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911十週年全球面對更危險的世界 邱立本

911十週年全球面對更危險的世界 邱立本5.39.217.76" s# h  f! T' w* }! y0 u, J6 E" s8 e% u: P
% g0 r% F+ ~8 o: @# X

6 ?6 ~& a; E5 \; _! y7 l公仔箱論壇九一一事件十年,全球陷入更難以預測、更危險的世界,民眾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到處瀰漫「恐懼被恐襲」的恐懼,改變了生活方式。攻伊之戰的謊言讓美國陷入道德的險境,而九一一也破壞了美國政治的多元化和容忍精神,陷入前所未有的僵局和危險中。回教世界的激進化,讓自己的家園成為人肉炸彈的戰場,這不僅是肉體面對危險,也使靈魂面對危險,讓仇恨帶來更大的仇恨,也讓人性的扭曲帶來更多人性的扭曲。公仔箱論壇3 m3 J- Q( K, Y

8 g0 @3 M6 E9 B# N6 D. h沒有人會想到,「九一一」之後的十年,驀然回首,發現這是一個更危險的世界。反恐反恐,但這世界卻是陷入一個更難以預測、更危險的世界。tvb now,tvbnow,bttvb: `" l, S( g/ T# ]( H% V
5.39.217.76) o7 E4 D9 j3 [2 N7 ]$ n5 C
這些危險其實在冷戰結束後就開始。二戰後的冷戰,由於意識形態的對立,分裂成東西兩大陣營,看似到處劍拔弩張,但對一般的老百姓來說,卻是相對穩定與和平的時代。但冷戰結束後,卻形成了價值的真空,也使宗教的激進力量趁虛而入,在社會上發芽生長。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九一一事件爆發,其實引爆了長期以來宗教衝突的死結,也是美國學者亨廷頓(M.Huntington)在九十年代初就警告的「文明的衝突」。
; X# c& M; ^1 E+ s9 Z4 L5.39.217.76公仔箱論壇# l/ ], q  p9 k) b! t+ v
最諷刺的是,拉登的「基地」(蓋達)組織,本來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所支助的組織,抗擊蘇聯在阿富汗的侵略戰爭。但它在冷戰之後,卻是掉轉槍口,幹下了讓美國人命喪美國本土的冷血大案,也從此改變了世界的歷史。tvb now,tvbnow,bttvb( `0 k3 h" h+ n: P) B3 {5 M  G0 ?! R

! i6 |% l( E7 A' c$ @; Ftvb now,tvbnow,bttvb在九一一之後,全球瀰漫了「恐懼被恐襲」的恐懼。從飛機場的安檢升高到交通要道、口岸及公共場所的安全檢查,都改變了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當年美國總統法蘭克.羅斯福就強調:「沒有什麼可以恐懼,除了恐懼本身。」(There's nothing to fear but fear itself.)羅斯福的評論是針對納粹德國及斯大林等極權國家統治的恐怖手段,但如今發現民主國家的日常生活中,卻要面對那些突然而來的陰影,忍受種種反恐、防恐的擾民措施,讓老百姓體會到:這真是一個更危險的世界。, H% _3 L' R- k1 d

/ e& O- t) C, n7 l0 T+ l" O6 D5.39.217.76美國的布殊政府在九一一之後,也陷入一個道德上更危險的世界。他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讓CIA等情報部門提供假情報,謊稱伊拉克的薩達姆政府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簡稱WMD),在二零零三年發動攻伊之戰,獲朝野兩黨和全國軍民支持,摧枯拉朽地消滅了薩達姆政權,佔領了伊拉克。0 }" F! d) ~, m1 i
公仔箱論壇) e5 C* ]( K3 |9 C1 M
但伊戰的勝利才是噩夢的開始;伊拉克根本沒有大規模殺傷武器,也完全沒有參與九一一的恐怖襲擊。這些真相的出現,也使伊戰的正當性受到打擊,而侵略之戰也使整個中東及回教世界激進化,讓一些本來不支持拉登的力量也加盟基地組織,自動請纓為死士,不惜犧牲自己「與你皆亡」。從埃及到印尼,從也門到英國,九一一後的十年,成為恐怖分子急速成長的年代,多少回教國家的中產階級、富裕階層和知識分子,由於對激進回教的認同,對美國侵伊和侵入阿富汗等回教國家的反彈,成為了恐怖分子,激起了一股停不了的恐襲浪潮。, D2 k6 |* k0 u/ E% N% y
公仔箱論壇, H0 _& H* ]0 `$ q
但這樣的激進化,也使多少的回教國家受害,讓自己的家園成為人肉炸彈的戰場。美國侵佔了伊拉克和阿富汗,也釋放了民主改革的精靈,瓦解了中東那些封建家族的統治。從埃及的革命到利比亞的變天,也告別了過去的穩定,要面對血與火的洗禮。
: z7 ^3 O, J6 @% Q1 x( M! ?公仔箱論壇

& j2 I& M" A- d( g  A: u$ {而九一一也衝擊美國政治生態,使美國政治出現倒退。布殊指責伊拉克擁有WMD的謊言,也成為摧毀了美國政治多元化精神的WMD,陷美國憲政於不義。美國一些頭腦簡單的政客,不但沒有反思美國霸權政治在中東的偏袒與不公所導致的惡果,反而對多元化的價值越來越不能容忍,從極右言論的「霍士新聞網」(Fox News) 到茶黨的興起,都破壞了美國政治中的多元化和容忍的精神,也綁架了共和黨,讓美國的國會淪為兩極化的政治戰場,也使各項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的議案不斷被擱置,尤其奧巴馬的醫藥保險法案也陷入泥淖,美國政壇不斷的內耗,在只看到自己肚臍眼的視野中,成為「癱瘓政治」,讓美國政治陷入前所未有的僵局和危險中。
1 K& U) i& k7 t  G& M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i. s: N+ C3 q8 u
十年以來,全球沒有變得更安全,恰恰相反,它變得更危險。這不僅是肉體面對危險,也使靈魂面對危險。讓仇恨帶來更多的仇恨,讓人性的扭曲帶來更多的人性的扭曲。
  I9 }& A. Y& i2 Z" V7 {$ P! H公仔箱論壇

6 A. B( @+ s/ c6 S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也是九一一事件十週年的反思。怎樣回到羅斯福總統所說的自由狀態,尋回「免於恐懼的自由」。這是美國和回教社會的呼喚,也是全球的時代呼喚。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9-9 05:47 AM 編輯 . g6 F% w" Z& |$ N
5 C0 `% [! D7 o4 B5 c, S" ?
美國人民頭上的巨大陰影  陳之嶽
5 u+ M* J; S2 }, g7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L4 Y. L7 ^/ c% k/ [/ T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S4 ~' u0 m3 M  n( Y9 A
九一一慘劇十週年,美國人民和政府並未完全走出「九一一」的陰影,亦可能永遠揮不掉心頭的恐怖陰影。九一一也掀起美國的愛國主義和排外情緒,但也有部分美國的有識之士醒覺,不能自外於世界,要加強認識包括回教文明在內的其他文化。tvb now,tvbnow,bttvb% U  S4 A0 {0 O5 Q* P

. t3 e1 c: E/ L3 z0 x5 stvb now,tvbnow,bttvb二零零一年九月十一日上午,遜尼派伊斯蘭恐怖組織「基地」(Al Qaeda,又譯蓋達)十九名成員分劫四架從波士頓、新澤西州紐華克和華府起飛的民航班機。兩架從波士頓飛往洛杉磯的美航與聯航客機衝撞紐約曼哈頓世貿中心雙子星高樓,造成兩棟高達一百零二層的地標爆炸倒塌。一架從華府飛往洛杉磯的美航班機撞擊國防部所在地的五角大廈;一架自紐華克起飛、預定飛往舊金山的聯航班機在乘客和劫機分子打鬥後,墜毀於賓州尚克斯維爾(Shanksville)。這四架被劫飛機共造成二千七百五十三人死亡,其中包括趕赴世貿現場搶救的三百四十三名紐約消防隊員、六十名紐約警察、八名醫護人員和十九名恐怖分子。
; G% e% k( D+ F2 m$ N0 D8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t  P& E9 x  a1 R
劫機撞樓計劃的主導人兼策劃人是一九六四(或一九六五)年生於科威特的巴基斯坦人卡利德.謝客.莫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他在一九九六年左右向基地頭目拉登(Osamabin Laden)提議派人潛赴美國劫機衝撞世貿大樓、白宮、國會、五角大廈等建築物,以報復美國支持以色列和抗議美國的中東政策,拉登予以支持,並開始秘密部署。基地組織利用美國寬鬆的簽證手續與飛安檢查,細緻地在德國和美國展開布局,並安排劫機分子赴美接受飛行訓練,成功地執行了人類有史以來幾近無懈可擊的同步劫機暴行,而使美國受到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數百架日本飛機偷襲珍珠港、造成近三千名海軍罹難以來的最大慘劇。5 b8 q9 J! T( X

* n$ c! g2 h& a% s6 v( C6 Qtvb now,tvbnow,bttvb美國歷史上,發生在國土上的大災難有三次。第一次是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五年的南北戰爭,這場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內戰死亡人數多達六十三萬。第二次是珍珠港事件,美國被迫對日宣戰,並參加二戰,四十二萬美國人死亡。第三次即「九一一」事件。5.39.217.765 _9 J/ w& T1 S# {0 B3 x

% p# i. a) {. ]$ ~2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九一一」事件轉眼已屆十年。「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美國雖已站起來,世貿廢墟亦已改建成公園和紀念館,但美國人民和政府並未完全走出「九一一」的陰影,亦可能永遠揮不掉心頭的恐怖陰影。今年五月一日,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二十三名隊員在暗夜中搭乘兩架黑鷹直升機從阿富汗秘密飛進巴基斯坦,在拉登已匿居達七、八年之久的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擊斃拉登,第一槍打中胸部,第二槍擊中左眼上方,穿過腦袋。突擊隊帶走拉登的屍體,並予伊斯蘭式海葬。拉登的住處距巴基斯坦陸軍軍官學校僅隔幾條街,海豹突擊隊的獵殺行動和「九一一」劫機事件一樣,幾近完美,唯一敗筆是一架黑鷹直升機在拉登住宅院子故障,突擊隊加以摧毀。據稱巴國軍方邀中國軍方檢視該機殘骸,以探求科技機密。
6 H  I6 j# K- D6 N7 c+ Atvb now,tvbnow,bttvb
4 C% t) j  S2 }7 d) \% y2 \拉登被殺消息五月二日傳出後,全美舉國若狂,人潮在午夜時分湧進世貿廣場附近,歡慶拉登斃命消息。「九一一」後,時任總統布殊公開發誓不論在海角或天涯,一定要逮到拉登,死活不論。美國終於實現了追殺拉登的願望,「九一一」的策劃人卡利德亦早已於二零零三年三月一日在巴基斯坦特務組織和美國中情局的合作下在巴國被捕,現仍關押於古巴關塔那摩美國海軍基地監獄。
: d* _7 W) y+ H3 h# e

/ V. Q. l- ^9 h" u- v公仔箱論壇儘管如此,「九一一」對美國強國心態、自尊心、威望、自信和傲氣的打擊尤甚於珍珠港事變。一九四一年日本海軍航空隊偷偷摸摸地突襲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受創的是遠離美國本土的海島,而日本錯估形勢與低估美國國力,使美國因禍得福,藉二戰之力使美國從此成為舉世首強。
2 ~. D) w3 N( y6 y, l* L) k1 ^5.39.217.76

$ M2 Q+ k$ n0 Z% P' m「九一一」事件則使美國人民在心裏納悶、迷惘和憤怒。在冷戰時代,美國的唯一對手蘇聯尚且不敢貿然犯美,即使在距佛羅里達僅百哩之遙的古巴秘密部署飛彈,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亦只會咆哮怒吼,而怯於按鈕武攻美國,終灰頭土臉地撤走飛彈,而導致其被布里茲酙夫等人趕出克里姆林宮。美國人不解的是,他們向全世界宣揚民主、自由、法治、人權,向一大堆國家提供巨額美援,對大批國家人民提供最方便的簽證(包括「九一一」主謀卡利德曾留學北卡羅萊那農業及科技大學),為什麼全世界有那麼多人仇視美國?為什麼穆斯林如此痛恨美國?美國人民最震撼的是基地組織竟然如此周密地潛入美國國內發動恐怖行動,向資本主義的繁榮標誌世貿中心和美國武力的象徵地標挑戰。美國人民認為他們只是支持以色列,從未欺壓阿拉伯人與穆斯林,而沙特阿拉伯又是美國最密切的中東盟友之一,也是美國軍火的最大顧客,但參與「九一一」實際劫機作業的十九名恐怖分子中,竟有十五人是沙特人,其他四人為一個埃及人、一個黎巴嫩人、兩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人,而拉登家族亦為沙特豪門之一。公仔箱論壇7 q4 ~, w. U/ j) C" h0 j* C- N( H1 v2 P
公仔箱論壇, U$ z! Q4 d( F. X4 V& \& \
對其他宗教與文化無知' K# Q2 j2 L" V' u+ W* G7 _

; k% h, }9 ^4 X: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有些美國人則認為,美國有帝國主義心態和作風、自以為是的強權傲慢、對其他民族宗教與文化(特別是伊斯蘭、穆斯林)的無知、漠視與誤解,美國武力也過度延伸(拉登即把美軍趕出中東為其主要任務之一)。美國通俗文化(好萊塢電影、流行歌)和速食文化(麥當勞和肯德基)雖改變了全世界的文化景觀與飲食生態,但亦遭致了許多保守地區的強烈反感。tvb now,tvbnow,bttvb) j4 d. R' v) @! _

6 p8 D8 a. y: n& t7 d+ i「九一一」事件激發了美國人民過去從未有過的「居安思危」意識,這種意識將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九一一」亦促發了美國朝野的國家意識與愛國主義,「九一一」之後,從布殊(包括今天的奧巴馬)、華府政客到電視脫口秀主持人和華爾街大亨,人人都在西裝胸口上襟上美國國旗徽章,住戶門窗、院子和車窗,國旗處處可見。自越戰結束以來,新大陸久已未見旗幟飄揚的愛國熱潮。禮敬國旗、唱頌愛國歌曲和激越的美國至上主義、美國獨特主義,隨著「九一一」之後凝聚了美國朝野的愛國共識與憂患意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F7 F3 g* z- D

4 B! R- \6 n7 X3 |tvb now,tvbnow,bttvb掀起愛國主義與排外公仔箱論壇# V% u: }2 w8 ?" _; k( O/ E% r

  m4 r% q$ O$ u7 S% k6 k% C7 x公仔箱論壇國家慘遭暴徒重創,近三千名無辜生命驟然消失,愛國之誠和同仇敵愾之心油然而生,乃是必然的,但「九一一」後所喚起的愛國主義就像美國歷史上所常見的種族主義一樣,摻雜了許多排外(尤其是穆斯林)思想與自大心態。排外和自大的表現,就是不寬容、不友善以及敵視皮膚黝黑的穆斯林。全美各地不少穆斯林慘遭暴民毆打、商店被砸,甚至一些未貼國旗的汽車門窗亦遭殃。去年有人提議在世貿廢墟附近成立一座包括伊斯蘭教在內的宗教中心,以示寬容,竟引起激烈反對。
9 i* T$ s* g# m8 s3 D9 v: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39.217.76) h& d  _) p' D4 r3 r
不過,美國畢竟是個有包容力的成熟國度,在愛國激情澎湃洶湧之際,文化界、教育界和主流媒體的有識之士大聲疾呼美國人民打開眼界、拓寬心胸,認識伊斯蘭文化的豐富歷史、接觸可蘭經、多研究一點阿拉伯政治史和文化史。在這個寬大為懷的出發點上,許多大學和中學開設了伊斯蘭文化課程。而做事總是慢半拍的紐約市教育局亦遲至今秋開學後始在中小學講授「九一一」歷史。但反對伊斯蘭的聲浪仍大,一些反動的基督教右派團體堅決反對將可蘭經列為大一新生暑期讀物(如北卡羅萊那大學)。然而,大多數美國人民都能虛心接納,他們在「九一一」後猛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高山之後有高山,大海之外有大海」的道理,他們亦在「九一一」後了解到美國雖是世界唯一超強,但在文化上和歷史上不僅不是一枝獨秀或領袖群倫,美國文化比起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印度文化,仍忝居小老弟的末座。而美國人民所最不熟悉的阿拉伯文化,在人類文化史上和科學進步史上曾綻放過令人驚艷的花果。許多有遠見的學者、政治人物、主流媒體和知識分子在「九一一」後更深切體會到美國雖強,但絕不能漠視國際局勢和時代潮流的急遽變化,而自外於人類社會與族群的互動。
4 i# U& W4 c8 U" w
7 V4 O% v1 ~4 j/ m8 u+ w' m
「九一一」事件對美國最立即而明顯的衝擊,除了安全信心與尊嚴,就是暴露了白宮的顢頇無能。早在二零零一年夏天,負責反恐的白宮國安會官員理察.克拉克(Richard A. Clarke)和中情局即曾一再警告白宮,拉登和基地組織很可能對美國採取恐怖行動。中情局甚至在二零零一年八月六日上呈白宮以「拉登決定攻擊美國」為題的情報簡報,亦遭到布殊和副總統切尼的完全忽視。近年布殊、切尼和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陸續出版回憶錄,目的與心態都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為自己辯護、責怪別人、歪曲事實、扭曲歷史、混淆是非、誤導後人。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p3 b" j, q! n4 A
; N) t, M$ {, d
「九一一」後,全美表現最差的是布殊政府,他們所發動的所謂「反恐戰爭」不僅使美國國力與威望急速下墜,跌至前所未見的深淵,全世界從同情美國、人人都在「九一一」時以「我是紐約人」而自豪,驟變為痛恨美國的浪潮。而且美國連續發動侵略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到處非法狂抓穆斯林並予以嚴酷刑訊與拘留,同時又在軍費巨漲之際大舉減稅,又放縱華爾街胡作非為,終出現三十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大衰退,美國國債亦出現天文數字。二零零七年去世的美國史大師、做過甘迺迪總統顧問的小施勒辛格(Arthur M. Schlesinger Jr.)嘗言,一個總統偉大與否,端看他在重大危機以後的表現,如林肯在南方蓄奴州脫離聯邦而獨立的內戰後的果決、善意與堅定,癒合了美國的分裂創痛;又如小羅斯福總統(FDR)在經濟大恐慌後和二戰時的鎮定領導,雖身患小兒麻痺症仍能發揮第一流的治國本領。反觀布殊,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入侵阿富汗,推倒塔利班政權(又稱神學士政權),竟又於二零零三年三月大舉侵犯與「九一一」事件無關、並與基地組織誓不兩立的伊拉克,而造成一場四千四百美軍戰死、耗費一兆以上美元的毫無意義的侵略戰。在師出無名之下,布殊政府炮製伊拉克強人總統薩達姆秘密製造核生化大規模致命性武器(WMD)的假情報。布殊推翻了薩達姆政府,伊拉克人民則活在日夜擔心炸彈攻擊的恐懼日子裏,而永不停止的教派鬥爭亦使政局始終動盪不安。奧巴馬已準備美軍全面撤出伊拉克,但腐化無能總統卡爾扎伊當政的阿富汗仍飽受塔利班造反派的威脅,而使奧巴馬面臨「第二個越南」的後遺症。
2 ?, r# n2 x: i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u: m4 w3 H) x' }
「九一一」後,布殊只耍大棒(big stick)、拋棄胡蘿蔔(carrot)、四處尋找敵人的西部牛仔作風,促成世界情勢日趨惡化。南非解放者曼德拉即公開指責布殊搞得天下大亂(chaos)。二十世紀初葉以來,美國即奉行雙重標準的外交政策,一方面宣稱推動民主、自由、法治與人權的「美國理想」,另一方面卻又大力支持與美國利益息息相關的右翼獨裁政權,而拒絕過問或干預這批獨裁者摧殘民主、蹂躪人權的醜陋紀錄,只要他們反共就好。如亞洲地區的蔣介石、菲律賓的馬可斯、南韓的李承晚與朴正熙、南越的吳庭艷(吳廷琰)和阮文紹,以及拉丁美洲的一批右翼政客。
7 j/ p1 o) h9 a& E8 _, e* u'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3 o# Q% d- U- c4 A- m5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軸是圍堵(containment,又譯遏制),不讓共黨勢力擴大;次軸則為執行「世界警察」任務,如介入韓戰、越戰,並在世界各地遍設軍事基地。以反共起家的尼克遜打破冷戰外交窠臼,巧妙地與北京、莫斯科實行解凍及緩和外交,從而改變了全球外交面貌。可歎的是,布殊未能把握「九一一」後對美國有利的國際形勢,廣結善緣,交好溫和派的伊斯蘭國家,反而擴大打擊面,大行所謂單打獨鬥的片面主義,而絲毫無助於美國的反恐行動。
9 R# _0 f9 \0 e4 rtvb now,tvbnow,bttvb
/ u7 j( ~% s9 P* {5 j- a  a5.39.217.76「九一一」對美國民心與社會的影響遠超過珍珠港事變。從聯邦到地方,全美充斥「安全第一、反恐至上」的氣氛。聯邦特別成立國土安全部以打擊恐怖集團,並設立交通安全署(TSA),轄下十餘萬名安全人員遍駐全美機場,旅客遭全面搜身、電子檢查、脫鞋脫襪,搭機旅行變成一樁苦事。國會在「痛定思痛」、「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教訓中,應過度反應的布殊之請,制定了限制公民自由與隱私權的《愛國者法案》。於是,早已銷聲匿跡的竊聽電話、偷拆信、偷閱電子信和警察偷拍街頭活動的不道德行徑又開始大行其道,並掛著「反恐與安全」的大旗。5.39.217.76/ w' ~+ W0 g% S) H

( j2 |# ~( m9 C2 ~$ vtvb now,tvbnow,bttvb離世貿中心不遠的紐約唐人街(華埠)在「九一一」時亦受到重創,遊客銳減,生意大受打擊,市容冷清,數年後始克恢復。就在「九一一」當天,一位在波士頓飛往洛杉磯被劫美航十一號班機擔任空服員兼座艙長的華裔鄧月薇(Betty Ann Ong),鎮定地向機上七十六名乘客和十名機組人員宣布飛機已被劫持,並一一指出五名劫機者坐在什麼位置。這架班機首先於八時四十六分撞上世貿雙塔中的南塔,六百三十人罹難。一九五六年二月五日生於舊金山的鄧月薇,其視死如歸、忠於職守的表現,全美華人社區皆引以為傲,並為其成立慈善基金會。鄧月薇死時四十五歲。2 |& g6 u% |4 T" q/ u
5.39.217.76& N) |" u1 D1 L9 @
布殊和切尼常以「九一一」後美國即未再發生恐怖事件而自詡,其實這是一種最廉價的自吹自捧。試想「九一一」後美國花了幾兆的安全經費,大大強化機場和交通系統的安全與嚴密的護照與簽證作業,在這樣每天如臨大敵的安檢下,基地組織和其他恐怖分子當然不會自投羅網,這不是值得驕傲之處。儘管這樣,十年內仍不斷有不怕死的恐怖分子企圖潛入美國,如所謂皮鞋恐怖分子和內褲恐怖分子企圖闖進美國。更令人憂慮的是,美國國內已出現Betty Ong不少本土成長但原籍中東和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他們有些人已在海外(如也門)擔任指揮角色。
: C0 b8 _, E4 Q6 V5 c7 m# \& A9 X( _4 A) [! h0 M( k2 }
能操流利阿拉伯語的NBC首席外交記者理查.恩格爾(Richard Engel)在「九一一」十週年的特別節目中指出,十年內,美國已在海外打死了二十多萬穆斯林。恩格爾說,冤冤相報,血債血還,美國用鮮血所製造的反恐活動只會對美國造成更多的報復與傷害。
5 w5 C$ B" ]) j# l6 f# W* F) x公仔箱論壇
% t; g, f3 l3 t6 W6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十年來,美國國內未再出現驚心動魄的災難,像「九一一」那樣慘烈的恐怖行動也許不會再出現於美國本土。但世界一直動盪不安,美國亦難高枕無憂。美國人民最難釋懷的是,拉登竟以暴力改變了美國國運和歷史走向,並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代日夜遙控美國的心理狀態,左右美國朝野的生活作息與國家決策。拉登已死,基地組織的影響力亦已告式微。「九一一」十週年那天,世貿原址將出現隆重而嚴肅的追思活動,各大文字媒體和電子媒體亦將推出紀念特刊與特別節目,但美國人民的頭上將永遠盤旋著「九一一」的巨大陰影而無從驅散。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9-9 05:49 AM 編輯
, C0 A' C; Y) x, Z# X* {/ A4 |9 K* b' O! A
悲劇十年歐洲形勢丕變 羅惠珍5 c( c! y/ Q) h$ \: F/ Z
九一一悲劇十年祭,歐洲人對經濟的恐慌已超過對恐襲的憂慮。零五年倫敦恐襲讓跟隨美國腳步反恐的英國付出慘重代價,美國的反恐戰爭對許多歐洲國家而言已失去正當性。+ U* c0 o3 N0 d8 z1 J4 m9 I0 \. E2 \

- P2 |: w: ?( r5.39.217.76
* I% G2 \2 d; V5 B+ n九一一事件十週年了,歐洲媒體的反應卻是出奇冷淡。九一一的紀念活動雖然大幅減少,然而質疑美國官方說法的各類推論卻在十年後一一浮現。tvb now,tvbnow,bttvb6 H; s5 q1 ^2 o# ~5 D' ?' A* D) K

* |- B: U3 c% |' i. R! m$ w4 p9 {4 o% R9 \$ P3 O% C! f2 |% T
十年來,歐洲國家為了反恐戰爭挹注了可觀的經費與人力,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羅士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認為,九一一十年之後,世界局勢穩定多了,恐怖組織逐漸式微,尤其今年五月「殲滅」拉登之後,基地組織受到重創,拉登的接棒人已經無法再對西方造成重大威脅了。歐盟執委會反恐召集人德克歐佛(Gillesde Kerckhove)則表示,今後不可能再發生九一一式的浩劫了,因為歐洲國家的情報資訊顯示,最近幾年來,基地組織的財源銳減,作戰能力受阻,應歸功於歐美國家的金融監控得宜,有效遏阻恐怖組織的資金調動流通。雖然大型恐襲或許不易重現,但恐襲的陰影其實已深埋人心。尤其明年將舉行奧運的倫敦,更為世人所關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q5 o1 K; b' {0 g$ U3 z% Z

5 Q1 A" ?- R8 v3 s0 c+ y公仔箱論壇官方說法外,媒體的反應已不如過去了,如今,歐洲受到經濟危機的威脅遠超過恐怖主義所帶來的震撼,無論政治高層或社會輿論,關注點匯集在國內的經濟與就業問題。今年三月日本福島核災震撼了全球,人們所憂心的是核能輻射的巨大威脅,生態保育與健康安全才是重要議題。那些年的恐怖主義夢魘,似已隨風飄去。tvb now,tvbnow,bttvb) ?. C6 a' J. x+ L
5.39.217.766 t/ V3 e& A% m& [) K2 l7 A
回顧歐洲國家十年來對九一一事件的省思與思維演進,便能理解為何反應冷淡了。九一一之後,當時的美國總統布殊帶領西方國家發動了「反恐戰爭」,頭號敵人——基地組織首領拉登,第一個目標進攻阿富汗,西方的「船堅砲利」在二十一世紀初又展現輝煌戰績。不久之後,美國乘勝追擊,進軍伊拉克。但從此之後,美國以種種名目所進行的反恐戰爭,對歐洲國家而言,漸漸失去了正當性。
, E8 Q- |  s  N公仔箱論壇

0 ~% Q$ D" w2 K. `" i2 |5.39.217.76事實上,除了英國還跟隨美國的反恐節奏外,其他的歐陸國家則暫緩腳步。二零零五年七月倫敦發生爆炸案,讓英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歐陸國家重新省視所謂「文明的衝突」,是歷史必然的存在,或者是被創造的論述,提出衝突論述的杭廷頓已經作古了,反對他的人認為,反恐戰爭接續著冷戰而來,倒是印證了西方「好戰」的歷史本質,換句話說,歷史的前進,必須不斷地製造敵人。5 s. W- `$ I- m( v4 Q! O9 F
+ l9 d% a' s+ }; I& X
反恐戰爭為美國製造了大量的「恐怖分子」,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中東國家到處逮捕恐怖分子嫌疑犯,再以飛機運送至東歐國家如波蘭的軍事監獄,或中美洲的關塔那摩美軍基地。二零零五年冬,歐洲媒體大幅披露並深入調查中情局在全球各地的大逮捕,中情局所列為涉嫌恐怖活動的對象絕大多數為留著胳腮鬍的回教徒,中情局到處獵捕並動用酷刑逼供,引起歐洲媒體強烈的批判,指責美國政府藉反恐之名,行侵犯人權之實。尤其在關塔那摩美軍基地的監獄曝光之後,布殊政府的反恐戰爭完全站不住腳了,「國際人權觀察」甚至控訴布殊政府於九一一之後所犯下的戰爭與酷刑之罪。
9 C7 v& _& u" l5.39.217.76
3 D0 v+ P# K% p& w4 K+ B$ C- vtvb now,tvbnow,bttvb清理廢墟過程起爭議
- n9 C4 Z( {; j/ vtvb now,tvbnow,bttvb

, M6 s3 c/ ?4 ?  s/ K) O! T不僅如此,法國M6電視台深入報道九一一之後,為了盡速清理世貿雙子星廢墟,讓華爾街股市早日營運,美國政府如何愚弄救難人員與紐約市民,「怪手」機械將受害者的遺體與水泥鋼板一起運往垃圾場,刻意隱瞞爆炸後的煙塵重金屬含毒量,而導致成千上萬的人罹患重病,至今求償無門,環境污染情況超乎想像,政府環保部門卻睜眼說瞎話,千萬名受害人的家屬示威不斷,持續陳情,要求紐約市政府負責。九一一十年過後,世貿雙子星遺址上七棟新摩天大樓有的已接近完工了,歷史的塵埃轉眼間又回到玻璃帷幕牆的婀娜多姿、亮麗耀眼。
2 O. n7 }4 I' w  p0 K公仔箱論壇
; e2 b0 w! {- N8 Z- V/ Z% n# j! h, u5.39.217.76九一一的疑點太多了。今年八月初,布殊時代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理查.克拉克(Richard Clarke)公開證實,美國中情局早就掌握了兩名九一一主要策劃人已在美國境內活動的情資,但中情局並沒有告知聯邦調查局與國家安全局,連他也被蒙在鼓裏。克拉克的爆料,引起美國情治系統內部一陣慌亂,且互相指責。然而,美國情治系統互相推諉塞責有其內情,這兩名基地組織重要成員哈茲米(Nawaf Hazmi)與阿爾米德哈(Khalid al-Mihdhar)都與沙特阿拉伯情報局關係密切,中情局誤以為是自己人,沒想到卻掉入三面諜的陷阱。tvb now,tvbnow,bttvb8 X3 Y2 g/ N5 o1 G1 b
# t& P" H. T6 Q( ~( i
瑞士伯恩的記者史提芬.謝耶(Stefan Schaer)在他的網站911untersuchen.ch呼籲展開九一一真相調查委員會,立刻就獲得了熱烈響應。當瑞士的資深飛行教練與機師以其專業與經驗公開指出,業餘的飛行員不可能如此精準地撞毀曼哈頓島上的世貿雙子星時,相關陰謀論的質疑甚囂塵上。十年過去了,國際局勢丕變,特別是美國在世界舞台的地位今不如昔,加上阿拉伯世界與中東國家浮動不安,九一一事件即使有新的發現,對今後的世局又能有多大的影響呢?( ?- r) S$ }% d" h
公仔箱論壇8 G2 w" d; _) B' i
與聖戰領袖握手言歡tvb now,tvbnow,bttvb4 H0 S! j/ Z- o4 Y+ w
公仔箱論壇/ {5 X0 ^5 Z! F1 m/ @* R
當激進的伊斯蘭聖戰領袖與西方結盟握手言歡時,所謂的反恐戰爭,應該也翻過了一頁。西方國家介入利比亞戰爭,英法聯軍猛烈轟炸近六個月後,終於擊垮了在北非圍堵基地組織的卡扎菲政權,帶領利比亞反抗軍進入首都的英雄人物貝爾哈吉(Abdel Hakim Belhaj)曾經在阿富汗參加伊斯蘭聖戰組織,二零零四年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被美國中情局逮捕、施刑,而後送交卡扎菲處置,坐了六年的大牢。今年四十五歲的貝爾哈吉被視為利比亞基地組織頭號人物,他因反卡扎菲政權而與西方列強站在同一陣線。如今成為利比亞軍政府領袖,貝爾哈吉不諱言他的伊斯蘭聖戰背景,但自從與西方國家連結後,貝爾哈吉就強調,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二年,他在阿富汗參與對抗蘇聯軍隊的聖戰與基地組織「偶然相遇」,但並沒有真正成為基地的成員。不過,他為什麼會被CIA跟監,且在吉隆坡機場被逮捕?在CIA的檔案裏,吉隆坡這個城市意義非凡,九一一炸毀紐約世貿雙子星的計劃就是在基地組織核心高層這裏決定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D: Q% V8 m/ [4 G
5.39.217.76, ]1 r) S2 i, }1 c
《教父》導演的感慨
* Z& t8 S) [/ j5 D  H6 x( G& S! O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5 @7 x4 o9 P$ u; G! Y
美國名導演柯波拉日前應邀到法國參加都維爾電影節,他接受了《巴黎競賽報》(Paris Match)採訪,談到九一一十週年,這名《教父》導演很感慨地說﹕「九一一讓我們看到了十五億回教世界人民貧窮受壓迫,而那些壓迫回教子民卻是我們為了石油與商業利益而扶植獨裁政權。為什麼我們會遭受攻擊呢?該負責任的是西方國家。」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