張鳴看來,民國範兒,或者說整個民國時代,是對現代文明、對個性張揚的追求。「在這方面回到民國方向是有必要的」。( F4 d8 j& q1 G" Y; m; M6 C0 l

/ ~" a$ m& @2 x6 J) }) ~) v9 x, Z% _-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民國熱是一種路徑依賴
& s1 c1 J; ]6 c% [/ t/ K公仔箱論壇對傅國湧來說,「追捧民國是一種回望,其中更多的不是懷舊,而是尋找,是一種路徑依賴」——試圖將當下的社會重新嫁接在那些民國時期已建立的傳統上。從這個意義看,「民國」是一個起點,這個起點「通向一個更美好的自由、開放社會」。5.39.217.767 Z- U2 o$ Y, E$ s3 O- e/ g

) v+ _" z# I9 }tvb now,tvbnow,bttvb談到今天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的問題,張耀傑認為,現代社會包含了「普世性的價值觀念和文明常識」的特點,而「中國社會的根本問題集中表現在對於工商文明社會的普世性的價值觀念和文明常識的蓄意混淆與拒絕承認」。但他對中國並不徹底失望,在他看來,大陸最能夠被稱為大師的文化人是賀衛方。「儘管他偶爾也有說錯話的時候,他對於現代工商文明的普世性的價值觀念和文明常識的法學解釋,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最明白也最準確的。在這一點上,他遠遠超過了民國時代的蔡元培和胡適。」張耀傑表示,除賀衛方外,中國尚有袁偉時、章詒和、何方、楊繼繩、張思之、江平、資中筠、楊奎松等一批傑出的知識分子,在各自的領域裏做出了並不遜色於民國時代的文化貢獻;他們所承擔的政治壓力和社會風險,卻遠遠超過了民國時代。
* `4 S7 \5 R) O- ntvb now,tvbnow,bttvb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2 `5 @; U9 B6 ^3 O" w4 a
無論是對傳統的追尋、對普世價值的擁抱,還是對毛時代、紅色革命年代的懷舊,本質上都在為這個民族被縛的心靈尋求救贖。在辛亥百年後的今天,中國重新站在歷史的岔路口,它的民間與知識分子階層,都在以各自的表達方式,召喚迷茫的民族心靈,為病中的國民精神開出藥方,真誠地祝福著這個國家和它的國民。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