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愈看愈唔明的問卷 林 茵

愈看愈唔明的問卷  林 茵5.39.217.769 L, q+ X2 z& J. ~3 P
6 L& M! \) |2 [9 U) b8 S4 B0 i$ }

& N8 Z# a) j2 k) C$ i/ Stvb now,tvbnow,bttvb看過白離的文章後,我首先便致電統計處,要求給我一份人口普查長問卷看看,以核實她的講法是否真有其事。不料追問了一整天,統計處都不願意將這份有十分一香港人回應過的問卷發給我看,理由是「怕我看不明白」,因為他們認為問卷字眼和問題的進路比較複雜(比如說第一題答「是」的話應接著答第二題、答「否」的話要跳到第七題之類)。5.39.217.76  M' f6 s; \1 J7 \" g' |; |7 G7 |+ A
- q- e% t% h3 O: O& u2 A3 }
其時統計員上門訪問和網上填問卷的階段都已告一段落,幸好白離還保存覑一份受訓時的參考樣本。是需要花一點耐心去理解,但任何一個中五畢業生都不至於看不明白吧。於是我發現,除了白離指出那些、與實對比起來顯得有點荒謬的問題外,更根本的是,問卷所蒐集的資料,真的對「政府在規劃和制訂政策」方面有幫助嗎?
4 Q. C$ J- u8 R' H8 o: c
2 {* K; U- p) B9 u2 A
政府在關心什麼?( ~, J0 ~2 g2 e" s$ u& L
除了「何不食肉糜」的高官外,誰都知道現時社會最急需解決的是住屋和通脹的問題,其次令人擔心的該要數公共醫療、退休保障吧。但41個問卷項目裏,與居所及住戶人數有關的問題約有10個,卻沒有問我們居所的實際面積;查問各種來源的收入,卻不問各種生活開支。到底香港人在用多少錢供一個多麼細小的單位?香港人是否入不敷支?每月花幾成收入支付基本的食物和車費?能剩下錢儲蓄嗎?香港人每周要工作幾小時才換來那份收入?多少人有長期病患?通通沒有問。
$ o) E6 i1 i8 F* n$ b3 B( Stvb now,tvbnow,bttvb
! D$ G( e. I9 s1 Y公仔箱論壇沒有問是否等於這個政府並不關心?- Q) M. U8 p9 z" q
或許統計處是對的,看完這份問卷後,我真的有很多事情不明白。結果他們都不肯正式地將長問卷給我看,但提議,不如安排負責人口普查的職員面對面跟你講解?5.39.217.765 W9 f2 @8 U4 D# E3 B7 x
5.39.217.76+ q! N6 U3 h7 F1 ^
於是我在混亂又殘破的觀塘工廠區迷失了近20分鐘,才找到統計處落戶的那幢新建的、超光鮮亮麗的Landmark East商業大樓。兩個高級統計師、一個研究經理和一個高級新聞主任,準備好大疊文件手冊和多媒體資料來跟我上課。我提出以上的連串疑問,他們掛起友善微笑,耐心地一一解釋。" V' W+ a2 C$ n! ?2 ?1 }
公仔箱論壇8 E  ?3 b! L% F
例如整個普查由2008年開始籌備,已廣泛徵詢各政府部門、學術界及非政府組織的意見;現時的長問卷已花費市民近一小時來回答了,再加入新問題的空間不大,總得有所取捨;除了人口普查外,統計處還不時有其他主題性調查,就特定議題蒐集資料數據的。
' ]- n9 Q- ]$ ?& l# {公仔箱論壇
  T1 f7 o4 Z. t6 Y: c6 X3 N5 D1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他們說,普查的問題和答案選項一定要易理解、易回答、沒爭議。如果問居所面積,有些人答建築面積、有些人答實用面積、有些人用目測估計,答案準確度甚低,因此參考價值不大。就覑居住空間,問卷裏面已問及住戶有幾多個廳、幾多個房、幾多個廚房廁所、是否要與人共用等問題。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X: y, `4 t' ]8 J) N1 p3 t
5.39.217.76  j6 [. x, @7 r' X4 Q. \
但在這城裏,富人的一個廁所可以比窮人的整間屋還大,我不明白為何他們可以無視這種天淵之別,卻不能接受目測面積的一點誤差。1 y( z; r' |% q: {0 T9 x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5 {9 _$ P! [9 Z: U# g, G
他們又說,一般人都不能準確回答每月各方面的生活開支;那我更不明白,同樣無法準確回答的「你呢個職位其主要職責係咩呢?」和「你呢個職位需要乜技能、學歷或者專業資格?」這兩條開放式問題,為何存在?  l9 n3 |6 l& R0 k. U2 T2 U$ y7 t

9 M7 b0 ^) m0 T- B4 i# c* Y而如果41個項目已令受訪者踏進不耐煩的臨界點,我亦不明白,為何下列問題,會比我所提出的那些更有資格佔去這41分之一﹕
) Y) d* L. Z$ Q) ]' s公仔箱論壇) z& ]* m1 e, B  y
「自6月24日至6月30日呢7日內,如果有人請你,你可唔可以隨時返工?如果你有做未能即時返工,例如要準備考試或者處理家務,咁你就算係唔可以隨時返工。」
# M# S7 ~* v6 I/ `1 M
9 i6 `8 k+ w; l) ]
0 s- n4 c3 k5 b% e$ j5 {
「自6月1日至6月30日呢30日內,你有無搵工做?」
" C! y' c+ B- J) X' X! M! D6 [tvb now,tvbnow,bttvb
2 ^3 N  D- L2 g, g: k# I/ D5.39.217.76「你主要用乜方法搵工呢?」
( g2 [; ~- o( x4 L4 }/ o0 R*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8 \" k: c# ]/ d. Z1 N
每個和平理性又聽來專業的解釋,都為我帶來更多的不明白。但我知道這些「不明白」已經超越統計方法是否可信和可靠的技術問題,而是包含覑價值判斷;既然他們已說明了統計處所持的邏輯和價值觀,我還是問問其他人的看法吧。
6 \; l5 \' l' h  o1 L  T* |, N$ k; f/ A公仔箱論壇

% t5 K7 e: K. B公仔箱論壇社福界權威學者、港大周永新教授勸勉我,對人口普查不要有太大期望。他認同統計處所言的限制﹕問卷不能太長、問題不能太難答;一些特定的社會問題,留待主題性研究去處理會比較適合,雖然受訪人數和回應率一定難以相比。人口普查最有用的是提供基本人口數據,例如可以得出衡量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各區居民的收入差異,以及這些基本數據的變化。如果每屆人口普查的問卷項目都有更改,便難與過往數字作比較。# Q% K# K9 I4 @% l1 D" {

) W5 j3 J5 F6 r7 ?7 A4 {; N公仔箱論壇市民對普查期望過高?公仔箱論壇! x: a' \- x0 M
日前公布「快樂指數」調查的嶺大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何濼生教授說,曾在今次人口普查的諮詢階段向統計處提出,加入一條「整體生活滿意度」的問題,可以由零至十分讓市民自評;但統計處則有所保留,問他有哪些外國的官方機構做過這種調查,他說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英國和加拿大政府都做過,但統計處最後都沒有採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 k1 Q7 q+ S3 F
公仔箱論壇! f7 j8 [8 B# }; m3 G& Q! o' K
他覺得沒有加進這條問題有點可惜,因為人口普查的優勢是全港市民都提供了廣泛的基本資料,每多一條問題,都可以憑該答案得出多個面向的分析結果(例如不同性別、年齡、學歷、職業、收入、種族、居住地區的市民快樂程度有何差別?),惟他也接受,每個調查項目都會有不足之處。5.39.217.76- l5 m4 p$ ^; U9 K9 A

9 U7 [: a2 ]- p+ C$ o6 f2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聽了學者的說法,真不知道,其實我對這耗用5.2億公帑的人口普查,是否算得上期望過高?將「參與人口普查」和「建設美好明天」畫上等號的是統計處,我有理由相信普查回應率之高,跟市民對它的期望有關。但研究過普查問卷之後,我更好奇的是,每次人口普查那沒收回的約10%問卷,是在無聲地訴說著什麼?5.39.217.761 E: v5 F& w+ Q- |( v6 B) b- B
8 q9 C8 `2 L& C6 C) e
作為房居民,原單位一個信箱由四伙人共用,眼看裏面擱覑一份沒指明給那間房的普查問卷,誰都沒有取來填。白離說房居民最難拜訪,回應率也特別低。但如果我知道信封裏有一條真正關心我的問題在等著的話,花兩個小時我也會願意填的。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