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告別核能德國當全球先鋒 陳美慧

告別核能德國當全球先鋒 陳美慧+ z" C: X' o: c' p

* C  d- P* R4 Y1 o& ?& t' S/ o5.39.217.76德國成全球廢核先鋒,順應八成民意,二零二二年全面告別核能;幕後歷經馬拉松式政府及政黨談判;儘管出現產業界利益衝突,可再生綠能也輸送困難,但德國朝野決心克服難題。2 w5 h9 j- Z' W) v7 p
tvb now,tvbnow,bttvb. g' v1 w7 M4 a* M2 U5 D! c/ f
在長達十三小時的馬拉松式聯合政府政黨協商後,德國環保部長侯特根(Norbert Roettgen)五月三十日半夜宣布,德國將在二零二一年,也就是十年後,關閉所有核電廠。這個決議允許一個小但書:十七座中最新的三座將作為電力供應吃緊時的備胎,必要時可延長運作一年,也就是最遲二零二二年德國將全面告別核能時代。三月份因日本福島核災而被強制暫停運作的七座老舊核電廠將永遠關閉,只有其中一座將在「冷卻」的情況下待命兩年。
: c8 x( w0 ?' h1 B; f5 Q
( \* M5 d" z, Q0 ]1 @德國聯邦政府將在一週內快馬加鞭制定相關法令,希望趕在國會暑假休會前通過,為能源結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鋪路。在此同時,全力推廣再生能源,目標是在二零二零年前將其佔初級能源的比率由現在的百分之十七增到三十五。這個大轉彎等於現任政府先推翻前政府的政策,後又推翻自己的政策,回歸前朝路線,反反覆覆,自打嘴巴。
" t  H9 k2 n& c5 i$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9 a' y% f% m- d( i) l7 B' |基民、自民聯合政府明白此刻不順應民意,政治前途堪虞,因此破釜沉舟。總理默克爾和經濟部長羅斯勒深知能源變革的困難度及挑戰性,但寄望巨變同時也帶來歷史性的轉折機會,繼再生能源補助辦法(EEG,已被全球四十七個國家採用),再創世界典範。公仔箱論壇; q7 a- a. C7 N+ h& S

' G% f4 y! x( \  y7 U0 n& Y0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個時間表與反對黨(即前任政府)一直要求的進度不相上下,因此普遍被視為反對黨的勝利。但綠黨認為備胎但書等於大開後門,社民黨則表示核電廠「冷卻」待命根本是天方夜譚,技術上不可能。德國工業總會會長凱特憂心忡忡,他看到的不是歷史性的契機,而是不可挽救的傷害,他擔心政府的決策太冒進,將危及德國高度發展的工業。/ n* Y  z4 a+ A5 Z

2 g7 K( g  C3 {2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日本核災之際,德國人記取教訓,決定全面淘汰核能,是目前選擇走這條路的唯一國家。全世界拭目以待,等著看德國人如何當開路先鋒,在不危及工業競爭的情況下,在最短時間內疏通內部利益衝突,理出一條康莊大道!當然,也有人等著看笑話,看「膽小」的德國人最後遍體鱗傷,付出沉重代價,宣告實驗失敗!公仔箱論壇) \6 o& h* R. }

" R; V) N0 r: _* N4 U  H擺脫核能是八成以上德國人的共識,但如何設計這場被稱為最新工業革命的能源變局?需要付出什麼代價?聯邦政府和邦政府如何分攤權責及成本?邦與邦之間如何競合?產業如何因應?對社會大眾帶來何種衝擊?德國人自己也不見得有清楚的答案。
4 Q, [6 P: d* Y) h8 n$ m9 \- U5.39.217.76

6 X, R+ [) e' ~6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三月底總理默克爾在民間反核空前高漲之際,特請前環保部長托佛領軍成立評估小組,集產業、研發及教會等各界賢達十七人,共同評估淘汰核能的風險,建議因應策略及實施時間表,成為聯合政府決議的根據。這個被稱為「能源共識」的評估報告另還建議成立國家論壇之類的特別組織,確保全民的參與,設置獎勵機制,鼓勵民眾淘汰耗電的電器,強制引進智慧電錶,改善建築物的節能效率;此外,針對核廢料的善後問題,做出國內就地解決的建議,排除「以鄰為禍」的選項。但全國能源結構的脫胎換骨需要耗費多少資金,報告中並沒有觸及。
8 `8 q( k: s8 z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n( X# }8 O/ l聯邦經濟部現正加緊腳步,爭取各邦立法支持,加速電網的擴建;交通部研究能否利用現有鐵路電力網路,進行電力傳輸;環保及核安部答應加撥五十億歐元(約七十二億美元)作為風電貸款基金。5.39.217.76) N, m% Z" g1 E* K; F
5.39.217.76$ L" V: M# |* d/ J5 `1 R
電廠要求國家巨額賠償
8 B( E/ E- z( c6 T8 M, U德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工業製造國,大幅度改變能源結構意味著內部強烈的利益衝突。首當其衝的是傳統能源業,其次是能源密集產業。德國四大電廠中的老二RWE幾個月前礙於強勢的民意關廠,後來告上法庭,要求國家賠償巨額損失,理由是政府無法可依,無權下令電廠關閉。公仔箱論壇. o4 n% P  n( ]+ H3 }+ i) R3 N; Y

3 F. S9 z% l. P0 m8 QRWE負責綠能的主管發恒侯特(Fritz Vahrenholt)認為一般大眾對再生能源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急著關掉核電廠,得不償失,因為「核能是最佳的調節工具」——風大太陽大時,核能讓出負荷容量,讓綠能進入電網;風小陰天,核能上場救急,用電不致出現斷層。揚棄核能是大家一致的目標,但操之過急的話,「最後買單的是消費大眾及工業製造業,尤其是後者,譬如鋁、銅、矽晶加工、化學、機械等能源密集產業,每一分上漲的電價都會影響我們的國際競爭力﹗」他在《經濟週刊》(Wirtschaftswoche)上警告,這些產業死了,不僅侵蝕國力之本,還會反過頭威脅綠能的發展,譬如風電機組所需葉片及變速器連帶也將喪失競爭力。公仔箱論壇$ b% G* ~( \" q+ o9 t
5.39.217.768 g' U! U7 C9 Z
他的結論是德國反應過度,才選擇走上險路,如果做不到擴建電網及加速開發儲電技術、加強分散式能源供應體系兩個關鍵點,一切只是緣木求魚。前者確保北德的風電能快速傳到需求恐急的南德;後者則是提高電力就地使用的比率,達到真正的環保永續。tvb now,tvbnow,bttvb4 |( B; m7 ^$ E4 b' z

2 X' p6 \% b# s2 V- f5 b, T( U這一番怨言,不全是既得利益者財路被斷之後的酸葡萄。電網及分散式供電確實直指能源變革辯論的核心。電網的擴建,包括配電線的設置,屬必要的基礎設施,但遭到民眾持續的抵抗:擔心高壓電影響健康,怕吵,又擔心自然景觀遭到破壞,高聳的風電機被反對者譏諷為「橫生亂竄的水泥蘆筍」。好不容易勉為其難同意時,又要求將管線埋在地下,使得鋪設成本激增二到四倍,因此進度慢如牛步。負責監管基礎公共事業的聯邦電網管理局承認,電網確是全面發展綠能的罩門所在,一條從什未林(Schwerin)到漢堡的電線,兩德統一時就決定要建的,現在已經過了二十一年,連個影子都沒。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9 D( [+ z1 Q

& |) b: D; b! T. B( e* e柏林附近的勃蘭登堡邦六成以上的電來自綠能,邦長布拉切克(Mathias Platzeck)對民眾的矛盾心理有深刻體會,他在報上大吐苦水,「大家都不想放棄舒適的生活,但卻什麼代價都不願付出,什麼都不想看到或聞到」,他感覺民眾太浪漫,太天真了,核能大家都不要,綠能大家都要,具體要蓋沼氣廠時,卻拜託請到鄰村去蓋,這樣的態度怎麼可能搞得下去?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G! X- h0 E6 B. D7 D

' B5 n$ K5 z8 e4 ltvb now,tvbnow,bttvb根據德國再生能源推廣局(DENA)的調查,德國未來幾年需要增設三千六百公里高壓配電線。而零五年決議新增的八百五十公里高壓電線,現在才完成八十公里,不到十分之一,未來滯礙難行的狀況能否有效改善是能源革命成敗關鍵。所以現今首要之急就是趁著反核共識的順風,立法解決陳年瓶頸,避免訴訟紛起。
. h! K& o- j7 h9 c) t5.39.217.76
$ A1 d2 D4 R4 e6 ?4 q: C- {9 l. J7 X公仔箱論壇加強分散式能源供應體系,鼓勵在地生產、就地使用,是條可平行並進的路。不必考慮電力輸送的問題,直接避開能源長途旅行的成本——相當電價的四分之一。這方面德國成績輝煌,專家計算,德國消費者離其電廠的平均距離不到七十公里,將近一百個小城鎮已經達到能源自己自足的境界,這些人口從一千多人到六十萬人不等的鄉鎮甚至有多餘電力賣給電網。5.39.217.76; P6 H8 q" ^* t' i6 ]: a
公仔箱論壇& H( D" r: d$ }& F
德國將近八成的電力市場由四大電廠瓜分,但有約九百多家能源公司競爭市場(許多本身不產電,靠批發市場買低賣高巧妙組合賺取差價),消費者可隨意決定向哪家能源公司買電。日本核災之後,轉買綠能電的私人客戶暴增,最大的綠能公司之一的Lichtblick出現一天一千份合約的空前熱賣,是平日的三倍。多年來靠核能賺得荷包滿盈的四大電廠未來命運,從出走國外另起爐灶、恐龍解體、到綠色大蛻變,都有可能。德國能源市場即將進入真正的百家爭鳴時代。4 T" `1 D9 T2 K+ e; H0 G

1 n! S* E  ^1 n( N$ v3 W( h1 b放棄核電,代表短期內對瓦斯及褐煤廠倚賴度上升,減碳的目標可能無法如期達成;放棄核能,還代表短期內電價的上漲無可避免,而德國的電價原本在歐洲國家中就已名列前茅。德國政府多年來大量補貼再生能源,一零年再生能源佔德國初級能源的比率為一成七,平均每度綠能電的成本在二十三歐分左右。不同單位使用不同的估算標準,導出不同的結果﹕環保部的估算認為後核能時代的漲幅微乎其微,最多不到百分之三;DENA的算法說漲幅在二到三成之間。最後相信應在兩者之間。經濟部長保證盡最大努力,將漲幅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2 y3 c; x! o- V. d' ]8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r0 d% N4 G# p( m即使購買綠能電的民眾激增,但一般住家用戶只佔整體能源消耗的二成多一點,昂貴能源的主要買單人還是產業和工商業。能源密集產業死亡之擔憂,不全是恫嚇。跟隨能源革命而來的,必然是產業生態的大變動,就業機會的大轉移。環保部最新的成本效益資料顯示,零九年德國對再生能源的投入為七十五億歐元,帶動就業三十萬人,創造三百三十億歐元的出口產值。
- v: ^; F( m' G& F5.39.217.76
tvb now,tvbnow,bttvb- X% j. C( U- ~, w
打亂歐盟的通盤布局
7 `. C% E, M+ Y: a'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德國全面綠能的神話最終是樹立全球新典範還是崩塌瓦解?本身是德國人的歐盟能源部長歐廷根(Guether Oettinger)對德國的冒然孤注已有微詞。歐盟追求一致的能源政策,互通有無,保障整體競爭力,哪裏條件最適合產什麼就專門產什麼,譬如西班牙可能最適合產太陽光電,丹麥發展風電最划算,德國突然的這招將軍,無疑打亂了歐盟的盤局算計。
6 _+ n6 x8 F! H  g/ ?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 T8 ~. }+ d' S公仔箱論壇以紀律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如何在這場新的工業革命中達到最佳的能源組合,擺平利益重新分配的糾結,維持強勢的工業競爭力,甚至創造出遠超過綠能溢價規模的產業效益?在反核激情過後,能否繼續堅持道德的高標準,身體力行,掏腰包支持理念的落實,是未來十年日耳曼人的大挑戰。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