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簡拔長官,何必擇才? 古德明

簡拔長官,何必擇才?  古德明
0 C6 D3 p) g1 y7 x2 U: L$ s% n% z3 v% F* l) E; r. i
5.39.217.76+ [2 S/ t: y( N9 l3 S, V3 j
香港行政長官的金交椅
,又到了易手時候。中共港澳辦公室主任王光亞說,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管治能力強,獲市民擁戴」。香港立法會前任主席徐麗泰踴躍自薦,應聲說:「行政長官必須中央政府信任,香港市民也信任。」愛國等於愛黨,「香港市民信任」則不等於「中央政府信任」。現代漢語這些古怪的弦外之音,我們都習以為常了。
公仔箱論壇5 B$ V2 e4 C" }) p: G

6 `) S6 j6 J, h, a8 P7 D! E公仔箱論壇《唐鑑》卷三有一段記載
:唐太宗即位不久,見宰相房玄齡等為政少逆聖旨,很不高興,告訴他們:「中書門下(政事堂),機要之司。詔敕有不便(不利國民)者,皆應論執(執着辯論)。比來睹順從(近來但見順從),不聞違異。若但行文書(假如只是執行君主命令),則誰不可為?何必擇才也?」房玄齡等惶恐謝罪,從此為政直道而行,天下大治。

3 ^! {$ X: Y7 Q2 v* b公仔箱論壇: U6 S. `& r9 f7 q
但唐太宗的任官標準
,新中國從來不見。新中國的標準是「愛國愛黨」,是「要中央放心」。香港前後兩位行政長官董建華、曾蔭權,都體現了這做官新標準,事事先意承旨。香港市民不少對董、曾本來都有厚望,譽董為「老好人」,譽曾為「精明幹練」,但先意承旨的結果,就是兩人的民望,最後都化為四面噓聲,見於大學民意調查,無非「早應下臺」四個字。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i  [' x( Q0 {' }# {3 w
5.39.217.764 G! L6 W; ~( _, V5 M) I
今天
,香港市民最不滿的,是官商共治之下,民生日蹇,民權日削。但無論是誰擔任行政長官,這現象都不可能改變。中共港澳辦公室前主任魯平二○○七年五月說得很清楚:「一九九七年前,中央政府制訂香港特區政策,主要考慮財團利益。」於是,我們看見豪富之家紛紛佔領千萬尺公地,分文不費,若無其事。而小市民斗室或僅足放一張牀,租金已是他們半個月薪水;小市民或不得已佔點公共空間晾晾衣服,換來的就是官司,就是罰鍰。

; `4 c  Z- H8 q  y' v, }tvb now,tvbnow,bttvb6 h" }9 E+ l1 i& u9 D
又中共決心杜絕輿論
,無論是誰擔任香港行政長官,這現象也都不可能改變。所以董建華時代有二十三條箝制言論風波,曾蔭權時代有立法會禁止補選事件。我們還看見當局舉辦青年高峯會議,卻警告出席的社會工作者:「你說一句未經批准的話,以後就休想立足社工界。」而致力民權運動的基督徒,也不能立足所屬基督教會,牧師都拒絕給他們行洗禮。這一切,就是徐麗泰之流所謂「令中央政府放心」。

) w7 x) P3 V( x) O公仔箱論壇
4 b) N2 C; m6 H4 ^公仔箱論壇然則下一屆香港行政長官幾位候選人
,何必互相攻訐,又何必自頌功德。正如唐太宗所說,那樣的長官,「但行文書,誰不可為?何必擇才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