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倫敦騷亂的結構性成因——一切只是預演﹖  沈旭暉; C: f+ [8 M! z$ N

% f: K: B( P  i, n/ @3 \" R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m, Q7 a- a6 T# t
英國倫敦爆發騷亂,由北倫敦的托定咸蔓延至市中心的Oxford Circus,出乎不少人意料之外。但觀乎騷亂爆發的結構性成因,這次可能不過是預演,只要這些問題得不到正視,更嚴重的衝突恐怕還會出現。
2 P0 M0 w3 z5 }' v% @0 t, q% f: ~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2 U4 Q8 p8 H8 \# n
種族問題浮面 1985騷亂翻版5.39.217.76: S* A7 u' Q! B6 R8 V) j3 v
5.39.217.76" n9 {8 [7 z0 O) l6 }+ y
騷亂導火線是一名黑人青年被警察槍殺,他的家人高調呼冤,引來網絡動員追求公義。這就像1985年南倫敦Brixton騷亂的背景﹕當時警察指一名來自牙買加黑人新移民家庭的青年涉嫌犯罪,卻槍傷了他的母親,激起民憤,令英國種族問題浮上水面。今天不少新移民家庭依然住在市郊,像北倫敦托定咸就有大量非洲裔新移民,白人抱怨他們浪費福利開支,他們的生計則最受經濟不景影響。南亞裔英國人的數目愈來愈多,乃至已改變英國文化體系,但他們並未全面融入國家,甚至常被當作疑似恐怖分子。來自俄羅斯、中東產油國、中國等地的富有新移民,則大舉進佔城市核心,令倫敦有了「倫敦格勒」、「倫敦斯坦」、「倫敦京」之稱,原有精英亦不是味兒。相較下,美國的「平權政策」雖然備受爭議,但畢竟較能融合不同階層的非白人人口,而在經濟低迷的英國,少數族裔容易把經濟問題演繹為種族歧視,白人也容易把經濟上的不滿歸咎於暴發新移民。
; ^9 @( P+ @$ x* D' {公仔箱論壇5.39.217.76( |, j, r% M# x
大學生淪政策犧牲品
' s3 Y1 G1 Z8 e' Rtvb now,tvbnow,bttvb但種族問題並非這次騷亂的核心議題。英國雖然沒有加入歐元區,但過度開支的經濟結構,和西班牙、意大利等「歐豬五國」大同小異,甚至有學者將之歸入「歐豬六國」之列,無論是誰執政,緊縮開支、減少福利都無可避免。雖然這會涉及社會各階層,但以青年的怨氣最大,月前爆發的大規模學生示威,除了反對大幅度加學費、減津貼,背後還有這樣的信息﹕十多年前,沒有大學學位的保守黨首相馬卓安推行高等教育普及化,把一大批院校升格為大學,打破精英教育傳統,徹底改變了英國青年的期望。今天的八十後、九十後卻發現,負擔大學學費愈來愈困難,辛苦畢業後又很可能失業,好些學系更因為經費不足而倒閉,這都和他們的期望大有落差,難免認為自己淪為政策的犧牲品。這次受害者是29歲青年,警方迅速把他定性為罪犯、閒漢,令青年有了「他朝君體也相同」的同仇敵愾;加上托定咸所屬行政區是英國相對窮困的地區,與青年、教育相關的開支剛被一下子削減75%,民怨早就存在。公仔箱論壇5 w5 U5 b) X6 c3 T5 c  I8 u, x- h) r
tvb now,tvbnow,bttvb7 q5 V% c* a' j$ |" Q; J
英警削經費士氣沉 倫敦奧運堪憂
# i+ Y' B! E1 d8 w: z削減開支的問題同樣影響着公務員,負責維持治安的警察也被削減20%經費,士氣本就低沉,不滿往往發泄在市民身上。這一方面容易激化警民矛盾,另一方面也令警察效率難以提升,對社會不穩定因素難以控制。在平日,一般人對政府的不滿沒有什麼機會表達,但一旦有執法者有爭議行為出現,就往往被演繹為政府不聽民意、不恤民情的總象徵。加上英國警隊正受梅鐸竊聽醜聞困擾﹐年前把巴西遊客當作恐怖分子、將之誤殺的醜聞﹐也讓人記憶猶新﹐「為虎作倀」的粗暴形象,就逐漸深入民心。數月前,曾有二千多名黑人青年和平遊行至蘇格蘭場警察總部,抗議另一宗類似的黑人不明不白死亡案件,但傳媒關注程度極低,令他們不得不「反思」策略。這些社會問題,有了槍擊死者的具體形象,在互聯網時代,就足以極速傳播。
# l+ ?: I- Q' P; B7 N( v3 F5 {1 w公仔箱論壇
: R+ z. t  B% C+ q( N( b$ N8 D公仔箱論壇倫敦舉辦2012年奧運在即,若經濟問題不能改善,更難以期望政府能撥出足夠開支應付突發危機。當警察在民眾心目中失去公信力,而外來恐怖襲擊威脅依舊存在,社會治安面對的挑戰只會更大。電影《2012末日預言》有一幕講述倫敦奧運被腰斬,恐怕將成為英國政府揮之不去的夢魘。
1

評分次數

  • aa00

名城倫敦為何變成煉獄  盧峯
; i% h" b' b8 }% {/ f
5 z. w2 E: ^# K' v* T. F' M公仔箱論壇
: u8 w% f2 E  `& e(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倫敦、曼城、伯明罕等多個英國大城市接連幾天發生嚴重騷亂。火燒百年老店
,砸爛路過的汽車,搶掠High Street(購物街)名店,毆打警察及途人……等看來只會在第三世界城市出現的亂象居然發生在名城倫敦,全球各地的人都不免有點難以置信。英國政府登時方寸大亂,首相卡梅倫趕忙中斷休假,回國處理危機,倫敦市長更成為眾矢之的,被市民高聲要求他下台。

, D  J& \  `  L. R% \3 Z- x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1 C3 h6 u6 I5 \/ X% v& Q& K& ]: ]
按照英國政府一貫的處事方法
,首相或國會或許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找出騷亂的深層原因,把棘手的問題冷處理一下,減輕政府面對的壓力。一年半載後委員會提交報告,騷亂大致已成為遙遠的回憶,即使對政府或倫敦警隊有甚麼批評也不致傷筋折骨。
5.39.217.766 `* u: S8 h# N7 W" i
其實,首相卡梅倫、倫敦警隊、倫敦市民以至其他對騷亂滿肚疑團的人大可不必等甚麼委員會的報告,只要看看英國歷史學者Eric Hobsbawm的舊作《原始的叛亂》( Primitive Rebels)就可以找到不少了解今次騷動的線索。
7 W9 c9 ?" D- s" s: e1 U' f'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5 l$ o- F: M/ N
Hobsbawm的說法,都市居民暴亂並不是甚麼新興的東西,早在較現代的城市出現後就不時發生。十七世紀意大利那不勒斯貧民就一邊喊着:「以前吃糧從來都不用繳稅,以前從來沒有消費稅和關稅」,一邊打砸搶燒。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市民騷動,大部份其實並非追逐「自由平等博愛」的原則,而是因為糧價飛升,貧民無法應付生活。騷動的主體或所謂「暴民」通常是「市井小民」,包括散工、小販商、工匠、船夫、馬車夫等「搵朝唔得晚」的人。他們收入有限,沒有多少儲蓄,最容易受不景氣或經濟衰退衝擊。更重要的是,市井小民往往有一種觀點,認為給市民提供一條活路是統治者和政府的責任。當市井小民感到政府背離責任時,他們便有可能暴動,要政府回應,要統治者負好本身的責任。

- I$ @% c  Q8 D5.39.217.76
* p: n; U! Z  l$ a也由於他們的行動主要是對困難生活、對缺乏生活的回應及反擊
,他們主要針對的是有財有勢的人,象徵財勢的企業商店,透過搶掠、破壞宣洩對財富、對富人的不滿。而當市井小民借故發難時,其他人包括年輕人,常在街頭流連的邊緣人以至一些來自中上層的人都會藉機加入,把對社會、對生活的不滿以越軌的方式抒發出來。此所以今次英國大騷亂中被捕的人背景相當廣泛,從流氓、街霸、少年人到教師都有。

  c& f  I) \9 F* V5.39.217.76
& J9 N" d8 N/ x- a9 w公仔箱論壇英國當然比第三世界國家富裕
,現代英國城市也沒有出現十七、八世紀那樣的糧荒。只是金融海嘯後經濟低迷,執政的保守黨、自民黨聯合政府又銳意削減福利、醫療開支,大加學費,又減少在街道上巡邏的警察人數,抽走警隊資源。換言之,市井小民、年輕人感到活路越來越窄,快要透不過氣來;再加上警力不足,缺乏有效的阻嚇力。結果,少數人的破壞行為就能像星星之火那樣迅速擴散,把原來平靜安全的倫敦街頭變成無法無天的煉獄。

  Q  \1 R/ X' W, D4 n公仔箱論壇5.39.217.76" T3 v" Y6 ~" E4 i7 A
若果英國的低迷經濟還沒有起色
,類似的騷亂恐怕還會重演。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